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文物活!群眾富! 鄉村美!一張文化旅游新名片脫穎而出~

        “當年我父親三兄弟就是在這里挖出來的四羊方尊。”6月12日,晴空萬里,驕陽似火,黃材鎮龍泉村的古稀老人姜運梅帶著記者爬上轉耳侖山腰,來到 80多年前父親姜景舒和兄弟一起挖出四羊方尊的地方。

        四羊方尊從這里出土

        1938年4月里的一天,姜景舒、姜景橋、姜喜橋兄弟三人正在轉耳侖挖地準備種紅薯,勞作間突然聽到“哐”的一聲,與鋤頭碰撞石頭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 三兄弟清理干凈周邊的泥土后,發現是一件渾身墨綠色、帶有4只卷角羊頭樣的金屬器物(后稱:四羊方尊)。

        當地學生在查看四羊方尊、象紋大銅鐃出土點“微展覽”石碑。

        “那個東西很重,里面分上下兩層,各能裝一斗谷子。”姜運梅從父親口中得知,家人們在查看“寶貝”的時候,不小心從器物上敲下來手掌心大小的一塊碎片,姜景舒趕緊撿起收好。

        黃材鎮萬利山貨號的老板張萬利得知后,以400光洋的價格向姜家兄弟購買四羊方尊,經過層層盤剝,姜家最后僅得248光洋。 從那時起,沉睡了近3000年的四羊方尊開始了它跌宕起伏的旅程。

        四羊方尊經由張萬利之手,以1萬光洋的價格被出售給長沙的古董商趙某等人,其后被政府截獲沒收,交由湖南省銀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銀行西遷沅陵縣躲避戰亂,運輸車隊遭日軍空襲, 四羊方尊碎成20多塊,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只木箱內,十多年無人問津。

        1952年,周恩來總理派人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蔡季襄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了四羊方尊碎片。

        1954年4月,文物修復大家張欣如被調至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同年5月,他接到修復四羊方尊的任務, 開始埋頭潛心修補,終于在兩個多月后讓四羊方尊重現真容。

        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四羊方尊被調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前身),從此安定下來。

        后來,湖南省博物館又在炭河里、張家坳先后收到兩件珍貴的青銅器——獸面紋提梁卣和獸面紋分襠鼎,這也促成了時任湖南省博物館考古部主任高至喜的寧鄉調查之行, 炭河里遺址由此被揭開神秘面紗,名震華夏

        “那塊碎片被我們家珍藏了30多年,后來聽說省博物館的人在打聽四羊方尊的事,父親他們就把四羊方尊的發掘經歷向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了, 后來還把珍藏的殘片捐給了國家。”姜運梅一邊介紹,一邊拿出捐獻證書給記者看。

        姜運梅在四羊方尊出土位置展示捐贈證書。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姜運梅已經77歲了,也是一名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但他身體依然硬朗。“我還走得動,以后會經常來打掃衛生,搞好維護,希望大家多來這里看一看、玩一玩。”在姜運梅心中, 四羊方尊出土點承載著家族的榮譽和驕傲,如今更是肩負起村民奔向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四只羊”拉動鄉村振興車輪

        “四羊方尊出土點保護和展示項目落成,龍泉村又增加了一處新的旅游景點。項目交給村上管理,將助力龍泉村實現‘農旅興村’的目標。”儀式上,龍泉村黨總支書記姜才良高興地說。

        龍泉村自然風光奇特,人文資源豐富。近年來,該村秉承“旅游興村、農旅發展”的思路,打造發展了龍泉漂流、龍泉戶外運動、天龍大峽谷等旅游項目,以及大溈茶海、楚源獼猴桃等現代農業項目;村級基礎設施得以全面改善,路暢水清景美的村貌,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感受鄉村魅力。

        四羊方尊出土點如今成為了村民休閑的好去處。

        “今后,龍泉村一定將四羊方尊出土點管理好、維護好,并積極對外推介,引來更多游客,帶動當地農副產品銷售,助力鄉村振興。”姜才良表示。

        “炭河里遺址管理處堅持‘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四羊方尊出土點保護和展示項目就是一個創新之舉。”炭河里遺址管理處副主任熊勝介紹,近年來,在各方支持下,炭河里遺址管理處相繼完成炭河里青銅博物館主體及陳展、文化長廊景觀、遺址本體保護展示、四羊方尊出土點保護與展示等工程。其中,炭河里青銅博物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累計接待游客300萬余人次,讓廣大游客身臨其境體驗了四羊方尊等青銅重器、炭河里遺址的歷史故事和非凡魅力,極大地促進了當地旅游業、住宿餐飲、農副產品銷售等產業的發展, “炭河里”也成為寧鄉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一張響亮名片

        “微展覽”助推文物保護利用

        “對重要文物,我們爭取上級政府和部門的支持,努力保護好、利用好,比如何叔衡同志故居、炭河里遺址等;對一般文物,我們開展鄉村文物‘微展覽’,把每一個文物點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樹碑立傳,這對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精準扶貧、文物保護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喬生介紹, 寧鄉文物數量眾多、種類豐富、特色鮮明,包括青銅文物、歷史文物、革命文物、紅色文物、鄉村文物、宗教文物等,幾乎涵蓋歷史上的各個時代。

        藍天白云下,青山環繞的炭河里青銅博物館。

        據悉,近年來,寧鄉文物部門依據最小干預、最大保留的文物保護原則,合理規劃、有序開展文物“微展覽”,迄今為止已完成100余處文物“微展覽”。市融媒體中心開辟“溈水春秋”欄目,對寧鄉各處的名人故居、偉人故里、古橋、古建筑、古遺址、古傳說、古驛鋪等進行深度挖掘,用聲音和畫面生動再現。 并經常性通過各村(社區)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文物知識,真正讓百姓知曉寧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共享的文物保護新局面。

        (來源:融媒體記者李向 朱佳 統籌:劉靜 編輯:向雷紅 校對:文藝芳 校審:蘇健 劉石江)

        ?寧鄉又上湖南日報了,這次還是一版頭條,因為……

        ?6月底前別忘了做這件事!否則可能最高被罰1萬元

        Hash:72a00f0906fda1ab080171d6e744f8fadff9ad84

        聲明:此文由 長沙生活家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