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工業遺產"嗎?最新出爐的這份名單里,河南有4處!
近日,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等機構編制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正式公布,該名錄包含了創建于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了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都是具有代表性、突出價值的工業遺產。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河南4處
據了解,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共有100處遺產入選,其中河南有4處,分別是:中福煤礦、鄭州黃河鐵路橋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三門峽水利樞紐。
中福煤礦
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 。
始建年代:1902年。
主要遺存:二號井臺、井架房舊址;三號煤礦豎井及配套用房;電機房;總辦事處辦公房;醫院;電影院;煤礦工人大罷工指揮部;發電廠房;電機、絞車等設備。
入選理由:中國近代采用機器生產煤炭的四大外資煤礦之一,煤炭產量僅次于當時的開灤、撫順,位居全國第三位;抗戰時期內遷的唯一大型煤礦。
鄭州黃河鐵路橋
始建年代:1907年。
主要遺存:南端5孔160米。
入選理由:黃河上第一座鐵橋,是盧漢鐵路的重要橋梁。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和鐵路有很深的淵源。在鄭州黃河上先后修建的鐵路橋,見證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鐵路的發展,成為鄭州一道獨特的景觀。
從鄭州市區向北約30公里的黃河上,保留著鄭州黃河第一鐵路橋橋體,是海內外游客游覽黃河之濱必到的景點。該橋由比利時人建造,長3015米,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黃河南北的鋼結構鐵路大橋。
1958年7月,黃河中下游出現特大洪水,鄭州黃河第一鐵路橋不堪沖擊,遭受重創。慶幸的是,這一年,我國在最短時間內高標準開建了雙向鐵路復線大橋,保證了南北鐵路大動脈的暢通,鄭州黃河第一鐵路橋改造為單行道公路橋。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
始建年代:1955年。
主要遺存:主廠區、廣場和廣場前中軸線、廠房;職工生活區。
入選理由: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一五”時期興建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中國機械工業、農機工業的長子,中國最大的拖拉機廠。
一拖集團目前已發展成為以農業裝備、工程機械、動力機械、車輛和零部件制造為主要業務的大型綜合性機械制造企業集團,最大的子公司——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唯一在香港上市的農機制造企業。一拖集團所擁有的“東方紅”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五十年來,累計為社會提供大中小型拖拉機、工程機械、動力機械等產品 300 多萬臺,向國家上繳利稅 45 多億元,相當于建廠初期國家投資的 16 倍。
三門峽水利樞紐
所在地:河南省三門峽市。
始建年代:1956年。
主要遺存:水壩、發電站。
入選理由: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我國“一五”時期興建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一五時期中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黃河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汪胡楨“格箱式澆筑法代替柱狀法”。
為根治黃河水害,1957年開始在三門峽修堤筑壩,1960年建成著名的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水壩高353米,庫容162立方米。由于泥沙沖積及修建中的問題,1965年又逐步對工程進行改建,使其能正常發揮效益。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 發電、灌溉、防洪綜合工程,它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豐富的電力,為河南提供了灌溉的水源,對河南、 山東的防洪起了重大作用。
此外,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的100處遺產分別是:
2、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含求新機器造船廠)
所在地:上海市黃浦區制造局路
4、大沽船塢(現為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
5、旅順船塢(現為遼南船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4810工廠]廠區)
7、東三省兵工廠(沈陽舊址現為黎明發動機公司;槍所搬遷至北安成立慶華工具廠[626廠],現為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
8、重慶抗戰兵器工業遺址(部分現為重慶抗戰兵器工業遺址公園)
所在地:重慶市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和萬盛經開區
9、黃崖洞兵工廠(現為黃崖洞兵工廠展覽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11、中興煤礦(現為中興煤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山東省棗莊市
15、坊子炭礦(現為坊子炭礦遺址文化園)
16、撫順煤礦(現為撫順煤礦博物館)
所在地:遼寧省撫順市
17、中福煤礦
所在地:河南省焦作市
所在地: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
19、大同煤礦(現為晉華宮礦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山西省大同市
21、漢陽鐵廠(在建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22、大冶鐵廠
23、鞍山鋼鐵公司
所在地:遼寧省鞍山市
24、首都鋼鐵公司(現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
25、長沙鋅廠
26、重慶鋼廠
所在地:重慶市大渡口區
27、唐山鐵路遺址(擬建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28、中東鐵路
29、膠濟鐵路(膠濟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濟南站])
所在地:北京市、河北省張家口市
32、南京下關火車渡口
33、寶成鐵路
所在地:陜西、四川
34、芭石鐵路(嘉陽小火車)(現為嘉陽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四川犍為縣芭溝鎮
35、灤河鐵橋
36、鄭州黃河鐵路橋
37、天津金湯橋
38、上海外白渡橋
所在地: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
39、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濼口
40、錢塘江大橋
41、武漢長江大橋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
42、南京長江大橋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
43、啟新水泥公司(現為中國水泥工業博物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
44、華新水泥公司
所在地: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紅旗橋
45、中國水泥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水泥廠路185號
46、耀華玻璃廠(現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所在地:河北省秦皇島市
47、江南水泥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棲霞鎮88號
49、延長油礦
所在地: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市
