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這座鎮江基督醫院老建筑,竟匯聚了中國、朝鮮、美國近100年歷史的恩怨故事!

        今天上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搭乘的專列,

        穿越過中國抵達越南

        美國特朗普預計同天晚抵河內

        將于27日晚上同朝鮮舉行會談。

        橫跨中國、美國、朝鮮的會晤,

        受到了全球的關注。

        近100年前,

        一座在鎮江建成的基督醫院,

        幾乎濃縮了中國、朝鮮、美國

        近代歷史的恩怨故事,

        讓我們感覺到,

        歷史,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20世紀20年代初,一位名叫安·尼·金(Annie King)的美籍女士,遵照丈夫戈德斯巴爾·金(Goldsby King)之遺意,將位于美國阿拉巴馬州賽馬城(SELMA ALABAMA)私立醫院變賣之款,托美國基督教南長老會撥給駐在中國的差會,在鎮江設立“基督醫院”。

        接受此項任務的傳教士們,不會想到多少年后,這座與鎮江河濱公園隔岸相望的醫院,竟匯聚了近100年美、中、朝三國恩怨,最后成為鎮江集醫、教、科、防等功能齊全的鎮江第一人民醫院(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0 1

        一位叫孟亨利(Henry Newman)的外科醫生,被美國教會從潮州府轄地汕頭埠派遣來到鎮江,開始了建設“基督醫院”的工作。根據戈德斯巴爾·金先生的遺愿:因為他父親的虔誠的信仰,為紀念父親,金先生特捐贈教會建設一座醫院,故醫院又稱“金氏紀念醫院”。

        1921年,“基督醫院”選定新西門橋邊新馬路為院址,用60000元購置地皮16余畝,開工建筑

        第二年,孟亨利正式動工興建基督醫院病房大樓,進行建筑設計、場地平整、建筑材料準備等一系列前期工程。建院之初,規劃建有樓房兩幢,一幢為門診樓,3 層,設內、外、婦、兒各科。

        因為建筑病房大樓需要較長時間,為急于救死扶傷、便利宣傳起見,1923年,基督醫院在新馬路邊又購置平房十間,經過修繕裝飾,暫設一臨時醫院,于4月2日開診。臨時醫院設有藥房、化驗室、手術室及病床15張。

        這座醫院是教會努力向美國尋求慈善捐助的結果。教會也沒有忘記建醫院的初衷:基督醫院除看病外,還有兩名傳教士進行傳福音,開展宣教活動。

        圍墻內是基督醫院病房樓的右前面(1924年)

        0 2

        1923年4月5日,基督醫院首任院長孟亨利邀請地方官員及教會人員,為建筑中的病房大樓舉行隆重的奠基禮。

        當年4月8日《民國日報》報道:“鎮江美國長老會在新西門橋下創辦基督醫院各節,已致本報,五日下午二時,該院院長西人孟亨利在該處舉行奠基禮,并邀各界要人參觀,到者頗多,駐鎮英領事也參與其列。首由孟亨利報告,繼由南長會牧師馬逢伯禱告,隨后由西人孔仁孝及丹徒縣公署代表江植芝、警察局代表王濟蒼等相繼演說……最后復由長老會所辦之啟瑞女校趙陶兩女士率領全校女生唱贊美詩而散。”

        基督醫院奠基石(1922年)

        吃水不忘挖井人,為紀念基督醫院的資助者戈德斯巴爾·金先生,在病房大樓的奠基石上刻有“基督醫院GoldsbyKing Memorial Hospital 1922”(“戈德斯巴爾·金紀念醫院”)的字樣。

        到了1923的年底,主體三層、局部四層,面積2148平方米的病房大樓落成了。

        同時,基督醫院病床增至50張,另一幢為三層的門診樓,里面有內、外、婦兒各科,醫生由美國人、日本人和幾名中國人組成。

        教會又派了一名叫德養和(Gharlotte nAudrey Dunlap)的美籍護士來院掌管護理和財務。

        1924年-1925年,基督醫院又沿馬路建造二層門診樓一座,面積997平方米,美籍外科醫生林厚培(James Baker Woods Jr)來院接替孟亨利為第二任院長。

        林厚培,其父林嘉善清江浦淮安市)開辦當地第一家西醫門診“仁慈醫院”,伯父林亨理在南長老會鎮江站工作,與賽兆祥、吳板橋等同事。

        1924年基督醫院病房樓落成后,全體工作人員合影。前排左起為第二任院長林厚培、首任院長孟亨利

        鎮江基督醫院建立后,隸屬于美國基督教南長老會駐上海差會領導。

        上海差會負責發給醫院內美籍職員薪金和人員調動,并給醫院少量津貼。以后又添建宿舍樓一幢,化驗樓一幢,鎮江基督醫院當時是滬寧線上有相當規模的醫院。

        不可否認,美國基督教南長老會及其創建的基督醫院對鎮江醫療事業所作的貢獻是鎮江人永遠不能忘記的。

        0 3

        1927年是中國戰亂頻繁的一年,這一年,基督醫院被軍隊占用。

        由于亂世,美籍院長、護士長都離開鎮江,去了上海,醫院暫停業務,被軍隊改作臨時傷病院。

        1928年,林厚培院長與當局交涉后,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通令,禁止軍隊占住教會醫院,軍方歸還了醫院。

