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走進羅漢埫村,探尋神秘消失的古村落

        2020年8月12日,鎮田野調查組再次出發,走進神秘的百家坡古村落遺址

        航拍下的百家坡

        百家坡地處仁和坪鎮羅漢埫村3組境內,與船山坪村相鄰, 由五條溝、五條嶺構成。沿百家坡自羅漢埫村向東出發至船山坪村,行程約3公里 。沿途的原始森林里,野生獼猴、麂子、藥材、野茶、菌子等珍稀動植物 ,散發著原始森林的野性和神奇。

        原始森林風光

        相傳清朝年間,長江發大水,經常將松滋市王家大湖一帶淹沒,當地居民為求生存,攜帶家人逃難來到杳無人煙的這片山坡,搭窩棚、開火田、種作物,度洪澇時期的災荒,洪災過后,逃難人又攜家眷回遷,似此循環往復,高峰時達百余戶人家的規模,故有人就把此地叫做百家坡,此現象延續到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還有曾因洪澇災害遷徙而來的農戶。

        初見百家坡,映入眼簾的是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古木葳蕤、藤蔓相連。散落青山綠水間的古村落遺址,記錄著這百來戶人家曾經生活的印跡。

        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古村落遺址已保存的不夠完整,只剩下殘垣斷壁,雖然沒了昔日令人嘆為觀止的震撼感,但我們依然感慨于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觸摸古村落遺址,細細品味,腦海里勾畫出的是一幢幢石板屋、一條條石板路、一層層石塊壘成的梯田,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不富足但美好的小農生活圖景。這不僅是文化遺存的體現,也是民俗民情的生動符號。據悉,截至上世紀80年代,在百家坡生活過的這些農戶已經全部搬離,現在生活在此處的只有張科平和陳柏福兩位老人了。

        古村落遺址

        走在山林里,除了蟲鳴鳥叫,偶爾還能聽到淙淙的流水聲。羅漢埫村黨支部書記楊曉新介紹說,流經百家坡的有楊寨子河、麻雀子河、五眼泉等五條溪流,這些流動的生命就是滋養著百家坡和當地村民的脈絡。沿著小路往前走,路兩邊生長的盡是及膝的茂密茅草,必須著長褲,不然就會被這些“咬人”的茅草割的滿腿血印。路程行至一半時,一座好似渾然天成的竹子隧道立在我們面前,陽光稀稀疏疏地透過頭頂竹葉灑進來,仿佛置身于通往神秘世界的隧道。

        下過雨的山林小路異常濕滑,石板上長滿了綠油油的青苔,途經山溝的時候更是需腳踏實地,緩慢通過。

        面對著百家坡的古藤老樹、石板屋和古梯田,我突然覺得時光倒流,仿佛剛剛是在陳舊的歲月中走了一遭,有一種遠離塵世,返璞歸真的感受。而從山林中出來,回到現實世界,我們也要繼續踏上為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圖景而努力奮斗的征程。

        文 字:孔格格 鄭 兵

        圖 片:鄭 兵

        編 輯:唐子昂

        初 審:徐 鵬

        終 審:胡 甜

        Hash:e93b2302705d5765ce29ee1d31fe8e69dda90c45

        聲明:此文由 仁和家園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