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好去處——三坊上坊,讓你流連忘返!(文/胡憑)
編輯:欣晴(415835366)法律顧問:戴啟旺 律師
永豐網客服熱線:0796-2519900
歡迎賜稿:yfnews@163.com(郵箱)
來源:胡憑供稿
上坊,位于三坊鄉西面,屬于三坊鄉下坊村9個自然村之一,也是七彩巖龍灣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是石門龍、正坑等地的移民區,現有村民40多戶共200多人。
景區指示牌
上坊屬于偏遠山區,民風淳樸,經濟來源主要以種植農作物和外出務工為主。近年來,受惠于建設美麗鄉村的好政策,村委著力打造七彩巖龍灣景區,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上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經濟發展呈良好態勢,前景廣闊。
景區規劃圖
新時代,新上坊。新建的產業園,打造的新景致,上坊村民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
生態藍莓園
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營養成分高。生態藍莓園的創建,帶動了周邊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助力農家旅游,探索出一條新型農業發展之路。同時,藍莓園為當地解決了部分就業難題,村民在家門口也能有工作。
杜鵑,又名映山紅,對于來自革命老區的我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情懷,也是兒時滿山遍野映山紅的記憶。
杜鵑園是繼藍莓園后又一農業產業,它豐富了農民增收的方式,也帶動了一群人積極參與,為上坊的明天畫上了絢麗的一筆。
知青文化園
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難忘的十年,他們的名字叫做知青。那時他們正青春,遠離城市,扎根農村,辛勤勞動。雖然過去了五十年,但這是他們的第二故鄉。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是那個時代的記憶,也是知青文化的承載。知青文化園原是一個單位遺棄的舊宅,經村委會修葺后煥然一新。這個保持著舊式風格的院子被打造成了知青文化園。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經常去里面的沙堆上玩耍,如今已是滿滿的回憶。
萬壽宮
萬壽宮,村里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屹立數百年依舊雄偉壯觀。牌坊上懸掛的“圣旨”依舊,前后兩棟間的天井還在,合抱之木做的柱子未腐,一代又一代上坊人記憶里的萬壽宮還是那樣。
每年正月,村里請來的三角班在萬壽宮的戲臺唱起大戲,臺下的村民喝彩不斷。這里還是上坊狙擊戰的指揮所,革命前輩毛澤覃在這里養傷時曾指揮上坊軍民合力抗敵。如今,這是村史館,一件件實物正在告訴人們那段難忘的過去。
紅軍廣場
紅軍廣場,三坊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原為沙洲坪,過去每逢洪澇,一片汪洋。如今,疏浚河道,加固河堤,紅軍廣場成了休閑的好去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紅軍廣場內有戰斗浮雕、劉輝山塑像、英烈墻等多處革命建筑,這是上坊人的紅色記憶。
事跡介紹石碑
紅色精神代代傳!!!
村中景致
清澈溪流
河中涼亭
古樸圍墻
每一處景致,都是家鄉的印記,都是農家風情。時光匆匆,我們已長大,或外出謀生,或在外求學,但村里的一草一木還是那么親切,還是那么熟悉,美不勝收。
池塘枯荷
百年古樟
上坊,生我養我的家鄉,在新時代里煥發新生機。守住這一方山水,留住每一縷鄉愁,綠水青山環繞上坊,上坊在新時代里再寫輝煌。
對于過去,我們憶苦思甜;對于現在,我們居安思危;對于未來,我們滿懷希望。
作者簡介
胡憑,90后理工男,永豐歐陽修文學社社員,供職于永豐縣沙溪鎮歐陽修中學,2018年9月開始寫作,文章散見于《井岡山報》、《井岡文藝》和《今日永豐》等報刊雜志和網絡媒體。
征稿啟示
“永豐網”微信公眾平臺,特邀您投稿,把更多的永豐美圖、美文傳遞給更多的永豐人;投稿請發送到郵箱:yfnews@163.com,415835366
Hash:a7fdb744a9bb0792115315a9fb8b996335936cfe
聲明:此文由 永豐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