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旅“夜經濟”、建設省級研學營地…鼎湖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正式公布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鼎湖榜上有名。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2016年,鼎湖被列為第一批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4年來,鼎湖把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作為鼎湖區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全面深化“旅游+”產業融合、旅游振興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相融等項目。
據了解,當前鼎湖正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促成鼎湖“產業—城市—人文”一體化。
未來鼎湖,將以當地特色文化為靈魂,以生態環境為基底,發展旅游度假綜合體,實現區域發展景區化。
聯動肇慶新區 新業態融合發展
華燈初上,小汽車排成一行,打開后備箱,各種商品琳羅滿目;
△在肇慶新區愛滿地汽車文化營地的跳蚤集市中,近200個商家有序擺攤,賣力帶貨。圖:王焌鑫 攝
移動餐車上,店主小哥開著直播做美食;
△王焌鑫 攝
LED巨幕播放著經典大片,70000平方米的廣場變成露天影院……
△近百名車主帶著家人朋友在愛滿地汽車文化營地觀看電影。圖:王焌鑫 攝
在肇慶新區愛滿地汽車文化營地的跳蚤集市中,近200個商家有序擺攤,賣力帶貨,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來,感受夜市的“煙火氣”。
△王焌鑫 攝
據悉,每周六下午16點到22點,形式多樣的跳蚤集市都會如約而至。
△王焌鑫 攝
該營地位于肇慶新區鳳凰大道與廣場路交界處,現已和肇慶新區硯陽湖、長利湖沙灘公園等新晉網紅景點納入鼎湖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范圍。
“全域旅游中的‘全域’主要體現在全資源整合上,是通過全域資源整合,實現全域資源旅游化,擴容資源發展空間。”鼎湖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鐘偉杰介紹,所謂全域資源旅游化,意思是除了傳統資源,還要把一些新興資源挖掘出來,再實現旅游化,從而擴展旅游的發展空間。
自然環境優越、業態豐富的肇慶新區正是鼎湖全域旅游的新興目的地。
△圖源:肇慶新區發布
“汽車文化營地的創新要素可刺激當地夜經濟發展,能幫助城市更好地留住游客。”肇慶市愛滿地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葉帆告訴記者,未來該公司還將打造貨倉式購物超市、戶外潮玩運動區、特色美食街等網紅“打卡點”,以豐富該區域夜經濟業態。
留住了游客,消費自然增加。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若是能讓游客多停留一晚,旅游綜合消費將增加3-4倍。
鼎湖的游客以珠三角為主,這批游客鐘愛“早出晚歸”的自駕游方式。
如何讓游客留下來、住下來,是鼎湖發展全域旅游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
鐘偉杰告訴記者:“吃、住、行、游、購、娛是游客體驗感的主要來源,只有相應的配套設施、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各方面都跟上,才能留住游客的心。”
為了讓游客住得好,鼎湖除了引進來喜來登、洲際酒店等著名酒店以外,更圍繞核心景點沿線打造精品民宿。
位于鼎湖山下的幸福里民宿,已逐漸走出疫情的陰霾,恢復了節假日滿房的火爆狀態。該民宿以“家庭式康養體驗”為賣點,為游客提供貼心居家服務以外,還會推薦當地的康養打卡點供游客賞玩。“鼎湖入選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給我們打了一支強心針。”該民宿負責人鐘小姐表示,目前民宿準備重新裝修玻璃房作為餐廳及休閑室,以滿足游客的各種需求。
盛夏,鼎湖區鳳凰鎮同古村瓜果飄香,村落里寧靜愜意,猶如水墨畫般秀麗。每逢節假日,不少游客以自駕的方式,穿過蜿蜒山道,前來度假。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同古村位于鼎湖區鳳凰鎮東部,坐落于九坑河水庫側,南與鼎湖山一脈相連,人們稱其為“鼎湖山后花園”。村里負離子含量高,人居生態環境優美,70歲以上老人就有80人,占到總人口的8%,是當地有名的長壽村。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2019年,鼎湖啟動鼎湖山0號路建設工程,將沿線的旅游景點和美麗鄉村有機串聯。鼎湖山0號路全長約80公里,途經9個行政村,計劃總投資約3.2億元,沿線規劃設置8個極點片區,37個沿線景點、7個驛站、14個精品民宿,打造融“生態、旅游、富民、文化”于一體的全域旅游精品示范線路。
△鼎湖山0號路環繞鼎湖鳳凰鎮而建,帶有彩色標線的雙向車道寬敞平整。圖源:南方+
四好農村路打通了交通瓶頸,也讓與鼎湖山風景區有著“姐妹山”之稱的鳳凰鎮山區粉墨登場,當地優秀的旅游資源被激活。
“往東,我們將鳳凰鎮山區建設成戶外休閑運動基地;往西,我們將利用北嶺山與鼎湖山現有的優質森林資源,修復原有建筑與文化遺跡,建設谷神森林小鎮。”鐘偉杰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鼎湖區正以鼎湖山為圓心,深挖名山效應,通過綠道、水系將鼎湖山、下灣公園、羚羊山棧道、硯洲島、鼎湖山鳳凰生態旅游區等旅游景區串珠成鏈,結合肇慶新區華僑城卡樂星球、肇慶市兒童公園、萬達廣場等項目建設,打造環鼎湖山康養休閑旅游帶。
整合“兩鎮一島”資源建設省級研學營地
上午,環島騎行,臨江野餐;下午,到生態農場摘菜野炊,騎馬玩樂;晚上,圍坐篝火旁,跳起豐收舞。
△圖源:硯洲島文化旅游
今年五一期間,鼎湖硯洲島游人如織,且大多以家庭游為主。
“在這里,孩子們可以體驗最原生態的田園生活。”來自廣州的李小姐說。
△圖源:硯洲島文化旅游
當前,鼎湖將沙浦鎮、鳳凰鎮和硯洲島打造成“兩鎮一島”鄉村振興示范區。
沙浦鎮黃布沙村鄉村旅游發展,打造了黃布沙觀光休閑農業示范項目;鳳凰片區彰顯客家風情特色的民宿度假田園鄉村景區項目快速推進;2019年,硯洲島更憑借獨特自然人文資源,被認定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肇慶市鄉村旅游示范項目。
“鼎湖農耕文化悠久,鄉村旅游資源豐富,適合體驗式的農業研學旅游。"
鐘偉杰分析,
通過整合“兩鎮一島”資源,鼎湖正全力建設省級研學營地,擬打造一條在沙浦鎮水稻立體種養基地學習農耕、在鼎湖山植物博物館感受大自然、在雙創園德誠教育園地接受現代化教育、在硯洲島體驗野炊露營的精品研學游專線。
△圖源:硯洲島文化旅游
其中,規劃建設400畝的沙浦鎮蘇一村水稻立體種養基地,引進稻禽、稻魚共生的立體等生態種養系統,是集原生態種植、農業科普、救學實踐、農副產品訂單式配送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當前,肇慶市鳳凰三立學校已和該基地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共建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作為該校的校外課堂,每天都安排中小學生到這里體驗勞動、學習農業知識。
△硯洲島農耕公園
鐘偉杰表示,產品豐富、覆蓋面廣的研學游是鼎湖全域旅游的新嘗試。他表示,當前鼎湖在空間上以核心功能為主導,強調區域聯動,內串外聯,把旅游發展進一步推進到更多的鄉鎮、村落。
來源:鼎湖發布
Hash:464bf77cd3acff29271620c9784bc79fd9187473
聲明:此文由 搜狐焦點肇慶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