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惠州西湖哪塊景色最好?

        導讀:惠州西湖哪塊景色最好? 一、惠州西湖哪塊景色最好? 二、惠州的旅游景點介紹 三、誰知道廣東惠州西湖有多大,包括哪些景點

        一、惠州西湖哪塊景色最好?

        你好,首先歡迎你來惠州西湖玩。

        惠州西湖是國家級5a景區,這里風景確實非常優美。

        那要說到惠州西湖最美的風景,當然還是比較集中在四洲塔和九曲橋附近,這一片的景點非常集中,風景也尤為美妙。建議你從平湖門進來,沿著湖堤走到泗洲塔,下來后再去九曲橋坐船轉一圈,就可以把西湖美景看個七七八八啦。

        二、惠州的旅游景點介紹

        惠州的旅游景點介紹

        1、惠州西湖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素以五湖、六橋、十四景而聞名,其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于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苧蘿西子”之美譽,并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載。

        地址:惠州市惠城區環城西路

        2、豐渚園

        豐渚園位于廣東惠州西湖平湖湖區西北角,三面環水,北隔36米寬鱷湖路與菱湖相望。豐渚園是廣東具有嶺南建筑特色的園區,園區通過對西湖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的挖掘,營造富有文化內涵、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古典式園林。

        地址:惠州市惠城區鱷湖路

        3、紅花湖

        紅花湖,是惠州西湖活水源頭,是近些年來惠州市民近郊游山玩水的'好地方。里面最著名的便是總長18公里的紅花湖環湖綠道,其中最有趣的是:騎著自行車,環繞在環湖路綠道上,欣賞紅花湖美麗的風光和呼吸新鮮的空氣。

        地址:惠州市惠城區上排

        4、巽寮灣

        踏足沙灘,你可以在沙灘上脫下鞋子盡情地嬉戲,感受腳板與細沙的摩擦依然是個舒適休閑的海濱度假地。踏足沙灘,享受一流的陽光和空氣,領略藍天、白云、沙灘、海浪的養生詩情畫意,盡情欣賞琳瑯滿目的海底世界,度過難忘的藍色之旅。

        地址:惠州市惠東縣城平山鎮南部

        5、磨子石公園

        磨子石公園又稱奇石海岸線,是巽寮一絕。這是一段風景奇麗的海岸線,在長沙灣與高排灣節點的沙灘上。是巽寮淺海石林景觀的典型代表。

        地址:惠州市惠東縣巽寮灣

        6、天后宮嶺南民俗文化街

        天后宮嶺南民俗文化商業街是金融街斥資兩億元精心打造的集旅游觀光、餐飲購物、民俗體驗為一體的休閑文化旅游景區,占地面積約5512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8882平方米,主要包括天后宮、濱河酒吧街、特色購物餐飲街區、演藝廣場以及其他配套設施。

        地址:惠州市惠東縣巽寮灣

        7、范和古村落

        這里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傳統的民風民俗,還有寧靜的天然海港,整個村莊里彌漫著沿海人家獨特而又傳統的生活氣息;而且,古跡甚多,更被評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地址:惠東縣稔山鎮范和

        8、雙月灣

        雙月灣因形狀鳥瞰像兩輪新月,故名雙月灣。位于惠東平海鎮。雙月灣共分兩灣,左灣水平如鏡,右灣波濤洶涌。沙灘連綿20公里,雄奇壯觀,沙灘寬約200米。海水清澈見底,海底平坦舒緩,離岸200米,人們還可在海中站立,堪稱一絕。

        地址:惠州市惠東縣港口鎮

        9、御景峰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御景峰國家森林公園是集山峻、林茂、水秀、石奇、峽幽、樹茂、氣爽等眾多特點為一體的城郊型森林公園。 “御景峰梅園”現有成片梅花3000多畝,規模居國內之首。每年元旦前后,梅花漫山遍野連片開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來賞其芳容,聞其馨香,攝其美態。

