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揚州地下黨人“刀尖上的行走”

        近日,記者在揚州市檔案館看到,這里珍藏著一張拍攝于1950年9月6日的揚州市區(原江都縣城)中共的地下工作者合影,在這張五英寸黑白照中,21人分三排排列。這是揚州首次發現的地下工作者合影,對研究揚州地區黨的地下工作具有重要價值。照片中胡局長即胡漢,曾任揚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局長。此前的1948年3月至1949年1月,胡漢任中共蘇皖邊區第二地方委員會社會部聯絡情報科科長,是揚州地下工作的直接指揮者。

        △二排正中穿白襯衣者為胡漢

        抗戰勝利后,作為蘇北中心城市的揚州被各路中共黨組織高度重視,多種力量獨立行動,先后有淮南區黨委城工部駐揚工作組、上海地下黨派來的地下學聯等組織開展斗爭,在揚州西鄉開辟從上海經淮南的地下交通線,華中二地委社會部要求地下黨為解放軍進城秘密繪制了軍事地圖,為保護古城作出了重要貢獻。黎明之前的暗戰,地下黨人“刀尖上的行走”,為古城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華中二地委社會部直接布置

        1948年春,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進攻取得偉大勝利。在這一形勢下,中共華中二地委社會部聯情科決心在揚州打開地下工作局面。1948年3月,蔣建為了尋找黨組織,與要求去解放區工作的龔慶云一起到興化根據地。社會部聯情科長胡漢與他們接談,要他們仍回揚城工作。

        胡漢向蔣建交待回揚城后的工作任務,約定3個月后再作聯系。蔣建回揚城后,即與吳哲、朱元洪、丁宗明、楊遂久、高家秀等商討如何落實工作。但3個月后,未得胡漢來函,蔣即請朱元洪、丁宗明到江都縣楊莊找到胡漢。胡要丁宗明留在根據地等待,派朱元洪返城帶蔣建、楊遂久、高家秀到解放區接受任務。

        同年11月初,蔣建接到胡漢來信,要蔣建迅速下鄉接受新的任務。同時調楊遂久到聯情科工作。蔣建趕到楊莊后,胡向他傳達地委關于解放揚州的任務。次日,蔣建返揚后與陸勤等共同研究討論落實聯情科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他們為古城揚州解放做好準備。

        △揚州市軍管會通令

        打入敵人內部了解敵情

        1948年11月,蔣建安排蔣進丞、傅味書將傳單秘密帶到無錫,寄往揚城各工商界人士。12月,又以基本群眾為宣傳對象,將傳單秘密散發出去,以“華中第二專員公署”名義,宣傳黨的城市政策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形勢。1949年1月初,又以“華中行政公署”名義寫信給徐公美、王鳳樓、徐笠樵、耿蕉麓、王少堂等知名人士,宣傳形勢,講明政策,希望他們為迎接揚州解放出力。經過他們的相互轉告,對穩定人心起到了一定作用。

        1948年7月,蔣建、丁宗明等在聯情科時,胡漢提出,為掌握敵人動態,應有人打入敵人內部。同年10月,薛峰打入中統江都縣室,而后通過該室行動組長劉德昭,謀得學運組長的位置,另兩位地下工作人員張天遐、金鵬協助工作。此間,薛峰了解到軍統活動情況、特務的撤逃部署。高家秀的鄰居是國民黨江都縣政府報務員,高同她成為朋友,以了解其內部動態。董明玉家住木香巷,對門住戶是中統縣室專員,董常去他家拉家常。董家隔壁鄰居是個小雜貨店,有一個國民黨軍官常去買東西,董主動與他搭腔,不知不覺中就摸到許多情況。蔡逸的哥哥蔡應維在國民黨江都縣政府軍事科做事,蔡逸通過蔡應維的關系也進入軍事科。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得到了許多軍事情報,還搞到“國民身份證”等,這是解放區很需要的東西。

