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探秘湘江戰役遺跡,回味崢嶸歲月給我們的血的教訓和啟示

        探秘湘江戰役遺跡,回味崢嶸歲月給我們的血的教訓和啟示(541)

        對于喜歡戰爭故事的男人和我來說,從來沒有哪一次戰役比湘江戰役更吸引我的關注。湘江戰役主戰場在哪里?

        國民黨把湘江戰役稱為全州會戰。共產黨把湘江戰役稱為血灑湘江。歷史上的湘江戰役一戰,紅軍從長征出發時的八萬人銳減到三萬人,五萬英雄魂歸湘江。

        湘江是個什么地方?湘江戰役殘烈到什么程度?多年以來,到戰場遺址去看一看一直是我的一個夙愿。今天終于成行,決定拿出一整天的時間,看遍方圓幾十公里內的幾次湘江戰役主戰場。

        一看腳三鋪戰場。

        湘江戰役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一戰。

        長征伊始,11月25日17時,中革軍委下達了《我野戰軍前出至全州、興安西北黃山地域的作戰部署》的作戰命令,決心從桂北西渡湘江。而此時,中央軍占領了道縣,桂軍主力返回灌陽,湘軍劉建緒部進占全州,形勢十分危急。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余人。引起了廣大干部和戰士對王明軍事路線的懷疑和不滿到達了極點,紛紛要求改換領導。湘江慘勝直接導致在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

        但是,這麼重要的歷史事件,多年以來一直被國家所忘記。在全國到處開發紅色線路旅游的時候,湖南、廣西卻沒有引起重視。不管是什么原因,包括我在內的全國人民很不滿意。

        今天終于看到了廣西全州紅色旅游開發的初步成果。

        這條紅色旅游線路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品位較高且內涵獨特,既有重大戰役發生地,又有大量的紅軍紀念地,既有極具歷史價值的紅軍遺址,又有現代藝術的浮雕,既有大量的實物資源,又有極為豐富的紅色精神資源。

        二看紅軍強占湘江渡口。

        在全州縣鳳凰和平村委湘江旁,鳳凰嘴渡口是紅軍突破湘江戰役的4大渡口之一。如今,一艘無動力擺渡船是兩岸村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年過五旬的和平村村民蔣新榮,在這里拉船已有16年,每天擺渡往返百余次,他也經常向到訪的外地人講述紅軍搶渡湘江的故事。

        當年擔任中央縱隊右翼后衛紅八軍團在此傷亡慘重。八軍團長征時有一萬余人,但過湘江后,僅剩1200余人。當地的老百姓說,當年戰斗過后,老鄉們在江邊掩埋了三天的烈士尸體,而更多的烈士則沉沒在江底。紅軍詩人陳靖有詩寫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魚,河底遍尸體。”

        據悉,全州將建設“一館四園”:湘江戰役紀念館、覺山鋪阻擊戰紀念園、鳳凰嘴渡口紀念園、文塘突圍戰紀念園和大西江炎井紅七軍紀念園,深入挖掘和保護紅色文化資源。

        三看界首之戰光華鋪阻擊戰。

        界首阻擊戰斗也叫光華鋪阻擊戰,是湘江戰役著名的三大阻擊戰場之一。

        界首是一座古圩,是中央紅軍過湘江時最重要的渡河點。紅三軍團四師發動當地民眾,在江面上搭建了一些浮橋,方便軍委縱隊和后續部隊過江。在界首的湘江西岸江邊,距離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叫“三官堂”。湘江戰役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的指揮所設在“三官堂”里。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過江后,也曾進入三官堂,指揮部隊渡江。今天改名叫“紅軍堂”。

        四看新圩狙擊戰。

        新圩,是灌陽縣城通往全州公路的必經之地。從新圩往南至馬渡橋長約10公里的公路兩側,山峰林立森林茂密,是阻擊敵人的理想戰場。紅五師于11月26日晚上到達新圩后,請當地群眾帶路去察看地形,將其兵力部署在新圩至排埠江(地名)長達8公里的公路兩側山頭上,第十四團在右,第十五團在左,中央軍委炮兵營在左后側。新圩阻擊戰楓樹腳主戰場。灌陽新圩阻擊戰陳列館建于此地。新圩阻擊戰,紅軍3個團又1個營頂住了國民黨桂軍7個團的進攻,但付出了很大代價--犧牲2000多人,完成了掩護紅軍大部隊渡過湘江的任務,突破了國民黨蔣介石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在中國的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一天看了四個戰場,雖然累,又趕了些夜路住灌陽,但感覺今天收獲還是蠻大的。算是自己以實際行動慶祝建國70周年的活動吧。

        好友張獻忠同學看到我發的每一條微信圖片,也深受感動。當即作詩一首贊美我。

        《題異凡尋長征路》

        千里追尋長征跡,

        萬頭思緒歷史憶。

        高士天地靈氣吸,

        朋友日月精華聚

        以下圖片為白沙河防御陣地。

        Hash:72cc52f2298d13b292423535c1d1def912175de0

        聲明:此文由 帶上靈魂玩摩旅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