        地址:惠東縣梁化鎮梁化林場

        10、東江紅都高潭

        高潭區蘇維埃政府舊? ?位于惠州市惠東縣高潭鎮黃坑村。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一日,根據高潭區工農代表大會的決定,在高潭圩下圩埔召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蘇維埃政府C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慶祝大會,是中國第一個紅色政。

        地址:惠東縣高潭鎮黃坑村

        11、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飛鵝嘴八烈士紀念亭、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廣場、老戰士紀念林、史跡圖展廊和粵贛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東江第一支隊司令部舊址等。

        地址:惠東安墩圩鎮青山坳

        ;

        三、誰知道廣東惠州西湖有多大,包括哪些景點

        惠州西湖始建于五代(公元907~960年),相傳這里原是古河道,后河流改道后遂沖積而形成5個相通的湖面,分別是豐湖、平湖、鱷湖、菱湖和南湖,統稱西湖,湖面面積3.2平方公里。1992年,西湖總體規劃作出重大修編,周邊的紅花湖和金山湖景區并入西湖風景名勝區,景區范圍由9平方公里擴大到19平方公里,保護范圍由19.6平方公里擴大到52.5平方公里。

        西湖原是橫槎、天螺、水簾、榜山等山川水入江沖刷出來的洼地。西枝江改道后的河床遂成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環抱,北依東江。景區以山水資源為主體,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游覽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淺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個別水深3至4米。 目前,惠州西湖的景觀稱為“五湖六橋十八景”,五湖和六橋都沒有變,十八景則為“飛鵝覽勝、豐山浩氣、水簾飛瀑、平湖秋月、玉塔微瀾、紅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話雨、花港觀魚、芳華秋艷、蘇堤玩月、連理紅棉、孤山蘇跡、南苑綠絮、煙霞柳浪、留丹點翠、象嶺云飛、鶴鷺祥舞”十八處景觀。

        五湖指:平湖、豐湖、南湖、菱湖、鱷湖;相傳五湖的形成與七仙女中的五姐有關。一日,五姐鏡前梳妝,見韶容已老,情無所托,傷感萬分,淚灑如雨,失手將梳妝鏡跌落凡間。這梳妝鏡恰好掉在惠州,一摔五瓣,成為五湖,如雨淚水瞬間注滿五湖。至今已是“五湖秀水五面鏡,面面妝鏡藏青山。”

        ①平湖位于西湖的北部。北有拱北橋與東江相通;南有蘇堤為平、豐兩湖之界;西至孤山、準提閣;西北至桃花溪,東與城區相連。湖區周長約3.6公里,面積約1.0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57平方公里。全區群山環碧,林木青蔥,水色山光,渚臺亭榭,交輝相映,景色天然。清陳恭尹《西湖歌》曰:“惠州城西數百峰,峰峰水上生芙蓉。西湖之水曲若環,扁舟一支何時還。”

        ②豐湖是北宋時期對惠州西湖的泛稱,后來的豐湖是指形成五湖后,在平湖以南,南湖以北的水域及其有關山地界域而言。總面積為0.9平方公里,湖水面積0.29平方公里。湖西緣叫小黃塘,湖中有北宋陳稱創建的陳公堤、明圣橋橫臥于其間并與城區相連;湖東緣與城區相望,湖邊有數里深宅大院,開門見湖;南與南湖圓通橋相界,北與蘇堤相隔。

        ③鱷湖位于平湖西北,東至煙霞堤,西至新村觀榜橋,南至鳳山,北至白鶴含書,面積約0.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0.14平方公里。它包括小新村嶺、紫薇山、鳳山等,湖區雖小,但湖山交錯幽森,湖邊林木蒼郁,十分幽靜。

        ④南湖過去面積很大,與豐湖相通,面積約1.15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約0.67平方公里。南湖自古以來山丘、洲渚交錯,湖灣深幽曲折,猶如四通八達的水鄉,環境優美。現湖區北到圓通橋,南到市一中一帶,東枕長壽路、西銜飛鵝嶺,面積約0.37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0.17平方公里。

