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距離龍巖城區僅45公里,探訪清代高官豪宅“大夫第”

        航拍下的蘇康村可以看到還有不少古民居 ▲

        “大夫第”是士大夫的門第,如同“進士第”、“翰林第”一樣,是古代高官的豪宅。我市目前在連城培田古民居、汀州古城等地有大夫第古建筑,近年來在距離龍巖僅45公里的上杭縣蛟洋鎮蘇康村也發現了一座古代高級官員住宅“大夫第”。

        近日,稻穗金黃秋陽燦爛時節,筆者再一次前往探訪,并進行搶救性航拍,深感這座古建筑亟待保護。

        從空中鳥瞰大夫第發現右邊廂房已倒塌拆除 ▲

        蘇康村大夫第,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歷時6年建成,距今120年。這座保存完好的清末汀州風格徽派古建筑,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全鎮少數清代古建筑之一。

        古宅建造者張永元,由貢生而被選拔入仕,光緒年間在云南做官,任從四品知府、軍功六品,誥封昭武都尉、通奉大夫,大夫第即由此而來。民國成立后,張永元先后在云南和貴州任職,其后人據說仍在貴州。

        蘇康大夫第正面拍攝 ▲

        大夫第有6個廳、30多間房,保存基本完好。該建筑采用徽派建筑形制,同時結合客家傳統建筑布局、技法等特點融匯而成。古宅青磚黑瓦,馬頭墻,三堂四廳,以天井和廳堂為中軸線,兩邊對稱各建橫屋,四周高墻圍護,前后兩面高墻從正面和后面堵住其兩側山墻構成兩坡面,不得由屋前脊池泄雨水,使雨水泄入天井明堂,形成風水學中所說的“四水歸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和天降洪福等。在布局上每個廳堂層層遞高,寓意“步步高升”。

        “四水歸堂”的天井明堂 ▲

        斑駁陸離的馬頭墻和翹角,訴說著百年風霜歲月 ▲

        古建筑內部以木結構為主,雕梁畫棟,分隔主要通過木板壁、木屏門、隔扇等。大夫第工藝精美,天井、地板上用三合土繪就麒麟、仙鶴,門楣上的“萬”字紋石刻以及屋檐下灰雕的蝙蝠、彩繪的八仙過海、喜鵲報喜等圖案,使用了圓雕、浮雕、透雕等多種技法,頗有藝術價值。在20世紀30年代,閩西土地革命期間,大夫第曾作為鄉蘇維埃政府的辦公處。

        大夫第精美的小門樓 ▲

        木雕精美的大夫第后廳 ▲

        大夫第側面 ▲

        目前,這座古建筑右邊廂房已經被拆除,由于管護維修缺乏,國寶岌岌可危。蘇康村地處上杭連城交界處,全村不到800人,全部姓張,古代曾經是龍巖縣、上杭縣通往連城、長汀古道必經之地,張氏先祖憑借地利優勢,曾經商聚集財富,因而村里至今還有一批古民居。目前全村群眾大部分種植種植高山蔬菜,是鎮里有名的專業蔬菜村。(閩西日報記者 傅長盛 文/圖)

        轉自:閩西日報

        編輯:傅松英 編審:李平 監制:李方東

        Hash:b6cb54403fed5e9c7f765d97f13572e0f3090240

        聲明:此文由 魅力蛟洋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