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首占千年圓覺寺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首占圓覺寺,俗稱嶺頭庵,位于長樂塘嶼村與嶺頭村之間的羅漢山下。游人只要沿著嶺頭村邊一條長1000米,寬3米的水泥道,行走15分鐘即可抵達這個風景優美、雄偉壯觀的千年古寺。

        歷史記載,圓覺寺建于宋建隆初年(960年),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寺宇占地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大雄寶殿觀音閣、齋堂以及寬敞的停車場。80年代,寺院經信眾出資進行重建后,其建筑風格之獨特、硬件設施之完善,均在佛教界享有盛譽。來此觀賞游客絡繹不絕,贊賞有加。

        圓覺寺的獨特魅力還在于它有諸多名公世卿、學者才子在此留下的趣聞軼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來此避暑,并親筆寫了“大雄寶殿”匾額。現此匾額仍在寺院主建筑大雄寶殿大門楣上熠熠生輝。

        在寺院右側的狂牛嶺,古有密密的森林,還有長流不息的小溪,據傳,明成化間(1465-1487年),遇大旱之年,鄉人經溪潭里車水灌溉田園。當年朱子在此游學時,便在這溪潭巖石上刻“昆濟潭”三字,如今此書刻歷歷在目。此外,寺院中還有如同治年間的石碑、民國二十三年的晨鐘等十余件文物古跡,極有考古價值。

        更有趣的是關于明崇禎末(1642年)進士林之藩的傳說。他是塘嶼村人,任嘉縣后官御史,其父林弘衍官拜浙江副使兵備溫臺,其祖父林材明天啟中官南京漁波使,四代為官,都有舍財修建圓覺寺。據傳,明亡林之藩許多同僚歸順清朝,唯他隱居圓覺寺,自號“積翠山陀”。有一次有些朋友蓄意前來尋訪,勸說之藩歸順滿清,他得知消息后,杜門不出。寫了一副對聯:“滿朝袍笏迎新主,一領袈裟哭舊君”貼在大門兩邊,以盡忠奉君氣節,其同僚見過這副對聯都自愧滿羞而散。林之藩隱居期間,著有《涵齋集》《藏山唐遺稿》等書。

        近年來,圓覺寺在區民宗局的指導下,開展傳承佛教文化活動,先后主辦兩屆書畫筆會,邀請省內、本區的書畫名家現場揮毫潑墨,開創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努力打造我區宗教界的文化品牌,受到社會的好評。

        (來源:長樂新聞網)

        Hash:ffff45381e7356eb5d0f4a25cfbc75836587e5b7

        聲明:此文由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