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革命圣地有哪些?
去年10月23日至27日,我先后參觀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東近代史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楊匏安舊居陳列館、廣州起義紀念館、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紀念館、廣州博物館及深圳市蓮花山等地。
可以說這些地方都是廣州最具紅色文化基因的革命圣地。
下面我選擇幾個頗具代表的地方敘述一下它們的輝煌歷史和我的旅游體驗。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23日清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等待參觀的既有企業員工,也有小學生,甚至還有一些外國友人前來參觀訪問。展館通過更多創新形式吸引大家主動了解那段艱難又光輝的歲月,比如傳統文化小課堂等針對小學生的研學游活動。
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大門,我去的比較早,還沒開門呢
前來參觀學習的小學生和家長
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后,為配合即將進行的北伐戰爭,發展全國農民運動,毛澤東于1926年5月在此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農講所按照學員的回憶復原了當時的課堂、圖書館、醫務室、軍事訓練部、宿舍等場景,展廳還展示了當時的課程內容、革命理論學習情況等。盡管當時學員學習的條件非常艱苦,但師資卻非常雄厚,毛澤東、周恩來、澎湃、惲代英、蕭楚女、李立三、阮嘯仙等都曾任教員。
講習所里陳列的圖片
據資料記載,當時全國各地共有327名學員在這里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與方法,接受軍事訓練。畢業后的學員奔赴全國各地,成為中國農民運動的骨干力量,成為燃起中國革命圣火的火種。
某機關的黨員們在廣場前舉行黨建活動
我在講習所的小廣場上拍了不少照片,有一個銀行的職員正在這里搞黨建活動。他們聚集在一面黨旗下,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詞。相信這樣的儀式對于他們日后的工作很有指導意義,一定會激發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熱情。
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來到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它強大的氣場和莊嚴的氛圍,讓一向不太喜歡規規矩矩的我,不禁也肅然起敬。
廣州某學校前來參觀的小學生們
1924年,國父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陸軍軍官學校,這是聯俄政策和第一次國共合作重要成果,后數次易名,因創于黃埔長洲島而通稱為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在廣東革命根據地、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立下不朽功勛。
軍官宿舍前的小操場
盡管黃埔軍校校本部在1938年被日軍轟炸,后于1996年經廣州市政府按“原方位、原面貌、原尺度”的原則重建,但這片熱土上曾經孕育了大批戰功赫赫的將領、承載了無數革命青年救國情懷。
黃埔軍校校歌
在書寫黃埔軍校校歌的一面墻上,前來參觀的游人在導游的帶領下,一起唱響了校歌,瞬間引發了大合唱,雖然調子不準,節拍不齊,但每個人都胸潮澎湃。
前來社會實踐的中學小生一隊又一隊,從景區二、三公里以外就開始排隊了。龐大的人群匯聚成了革命接班人的浩蕩大軍。
2019年10月25日拍攝于黃埔軍校舊址外
洶涌的人潮讓我深受感染,穿梭而過軍艦威武霸氣,手中的相機不停的拍攝,手機也不停的錄像,生怕錯過每一個珍貴場景。
楊匏安舊居陳列館楊家祠位于廣州越秀區,是一座百年廣式祠堂,如今作為楊匏安舊居陳列館。
楊匏安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理論家,是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住所楊家祠就成為黨的活動據點,黨早期許多會議都在這里召開。
對于楊匏安生平事跡,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清正廉潔。其中有一個事例撼動人心,聽講解員說“楊匏安位居要職,所取報酬悉數都捐到革命事業中。
他本來有一個衣食無憂的工作,但是為了民族大義,依然投身到革命事業中。楊匏安有7個小孩,其中2個小孩因病無錢醫治而夭折。后來楊匏安犧牲后,孩子們經友人幫助才得以送到孤兒院。如果楊匏安為自己有一點保留,根本不至于到這個地步……”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崇高精神,讓在場的很多游客感慨不已,有幾個帶著孩子的女游客甚至留下眼淚。楊匏安先生在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中,選擇把革命放在了第一位。他對真理正義矢志追求,對革命事業忘我犧牲,直面困厄而奮斗不屈,可謂高風亮節,足以垂范后人。
辛亥革命紀念館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是一座大型專題性博物館,其外形猶如一方被鑿開的巨石,隱喻辛亥革命英烈們開天辟地的勇氣和堅苦卓絕的斗爭歷程。紀念館入口間是一條長長的斜坡,上面陳放著革命先烈的銅像:鄒容、蔡元培、黃興、朱執信、廖仲愷、宋教仁、章炳麟、陸皓東、秋瑾……路的盡頭是孫中山先生雕像,他的目光注視著遠方,透出對革命的堅定信念。
革命紀念館設有基本陳列“開辟共和新紀元辛亥革命主題展”和專題展覽“辛亥革命時期的廣東名人展”,臨時展廳則展出各種與辛亥革命主題相關的展覽。在這里,一份份資料、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畫面向觀眾生動展示了革命先驅為了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史。
如今,很多人并不喜歡去紀念館,認為資料枯燥,沒有什么興趣。其實,如果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品味每個展品,每幅圖片,你都能感受來自歷史的厚重,來自革命年代先輩們的崇高意志。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沒落的清王朝,掃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還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在展館參觀中,辛亥革命的歷史氣息迎面而來,每一個展示單元都讓我駐足良久,這樣有意義的場館怎么能錯過呢?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三大會議是唯一一次在廣州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國代表大會。這? ?大會明確了黨的統一戰線方針,為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奠定了基礎,并對隨后的大革命浪潮產生了決定性作用,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迅速壯大。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確定的革命統一戰線,也成為中國共產黨戰勝強敵、奪取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作為新時代南粵大地的紅色名片,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參觀學習,特別是在黨建和主題教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的紅色文化講堂”開展得紅紅火火,戶外微課堂、黨員筆記本等讓紅色基因滲透到黨員的血液之中。聽黨史、講黨史、看黨史、思黨史、悟黨史已經落實到黨員日常生活中。
展館里的蠟像栩栩如生
我漫步于中共三大會址,不禁沉浸于漫長的革命歲月之中,場館里的人物蠟像栩栩如生。如今,紅色教育已成為各個學校的社會實踐必修課程,而紅色資源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正在給大、中、小學生帶來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班人。
后記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能夠深入城市的各個角落,去尋找一座城市的革命遺存,是光榮和幸運的。廣州作為承載中國近代革命的發源地,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感受革命歷史,觸摸革命脈搏,能夠讓一個現代人,洗去凡塵,褪盡鉛華,脫去浮躁,沉心靜氣,更好的工作學習,為自己的小家,為我們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Hash:0be823fb15774922a87d08f4627ae54073b5b4a9
聲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