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智慧校園建設風采

        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河南省教育廳自2014年以來,相繼啟動實施了4期高校智慧校園建設試點項目,培育和建設了一批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的示范典型,建設成效顯著,對于全面推動我省高等教育邁上新臺階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充分發揮試點高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及時推廣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在省教育廳科技與信息化處的指導下, 《河南教育信息化》特別推出兩期“河南省高等學校智慧校園試點建設風采”專刊,全面展示我省高校智慧校園試點高校的建設成效與風采。目前下冊已發布,我們將陸續推出系列文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智慧校園建設風采。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按照《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見》、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高校信息化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等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明確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服務要 “以人為本”為理念,深度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按照 全面開展深化應用、全面實施優化提升、全面落實技術驅動、全面支撐教學管理、全面推動發展創新和全面強化信息安全的發展思路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 全方位滿足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建設中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校務管理和生活等對信息化應用的需求。

        01

        信息化建設

        全面推進

        近三年學校共投入4110萬元信息化專項建設經費,先后重點完成了核心機房建設、網絡出口擴容、信息安全等保測評與信息安全設備采購、高性能服務器采購、花園校區光纜入地項目、校園網基礎運維、部分樓宇網絡改造、部分軟件系統升級等。各學院和科研單位利用學科建設等專項資金共投資5000多萬元,重點完成了虛擬仿真實驗平臺、高性能計算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項目。

        學校校園網已建成了一個以龍子湖校區圖書信息大廈西配樓(數據中心機房所在樓)為中心,覆蓋龍子湖、花園兩校區,實現了主干傳輸速率為東西校區萬兆、各校區內萬兆到樓、千兆到桌面、校內網絡信息點合計3.6萬余個、入網設備3萬余臺的 全交換、高性能的校園網絡。

        學校已具有較為完善和優化的校園網結構、軟硬件平臺,為學校網絡教學、辦公自動化、科研、學科建設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支撐和技術支持。校園網現運行各類網站150多個,精品課程網絡課程40余門。教學視頻資源轉錄、拍攝、錄制500余部。為廣大用戶提供了WWW、電子郵件、數字圖書館、教育技術促進、教務管理、辦公自動化、財務、校友、數字迎新、就業信息、創新創業、智慧校園統一身份認證、統一信息門戶、公共數據平臺、一卡通、站群、生物身份識別庫等信息化應用系統。

        圖1 近三年學校及信息化工作者獲得多項獎項

        02

        四大舉措

        精準有力

        1、建立項目制,完善信息化項目庫

        按照試點工作方案,為盡快啟動實施試點項目建設,確保高標準完成試點建設任務,信息化辦公室以實施 “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路”,以“ 最多跑一趟”為目標,完成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智慧校園建設三年規劃(2019-2022)》,規劃涵蓋基礎設施層設計、支撐平臺層設計、應用平臺層設計、安全與等保設計、運維保障體系設計等內容。此后,學校結合規劃和校情,經過論證形成3年共計21個項目,合計預算金額5000多萬元。

        2、加強治理體系建設

        學校成立了中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委員會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校黨委書記任組長,校黨委副書記及副校長任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為成員。

        同時學校建立了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二級單位首席信息官是學院、研究院所、職能處室等負責本單位信息化工作的正職或副職領導,二級單位首席信息官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受學校首席信息官直接領導;同時,二級單位配備信息化專員,協助本單位首席信息官做好本單位的信息化相關工作”,形成了學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領導,各二級單位首席信息官和信息化專員(兼職)分工負責的學校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治理體系。

        3、建立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完善規章制度

        學校先后制定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校園信息化基礎數據流圖》《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智慧校園信息編碼標準》《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網絡信息管理員制度》《信息標準規范管理辦法》《信息系統集成標準規范》《應用系統業務數據共享流程》等文件。

        2019年10月修訂后印發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2020年7月,修訂后印發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規定》《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辦法》《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信息化數據資源管理辦法(試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個人信息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一批規范性、制度性文件。

        4、河南省高等學校智慧教學管理服務中心落戶學校

        2021年1月26日,經河南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辦公會議研究,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 “河南省高等學校智慧教學管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正式落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河南省高等教育學會任命學校主管信息化的副校長任中心主任,信息化辦公室主任任中心常務副主任。該中心的成立為進一步推進河南省高等學校和學校智慧教學工作, 深化本科教學改革,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打好打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03

        十大亮點

        凸顯成效

        1、服務器硬件更新,業務全部云化

        通過超融合平臺將不同類型的服務器資源納入到統一的平臺進行管理,實現了 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虛擬化管理四位一體的虛擬化大平臺。經過不斷擴容和升級,目前超融合架構擁有400核CPU計算資源,6.5T內存和120T存儲容量,運行云服務器180余臺。

        2、IPv6規模部署

        學校開通了基于IPv6技術的IPTV應用(僅限校內用戶訪問)、允許用戶雙棧訪問的eduroam無線聯盟、CARSI身份認證聯盟等IPv6服務和應用,活躍用戶在5000以上,省內高校IPv6流量和活躍地址數排名第十左右。2020年底,學校將教科網帶寬擴容,IPv4和IPv6帶寬均升級為1G,同時2021年將升級電信運營商帶寬,引入電信運營商的IPv6網絡, 開展高校環境下的多運營商IPv6應用測試和研究。