        ⑤菱湖位于平? ??北,面積約0.6平方公里,湖水面積約0.26平方公里。西湖的最大水源――橫槎溪,由半徑、游塘經游龍山西北注入菱湖。游人泛舟溯湖而上,彎環曲折,可至杜田、半徑。明代葉維陽有詩贊曰:“橫槎一望白云間,曲曲清流曲曲山,縱目長塘懸怪石,快心半徑瀉澄灣。鶴田拂翠苗初熟,漁艇高歌釣自閑,千頃浮光從此發,扁舟引勝不知還。”但昔日的菱湖曾被肢解為一塊塊的菜田和魚塘,1991年,政府重新恢復菱湖,經過幾年建設,湖區景觀輪廓已基本形成。

        六橋指:拱北橋、西新橋、明勝橋、圓通橋、迎仙橋、煙霞橋;

        ①拱北橋。俗稱五眼橋,位于平湖北,是六橋中的第二橋。宋惠州太守陳稱圍湖筑堤時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既是惠州千年官道的橋梁,又是西湖泄洪東江的通道。1925年東征時,黃埔軍校師生經此橋攻打惠州北門。現橋頭建有黃埔軍校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

        ②西新橋。位于蘇堤中段,為六橋中的第一橋。修筑蘇堤時建,原為木質結構,橋上架飛閣九間。相傳修建蘇堤至此,每日所填之土,次日便不見。原來此地是湖怪居所,后經逍遙堂何道長指點,用七七四十九根石鹽木,圍住湖怪,并在石鹽木上架木成橋,才把蘇堤修成。今橋重修于1983年,全橋用花崗巖石砌成,橋呈弧形,5個橋洞大小不一,游艇經此,可往來于平湖與豐湖間。

        ③明勝橋。

        ④圓通橋。

        ⑤迎仙橋。位于平湖西北,始建于宋代,為六橋中的第四橋。經此,平湖連通市區下角。相傳,平湖芳華洲逍遙堂的道長,經此橋到元妙觀迎請八仙,心遂愿成,故名迎仙橋。

        ⑥煙霞橋。

        十八景指:飛鵝覽勝、豐山浩氣、水簾飛瀑、平湖秋月、玉塔微瀾、紅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話雨、花港觀魚、芳華秋艷、蘇堤玩月、連理紅棉、孤山蘇跡、南苑綠絮、煙霞柳浪、留丹點翠、象嶺云飛、鶴鷺祥舞。這些景點品題精趣、與現實較為接近,更為淅外人士和國內游客所贊譽。

        ①飛鵝覽勝。指登上飛鵝嶺飽覽西湖之勝景。飛鵝嶺因山勢如鵝張翼而得名,地處豐湖南湖之間,過去是控制惠州城的兵家必爭之地。1925年國民革命軍東征軍炮兵陣地曾設在此。山上林木蒼郁,風景宜人。舊時民間春游踏青,重陽登高,多攜酒于此鳥瞰全城,飽攬湖光山色。建國后人民政府加強山頭綠化,修環山道路,建覽勝亭、山頂廣場、國民革命軍東征遺址,立東征軍戰士群雕,融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更具紀念和教育意義。

        ②豐山浩氣。豐山是西湖名山,它橫亙菱、鱷兩湖。古時山門人口處有一面牌坊,上刻“萬山第一”四個大字,據說是蘇東坡所書,可惜山門已毀,石刻湮沒遺失。近年,地方政府在西湖豐山建設革命烈士陵園。十數幅浮雕和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的風貌。屹立在豐山之巔的“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是聶榮臻元帥手書。惠陽地委撰寫了碑文。廣場兩旁翠柏蒼松,綠草如茵,布局莊嚴肅穆,令人起敬。清晨紅日東升,溢彩流光灑落在紀念碑上,景色瑰麗非常。豐山陵園將英雄業績載入千秋史冊,浩氣長存,與湖生輝。