        1948年11月,胡漢傳達地委指示,要求迅速繪制國民黨軍隊在揚城周邊地區的軍事布防圖。蔣建組織20余人,劃片包干,分頭繪制。瘦西湖平山堂一線,往日是秀麗的風景區,如今是蕭疏景象,到處碉堡密布,崗哨林立,若有誰去游覽,勢必引起敵人的注意。董明玉、查景賢(女)二人佯作表姐妹,買包花生米,邊走邊吃邊看,還路遇一個僧人搭訕詢問,終于完成了任務。蔣建和季賓曾去這一帶了解敵軍事設備和駐防情況。各草圖集中后,由揚州中學學生趙祖懷、劉宗佑等匯總。圖制成后,由高家秀、蔣進丞二人送到解放區。為防止途中出現意外,薛峰還為蔣進丞搞到中統江都縣室的“特務卡”,敵軍崗哨即予放行。

        △蔣建( 后一排男性長者)和部分地下工作者合影。

        建立邵伯秘密交通站

        邵伯鎮位于古運河邊,是揚城通往蘇北解放區的咽喉要道。在鎮的南頭,有一家葉興源鐵釘店。他家兒媳婦,就是擔負秘密交通工作的陸樹嫻。

        這里的秘密交通工作,上通華中二地委社會部聯情科,下達揚城聯絡情報人員。它的任務是傳送情報,掩護過路同志安全通過國民黨關卡。當時有三條紀律:1、不問來人的姓名;2、不問從何處來;3、不問來人何處去,只問來人乘什么車船啟程和聯系的標志、暗號。陸樹嫻在這里曾迎送過一批批的青年、學生和民主人士奔向解放區,也傳遞過若干重要情報,還幫助掩護解放區的革命戰士,把他們送過關卡上揚州城。

        解放戰爭的形勢發展迅速,國民黨軍隊調動頻繁,邵伯鎮上很亂,解放軍勝利的消息,在群眾中悄悄傳開。葉興源鐵釘店仍堅持開門營業,房子很空,成了國民黨軍隊的一個伙房,還有幾個國民黨軍官常來這里聊天。陸樹嫻巧于應付,鎮定自若。有一次,有4個十七八歲的女青年來到店中,當時還有3個敵軍在場,她們一下愣住了。然而陸樹嫻毫不驚慌,笑迎女青年,來的幾位女青年情緒也很鎮定,沒有露出破綻。次日,陸送她們上了幫船。

        最擔風險的一次是陸樹嫻送揚州地下工作者帶著軍事地圖過關卡。那是1948年底的一天,從揚城派來的高家秀、蔣進丞二人,攜帶揚州敵軍布防圖,來到邵伯,由陸樹嫻護送他們通過國民黨軍隊關卡。軍事地圖面積較大,不好采用密寫方法處理,便將地圖折疊成長條狀,放在一條褲帶里,系在高家秀身上。他們對可能發生的情況,作了充分估計,還商討了對策。高、蔣二人在店內休息,陸樹嫻在外觀察敵人的動靜。這天下午,陸看到鎮外通向楊莊(二地委所在地)的敵軍崗哨,只有個把敵兵。她趁機帶著他們順利通過關卡。本來她送到這里,就可以回邵伯鎮,但他們遠遠地看到東北方向還有一座炮樓,估計那兒必有國民黨軍隊的關卡,陸決定再送過這一崗。當他們來到崗哨面前時,敵軍一定要搜身檢查,陸再三打招呼,說明是家里的親戚,可是敵兵還是強行人人搜身。正當敵兵伸手插向高家秀腰間時,陸急中生智,拿出一沓鈔票,一面抓住敵兵的手,把鈔票塞在敵兵手心,一面擋住高家秀,笑著對敵兵說:“人家是大姑娘,你們不能這樣查。”敵兵見錢眼開,隨即擺擺手,讓高、蔣二人過了關卡。

        通訊員廣陵軒 記者:姜濤

        新媒體編輯:張婷婷

        文字校對:王海艷

        (部分內容或圖片來源于網絡,請作者及時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Hash:1f219a13b880ec93118a5eaf3cbbf7c2e565d280

        聲明:此文由 揚州晚報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