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長蘆崇福禪寺

        長蘆崇福禪寺

        古代長蘆鎮的長蘆崇福禪寺,簡稱為長蘆寺。據光緒《六合縣志》引成化縣志記載,該寺建于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以前,北宋天圣年間和南宋淳熙時兩次重建。“淳熙十二年因江岸頹塌,徙滁口山之東三里河曲沙崗上”。該寺構造宏偉,規模龐大,有“跑馬出山門”之說,是六合最大的古剎,也是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古長蘆寺目前僅存正殿,現被辟為長蘆中學校史陳列室,1983年被市政府定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古長蘆寺地處南京市六合區長蘆鎮,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蕭衍普通年間(520~526年)。其時,建康佛寺眾多。晚唐詩人杜牧在絕句《江南春》中寫道:“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極言南朝佛教之盛。長蘆寺就是當時“四百八十寺”中著名的寺院之一,和隔江的棲霞寺遙遙相對。

        相傳梁武帝因他女兒大病初愈,為報答佛祖顯靈而修建此寺。當時佛教興盛,寺院大增,長蘆寺和棲霞寺是當時隔江遙遙相對的兩大寺院在佛教宗派中,長蘆寺屬于“禪宗”。相傳梁普通年間,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我國廣州傳播禪法,后為武帝聞知。于普通八年(527年)仲秋迎來建康。但達摩與蕭衍“語多不契”,乃“一葦渡江”,來到江北的長蘆寺,長蘆寺很早即是佛教禪宗著名的寺院之一。

        千百年來,長蘆寺風雨滄桑,幾度興廢。據史料記載,初建的寺址緊臨江岸但這段長江河道很不穩定。堤岸經常塌陷,因而長蘆寺建筑群也不斷遭到破壞。據《六合縣志》記述,北宋天圣初,曾大興土木重建寺院。后來江岸繼續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終于被水淹沒。淳熙十二年(1185年),將寺址“徙至滁口山之東”的河曲沙崗上(即今址)重建。新建的寺院規模超過舊寺,非常巍峨壯麗。據縣志記載,有三寶殿、達摩祖師殿、金剛殿和圣文寶秘閣、一葦堂、立雪堂、直指堂、造佛堂等殿宇。寺門外還建有葦江亭、石柳亭和回友門等園林式建筑,并仿照舊寺鑄造萬余斤重的巨大銅鐘一口,懸掛干鐘樓上。

        長蘆寺興盛時的規模很大,民間傳說:“前門通到金剛殿,后門通到六合縣。”由于該寺名聲很大,吸引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游歷,或賦詩秉文。唐朝的駱賓王、李白、韋應物、劉長卿、孟郊、溫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蘇東坡、秦觀,明代的李東陽、王守仁、王世貞等都曾慕名而來。

        長蘆寺現已成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移址太子山,進行復建。

        景區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太子山公園內

        乘車線路:南京市內乘645、大廠3路等路公交在太子山公園下車;618、647、d3、六南線等路公交在小門站下車。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