        ③水簾飛瀑。西湖古八景之一,1993年市政府在建設紅花湖景區時復建,位于紅花湖入口公園內。“水簾飛瀑”重現了西湖古景的風貌,只見峰巒疊翠,峭壁流泉,飛瀑掩映水簾洞、洗心臺;水花飛濺如云霧,如冰柱;注潭激石,聲如鐘鼓,令人塵積滌盡,心骨冷然,“所謂劈青山,走白虹,以水石相喧,為耳目共賞”。國內西湖數十個,唯獨惠州西湖 有此瀑布,定是大自然偏愛這一方水土和這里的人民,才給予如此特殊的惠賜。

        ④平湖秋月。明月灣景點又稱“平湖秋月”。在平湖東、五四路口湖畔,北宋治平年間惠州太守陳稱所筑,因地處湖濱“紆回十丈,彎環如月”,故曰其名。張友仁《西湖志》稱:“清末湖邊有水樓數十座,飲宴稱盛,畫舫游艇,均入畫圖”。1959年為改善市區交通,明月灣的東部被筑環城西路所用,留湖邊部分建明月灣茶廳。“文革”中建“惠州大廈”,1991年,政府撥資600萬元,拆遷“惠州大廈”,重建現明月灣景點。

        ⑤玉塔微瀾。進入惠州西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泗洲塔了。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中宗年間。宋朝,蘇東坡謫居惠州時,稱此塔為大圣塔,又稱玉塔。當明月升起,涼風拂湖逐波而過,湖光燦閃,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晃晃游,誘得坡仙頌出: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的佳句,構成西湖游客贊不絕口的玉塔微瀾一景。不知若個丹青手,能寫微瀾玉塔圖。夕陽西下,倒景入湖塔影長,湖光裊裊動斜陽,亦稱此景為雁塔斜暉。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公元一五六四年)塔毀,明萬歷初改筑為亭,萬歷四十六年(公元一六一八年)又重建為塔,至今歷時三百余年。清光緒初,塔頂為雷火劈毀一角,后屢經修葺。現在,西山上綠樹成蔭,亭廊排映,景色秀麗,登塔眺望,惠州全景盡收眼底。

        ⑥紅棉春醉。指的是明月灣前的小島。古有湖光亭,因形如船,故稱“船亭”。島上紅棉蒼勁,前人有云水空蒙草樹妍,湖山幽賞晚晴天,繞亭花放紅于火,萬綠叢中看木棉。的詩詠相贊。現建有紅棉水榭和明月灣建筑組群巧妙地聯為一體,有數株霜樹綴木棉,水榭裝成似畫船,豪飲將軍宴清客,此間風月不論錢的絕句品評。

        ⑦西新避暑。西新避暑即今惠州賓館。為豐湖東北角的披云島和浮碧洲兩個小島組成。宋時,有東坡飛閣,久廢。明代萬歷年間,建有西新園,內有留書樓、浩然亭、放生池等,清《西湖紀行》詩云:“堤邊修竹間垂柳揚,嫩綠繁蔭夏景芳;飛閣窗開無暑到,蟬聲喚起滿湖涼。”“夏日苦炎暑,泛舟乘好風。西新清且勝,宛若憩瀛蓬。”“西新避暑”因而得名。今不島林木環抱,一片綠茵,樓、榭、軒、閣點綴其間,隱于綠叢,浮于水際,給西新避暑勝景賦予時代氣息。

        ⑧花洲話雨。百花洲,古稱花墩,舊有落霞榭,有四面湖山抹落霞的詩句。這里分蒔繁卉,香風半湖。清代詩人宋湘有《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紅,蝴蝶雙雙撲曉風的雋永詩句正出于此。忽驚豪雨來天外,灑向平湖萬斛珠,每當雨時,在此觀景,驪光最佳,故有花洲話雨之景譽。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園,在落霞榭舊址處辟有劉侖畫閣,花卉盆景增輝,使百花洲更加絢麗多姿。

        ⑨花港觀魚。豐渚在平湖西面,古建有豐渚亭,早傾圮。近代,為紀念邑人名士江逢辰,筑“江孝子亭”后改建“孤桐館”。沿渚遍蒔荷花,仲夏酷暑,荷花盛開,香遠溢清,遂稱“荷花亭”。現在所看到的琉璃碧瓦,飛檐翹角酷似荷花的亭宇是一九七八年重建的荷花亭。