53、唐胥鐵路修理廠(現為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抗震紀念館)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岳各莊大街19號
54、東清鐵路機車制造所(大連機車廠)
所在地: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興工街
55、二七機車廠
所在地: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
56、浦鎮機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頂山街道
57、津浦鐵路局濟南機器廠
所在地: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村街31號
58、協同和機器廠(現為協同和動力機博物館)
59、株洲總機廠
所在地:湖南省株洲市
60、中國第一航空發動機廠
61、第一汽車制造廠
62、第一拖拉機制造廠
所在地: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建設路152號
63、天津堿廠(天津堿廠廠史館)
所在地:天津市塘沽區大連東道
64、永利铔廠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
65、北京焦化廠(北京東部工業遺址文化園區)
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化工路
66、華豐造紙廠(華源創意工場)
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和睦路555號
67、大生紗廠(大生紗廠陳列室)
69、裕湘紗廠
所在地:湖南省長沙市瀟湘北路
70、大華紗廠(大華·1935、大華工業遺產博物館)
71、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絲聯166”創意產業園區)
72、唐山磁廠
所在地: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龍澤南路31號
73、宇宙瓷廠(陶溪川文創街區)
74、阜豐面粉廠
75、福新第三面粉廠
所在地:上海市光復西路145號
76、茂新面粉廠
所在地: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振新路
77、張裕釀酒公司
所在地: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登州路56號
79、通化葡萄酒廠
所在地:吉林省通化市前興路28號
80、和記洋行
81、順德糖廠
83、漢口既濟水電公司宗關水廠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水廠一路5號
84、京師自來水公司東直門水廠(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85、上海東區污水處理廠
所在地:上海市楊浦區河間路1283號
所在地: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北河口水廠街7號
87、石龍壩水電站
88、民國首都電廠(民國首都電廠舊址公園)
所在地:南京市鼓樓區江邊路1號
89、豐滿電站
所在地: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豐電街2號
90、水豐電站
91、佛子嶺水庫大壩
92、三門峽水利樞紐
所在地:河南省三門峽市
93、中國海軍中央無線電臺(491電臺)
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雙橋路9號
94、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臺
95、北京印鈔廠(541廠)
所在地:北京市宣武區白紙坊街23號
96、718聯合廠(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798藝術區)
所在地: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
97、404廠(甘肅礦區)
所在地:甘肅省玉門低窩鋪
98、221廠(青海礦區)(原子城紀念館)
99、816工程(816景區)
所在地: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曾為我國近代化、現代化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工業企業面臨改組、搬遷,國家有關部門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十分重視,各地還有些工業遺產正在進一步調查與申報之中。我國的工業遺產保護雖然起步較晚,但已經形成了符合我國國情,獨具特色的探索道路。
什么是"工業遺產"?
工業遺產,是指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筑與結構、此類建筑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以及這類建筑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的表現形式。
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筑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也包括建筑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工業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首先,工業遺產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工業遺產是人類所創造并需要長久保存和廣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類文化遺產中與其他內容相比毫不遜色的組成部分。保護工業遺產就是保持人類文化的傳承,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和創造性。
其次,工業遺產具有重要社會價值。它們見證了人類巨大變革時期社會的日常生活,成為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基礎,構成不可忽視的社會影響。
因此,保護工業遺產是對民族歷史完整性和人類社會創造力的尊重,是對傳統產業工人歷史貢獻的紀念和其崇高精神的傳承。
第三,工業遺產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對工業遺產的保護可以避免資源浪費,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價值的工業遺產變為建筑垃圾,有助于減少環境的負擔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總之,保留工業遺產的物質形態,弘揚工業遺產的文化精神,既能為后世留下曾經承托經濟發展、社會成就和工程科技的歷史形象記錄,也能為城市經濟未來發展帶來許多思考和啟迪,更能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
"工業遺產"應該如何開發利用?
目前,國際社會對于工業遺產保護逐漸形成良好氛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保護工業遺產,而工業遺產旅游就是一種從工業考古、工業遺產保護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旅游形式。
工業遺產旅游是指在廢棄的工業舊址上,通過保護性再利用原有的工業機器、生產設備、廠房建筑等,形成能夠吸引現代人們了解 工業文明,同時具有獨特的觀光、休閑功能的新的文化旅游方式。
工業遺產旅游的首要目標是在展示與工業遺產資源相關的服務項目過程中,為參觀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產品,營造一個開放、富有創意和活力的旅游氛圍。通過尋求工業遺產與環境相融合,成為工業遺產保護的積極因素,從而促進對工業發展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價值的保護、整合和發揚。
工業遺產不僅是文化遺產
也是記憶遺產、檔案遺產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的形成
有助于保存這些文明的印記
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來源:中國城市規劃、洛陽晚報等
監制:韓 礪
編輯:朱露輝
聲明:本公眾號發布內容均屬獨家原創,版權屬于河南航空港衛視傳媒有限公司。如需轉載、商務合作或提供節目線索,請聯系官方郵箱hkgzaixian@sina.com,或致電0371—60979115!對于任何形式的侵權行為,我們將依法追究。
Hash:c3b83f14aae584deb85366e2a061d2e4f9e12fd8
聲明:此文由 航空港ONLIN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