        林厚培院長返回鎮江后,調查醫院損失在25000元以上。

        經一段時間的整修,鎮江基督醫院1928年底恢復了業務,并慢慢擴大,病床有了106張,醫務人員中已有醫師、護士、助理護士、檢驗員、藥劑員等不同類人員。醫院雇傭了中國人員26人,其中男21人,女5人,還開辦了護士學校。

        護校對護士正規培訓,由醫院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醫務人員負責授課,每年冬季統考。培養的護士很能干,能開展靜脈輸液等在當時是非常復雜、非常先進的技術。

        1937年,抗戰爆發。日本飛機轟炸鎮江,醫院被迫暫停了所有業務,再次撤離了鎮江,僅留3、4名工友看門。

        基督醫院在抗戰初期,幾度停停開開,林厚培院長也在1941年回美國休養,院務由德養和護士代理。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醫院經濟匱乏,維持至1942年5月,又辭退所有職工,德養和護士懷著極大的憤恨和遺憾離開鎮江回國,僅留看門人,一切業務均告停頓。

        0 4

        1942年—1945年,日軍特務部主辦的偽鎮江醫院強占了基督醫院,并更名為“同仁會鎮江醫院”。

        日本人齋滕林一和黑澤文雄先后擔任了院長,條件好的病房樓3樓專收治日本人。其余對中國人開放。雖有100張床位,但大多收不滿,業務十分清淡。

        抗戰勝利后,鎮江基督教會的教牧人員及基督醫院部分人員組成接收委員會,于10月收回被日本人強占的醫院,恢復基督醫院的院名。一些老職工也陸續回院,于年底組織開放門診。

        1946年2月,德養和護士再度來鎮江掌管院務,重新修繕房屋,開放住院部。

        當時,醫院接受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的部分藥品和物資援助,接受X光機一臺,開始做X線檢查,醫院業務也漸漸擴大。

        教會還派一名叫華保義(Ruth Worth)的美籍醫生來擔任化驗主任,并開辦化驗技術專修科,招收3-6名中國學生。

        1947年9月,美籍外科醫生募愛力(AlexaderMoffett)來院擔任院長,也做外科手術,于1年后返美。

        1949年4月23日,鎮江解放,美國教會不再向醫院提供經費,醫院經濟發生困難。

        1950年8月,美國教會將醫院交中華基督教江淮大會接辦,并成立董事會,聘中國人張志清(鎮江內兒科名醫)為院長。此時,醫院共有床位120張,工作人員80人。

        0 5

        1951年,在上海召開的“蘇南區接受外資津貼的教會醫院”的會議上,鎮江基督醫院院長張志清及工會人員代表醫院職工提議,鎮江基督醫院由蘇南軍區接收,改為陸軍醫院。

        同年6月9日,華東軍區后勤衛生部第三后方醫院奉命接管鎮江基督醫院。6月22日,德養和、華保義離開了鎮江。

        1952年5月改名為蘇南第三康復醫院。

        次年2月,江蘇成立省康復醫院管理局,將全省收治志愿軍傷病員的醫院整編為10所康復醫院,其中鎮江的第三康復醫院更名為江蘇省第六康復醫院,任務是收治從朝鮮戰場上下來的119名志愿軍傷病員。

        省政府撥款95億元舊幣征地,在原基督醫院內動工興建了總面積5730多平方米的3幢病房大樓,醫院從兩個病區,100張床位增加到8個病區,450張床位,其間又收治了110名志愿軍傷病員。

        隨著志愿軍傷病員相繼康復出院,1960年5月,江蘇省撤銷康復醫院管理局,第六康復醫院劃歸給鎮江專區,醫院隨之更名為鎮江專區醫院,擔負全區11個縣市醫療會診、搶救和培訓等任務。

        1970年6月,鎮江地區革命生產領導小組撤銷專區醫院革委會,將醫院下放給鎮江市,并與市中醫浣、傳染病院等7家單位合并,組建了鎮江市人民醫院。

        隨著醫院業務量急劇增加、用房緊張狀況,上世紀八十年代將北面的職工食堂和鎮江拉絲廠舊址征用,改建為門診樓、掛號室、輸液室,一直使用了30年。

        至此,老建筑這才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漫漫歲月不改初心,看如今現代化的鎮江第一人民醫院,再回顧當年的基督醫院、康復醫院這段歷史,用滄桑歲月之變來感懷,一點也不為過。

        微信制作 | DuLH

        監制校對 | 滿滿

        內容整理 | 小李探花

        圖片來源 | 鎮江第一人民醫院院志、鎮江金山網、宣教士微信等內容

        廣告

        Hash:b8e9519d76cc9c662db5e82156a00bcaba351831

        聲明:此文由 文旅鎮江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