        現在豐渚內有“小榭回廊依曲岸”的觀荷榭、賞魚軒,有“迎春桃李意芬芳”的桃花溪,有“萬竿綠影參天”的竹徑景觀。坐在湖邊聽那湖浪濤音,遠眺湖光山色,別有一番情趣。這里繁花婀娜,香風半湖,魚戲鳥鳴,故有“花港觀魚”之稱。

        ⑩芳華秋艷。芳華洲為平湖北面一個小島,原來四面環水,現地貌變遷,北面與陸地相連。北宋時,洲上有逍遙堂,州守趙汝馭 為之題額。蘇東坡經常來芳華洲尋幽訪友,過逍遙堂問疾何道士,有“問疾來三士,澆愁有半瓶”“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釣魚豐樂橋,采杞逍遙堂”的詩句。后來,逍遙堂荒廢了。惠州鎮守使劉達慶在逍遙堂舊址筑芳華亭,后又傾圮。今洲上重建逍遙堂,南有貼水長橋與點翠洲相連,北有迎仙橋介連元妙觀之間,還有一座園林別墅式的西湖賓館,隱現于茂林修竹之中,頗具幽趣。深秋時節,洲上一群群挺拔的池杉和水杉在萬綠叢中脫穎而出,象火焰似朝霞和金碧輝煌的亭、檄相映爭輝。 “一段芳華描不就”,欲將黛色寫金秋。”

        ⑾蘇堤玩月。從惠州的鬧市區平湖門前往孤山,有一條寬闊的石堤,名曰蘇堤。此堤始建于宋紹圣三年(公元一○九六年),由蘇東坡資助棲禪寺僧人希固所筑。堤上有橋,名曰“西新橋”,后人稱為“蘇公橋”,又名“豐樂橋”。清雍正初,知府吳騫,以堤亙于湖之曠,處天心,月到空明,身入冰壺,水面金波璀璨,景同瑤島,水天一色,上下寒光,有詩云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蘇堤千頃邊,多少管窺夸見月,可知月在此間圓。遂稱“蘇堤玩月”。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修建,砌石加寬,提高孔位,可通游艇。堤邊廣種相思、垂柳,春游踏青,秋涼玩月,景色宜人。

        ⑿連理紅棉。得益于煙霞橋畔不染世塵的水土的撫養,煙霞橋頭悄然生長出一對卓而不群的連理紅棉,當人們發現他們時,他們的愛情已經成熟;繼承了蘇東坡和王朝云永留西湖的不老主題,演繹著新時代的愛情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這兩句詩,道出了天下有情人的共同心愿,也使人們對連理枝情有獨鐘。連理枝是人間吉祥的征兆,象征著夫妻恩愛,天長地久,永結同心。全國各地風景名勝區,名山大川里,雖偶有連理枝,但連理紅棉卻絕無僅有,這兩株紅棉并肩連枝,恰如夫 妻愛侶牽手同行,形象生動逼真,實屬罕見。高大威武、號稱英雄的紅棉樹都如此多情,向往人間美好的感情生活,定是生于彼西湖、葬于此西湖的王朝云在天之靈有知,以其忠貞不渝而感天動地,并護佑著西子湖畔一代又一代人純真的愛情。

        ⒀孤山蘇跡。孤山是西山湖東之小山,因四面環水,儼然杭州西湖之孤山而得稱。宋時山有棲禪寺,時人稱棲禪山。蘇東坡侍妾王朝云葬于寺側松林中,面臨西子湖,遙對大圣塔,既得棲禪、圣塔之靈,以對死者之念,又不與佛寺、寶塔爭高低,以護湖景之嚴整。傳說朝云死后不久,因佛圣顯靈,五趾大仙回煞,寺僧希固筑亭蓋之,名曰“六如”,以念朝云臨死前誦出的“如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當作“如是觀”的金剛經渴句。朝云墓、六如亭是孤山名跡,后世游者無不瞻臨,)一東省文史館館長胡希明有詩贊曰:“死士生王論未休,西湖歌哭亦千秋。錢塘蘇小渾無跡,輸與朝云葬惠州。”近年,我們在孤山建蘇東坡紀念館,塑東坡居士像,筑碑廊,收集與蘇東坡有關的歷史文物一百多件,供游人賞鑒。時人冠以“孤山蘇跡”之景譽。