        3、“互聯網+育人”初見成效

        學校充分發揮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優勢,開拓 “互聯網+育人”新載體,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建設了 “華水融媒”校級融媒體中心。該中心全面整合校園媒體資源,搭建校園全媒體傳播矩陣;建設融媒體系統,打造校園融媒體“中央廚房”。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改革,從高校師生視角出發,著力在變革話語體系上下功夫。

        4、網絡輿情應對有力

        為了解決高校網絡輿論形勢復雜,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存在風險隱患的問題,學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有 輿情監測與研判中心,通過負面輿情信息的及時發現、科學研判、妥善處置、追蹤回溯,把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環境。

        5、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相對完善,為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提供了支撐。本科學生素質類選修課 引進網絡優質課程資源。為提高管理的現代化和服務水平,學校購置了課程資源管理平臺(華水學堂),平臺已有2910門學校教師自建課程供學生線上學習。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本科教學 實現了線上理論授課、研討答疑、作業批改、考試組織等,促進了教學模式創新和改革,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6、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學校與黃河科技集團創新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鯤鵬產業學院,這是學校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加快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是 推進產教融合、加強協同創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服務企業、服務地方的重要平臺。

        學校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共建河南省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充分發揮雙方特色優勢, 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服務中原,建設具有水利特色的示范性軟件學院,培養具備扎實軟件技術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順利實施。

        學校與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順博智能三方共建自主安全聯合實驗室、信息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7、電子圖書資源豐富

        圖書館數據庫資源豐富。圖書館擁有CNKI中國知網、萬方及重慶維普中文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知網、萬方博碩學位論文數據庫等70個數據庫;中、外文電子圖書140萬冊(種),可利用的遠程電子書有260萬冊;中文電子期刊40601種,外文期刊17866種,中外文博碩論文1200萬篇。 目前,學校電子文獻資源學科結構相對完整、連續性強,重點領域文獻保障率、主要領域文獻保障率、文獻滿足率都能大幅提升。數字資源通過圖書館門戶網站全天24小時免費開放。

        同時,圖書館還 與省內外數十所高校圖書館和文獻情報單位建立了良好的館際協作關系,在網絡資源檢索服務、數據庫資源服務、代查代檢服務、文獻傳遞服務、讀者培訓服務、科技查新服務及其它技術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電子資源利用情況良好,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上升明顯,充分保障了教學科研需求。學生可以通過CARSI身份認證訪問電子圖書資源等,極大地方便了讀者的使用。

        8、核心機房建設完成

        龍子湖校區智慧校園機房位于圖書信息大樓西配樓一層、二層,共850平方米,機房內配置6組冷通道,共144個機柜。機房綜合布線采用MPO預端接光纖架構,傳輸速率可達100Gbs。機房電力供應采用2N架構,且配備UPS不間斷電源系統,UPS主機單臺額定容量為600KVA,配置320節12V/200AH鉛蓄電池,可支持機房滿載狀態下半小時供電使用,機房冷通道內的機柜、列間空調均采用雙回路供電。新機房作為全校的信息中樞可 滿足學校未來5-10年的信息化需求。

        9、高性能計算服務教學與科研

        學校中德資源環境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河南省地質環境智能監測與災害防控重點實驗室)投資4000多萬元 建成了高性能計算平臺(大數據機房)、大數據平臺綜合指揮中心等。該指揮中心在發生應急災害時,可為全省及全國提供現場實時圖像及現場專家指導工作。大數據機房共有包括服務器、交換機、刀箱在內的專業設備80余臺,可為實驗室提供數據存儲、計算和分析等服務,最終達到支撐國家安全物聯網各類數據存儲、運算、分析等綜合能力。

        目前,該中心已與中科院西北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有望把國家衛星遙感數據存儲于大數據中心。屆時,可為全校、全省及全國提供數據支持。

        10、網絡安全保障有力

        2018年,學校開展了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并對風評中查找出的問題組織各單位進行了整改。2019年學校 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治理能力建設,根據《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和《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等標準,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組織開展部屬單位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開展了等級保護工作,完成了多個關鍵信息系統的等級保護測評與備案,保障了學校網絡信息安全。

        今后學校將繼續組織 開展 對校內各應用系統的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測評工作,明確各部門的信息安全保護責任,加強對各應用系統的安全保護,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做到網絡信息安全可控,防止網絡信息安全事故的發生。

        加強學校和各單位的信息系統數據安全保護工作,防止數據損壞對學校運行造成影響。推進網絡信息安全運維專業化,引入第三方力量,開展新形勢下的網絡信息安全檢測和保護機制。

        本文刊載于《河南教育信息化》“河南省高等學校智慧校園試點建設風采”專刊(下),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投稿郵箱:editor@ha.edu.cn。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或者微信子菜單“ 微信閱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Hash:78645e319892cadc38ef6cace8d0bcacb5cc8240

        聲明:此文由 諾富忒考研輔導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