        ⒁南苑綠絮。南苑是南湖東面的一塊小陸地,緊靠南壇市區,遙對飛鵝嶺。舊時為演武場,也作過苗圃。一九八五年浚湖時提高南苑水位,開辟為公園。該園以植物造景為主,種有喬、灌、花木人十多個品種,共二千七百多棵,鋪草皮五千多平方米,并配以蓮池、石山小景,庭園迂曲,綠水索繞,花木扶疏,風生翠浪,有“南苑綠絮”之稱。最近,市政協在南苑西北面建鄧演達紀念亭,塑鄧演達銅像,寓革命歷史人物于風景名勝之? ?,供人們瞻臨,使湖光山色更上一層樓。

        ⒂煙霞柳浪。與鱷魚島遙遙相對的是煙霞橋,這里是西湖又一勝景。蘇東坡滴居惠州時,曾在鱷湖開辟放生池,并修煙霞堤。當時堤上不曾筑橋。煙霞橋是后人在堤上加筑的,明代中期始見于記載,現在這座橋是1992年重建的。煙霞橋是西湖六橋中的第三橋,是六橋中的美女子,飄逸秀麗,氣質不凡,當年曾與永福寺一起構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嵐煙”,有“世上黃塵吹不到,煙霞橋外白云封”的意境。如今盛極一時的永福寺早已化作塵埃,唯有寺前的那棵菩提樹依舊枝繁葉茂,似乎演化著著名古寺鼎盛的香火。而煙霞橋依舊孓然獨立,遠離鬧市,景色清幽秀麗,飄然塵埃之外,橋上可靜觀湖光山色,看柳色生煙,群鳥飛翔,一派詩情畫意。

        ⒃留丹點翠。即今點翠洲。明代才女孔少娥在《點翠洲詩》中曰西湖西子兩相儔,湖面 偏宜點翠洲,一段芳華描不就,月灣婉轉似眉頭,是西湖島景一勝。 宋時,惠州太守陳稱在島上筑孤嶼亭,明嘉靖年間改點翠亭,后幾經興廢。辛亥革命后,為紀念通情馬鞍之役犧牲的烈士,改建為留丹亭。后人集東坡、文山句聯曰:殿閣生微涼,呼吸湖光飲山淥;天地有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九二四年,浚湖積土于亭西,增筑琵琶洲,洲上建有琵琶亭。由于洲渚古樹蒼翠,亭館紅墻綠瓦,朱紅圓柱,挺拔屹立,四面碧波千頃,人稱留丹點翠。現在亭榭增輝,綠樹成蔭,還有九曲回橋相渡,風景更加幽靜宜人。

        ⒄象嶺云飛。西湖借景堪稱一絕。離惠州西北三十里處,有象頭山,屬羅浮支脈。西湖望之,如若屏障,常有氣云飄忽,象嶺嵯峨,云態特異,晴空變化萬狀,雨過錦繡云開。象嶺云飛一景如巧奪天工,飛到嶺邊云不去,湖光添得數峰.

        ⒅鶴鷺祥舞。鶴嶼為平湖中的一個小島,島上翠練重重,郁郁蔥蔥,人跡罕至,便有 白鷺、灰鷺、海鷗等多種鳥類在此筑巢。每當日出日落,鶴鷺齊鳴,漫天飛舞,遂成一幅祥和寧靜之百鳥圖。身在西湖山水中觀鶴鷺祥舞,生態環境的改善令人欣喜,自然界又多了一個和平自由的小鳥天堂。

        Hash:f2d6ca879b360b46fab9991b5ae6c81ac3857bb6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