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蘭考,河南省直管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蘭考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
1、蘭考齊氏大刀面
中華一絕——齊氏大刀面,又稱“長壽面”,起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切面的刀大得出奇,所以稱為大刀面,起源于宋朝,發源于盛產小麥的豫東蘭考縣,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大刀面所用面粉是特制精白面粉,做時用雞蛋清和面,醒面72小時后,用兩個搟面杖搟成面皮兒,然后用特制的大刀切出薄如紙、細如線、筋而不斷的面條,煮出來的面清香、松軟,光滑、爽口,廣受人們的喜愛。

2、谷營風干野兔肉
為灘區野生秘制而成,口味筋道,一撕一綹,唇齒留香,饒有情趣,乃下酒菜中的上品,深受當地人民的歡迎。

3、汴梁西瓜
汴梁西瓜,馳名古今,暢銷中外,其特點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外形優美,瓤色鮮艷,清香爽口,品質極佳。

4、蘭考豆腐乳
蘭考豆腐乳是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的特產。蘭考黃河牌豆腐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有增強食欲,幫助消化,寬腸養胃,強身健體之功能,實為宴賓饋贈珍品。

5、蘭考葡萄
蘭考葡萄是河南著名的水果品種之一,據記載,已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所產葡萄具有色澤晶瑩,皮薄肉細,汁甜如蜜,營養豐富等特點。

6、脂油火燒
傳統風味小吃,以死面摔打成寬條,抹上蔥花,板油丁、卷起后再烙成餅,入爐烘烤,邊烤邊抹油,黃焦喧大。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蘭考縣的6道地方美食特產,味道都很不錯,到蘭考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歡迎蘭考的朋友給留言進行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于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Hash:884b62287341306b44e9e5102b09ab20fc48a9cc
聲明:此文由 孤塵一粒沙是我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相關推薦
-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景點介紹
廣靈縣全縣轄2鎮7鄉132個行政村,人口1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萬人。廣靈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間傳統文化種類繁多,剪紙、秧歌、大號、皮影、背閣等獨具地方特色。廣靈剪紙,起源于漢代,是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2010年廣靈剪紙被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全縣現有壺流河濕地、白羊峪、甸頂山空中草原等自然景觀25處,有水神堂、漢白玉石林、圣泉寺等人文景觀132處。接下來咱們就看看這
-
鄉村景點:廣東羅定花仙谷,又一座荒廢“樂園”
廣東羅定也有鄉村旅游,只是大多都是半途而廢。下面和大家去探訪羅定羅平鎮花仙谷景區:曾是花的世界,現今已野草叢生。又一座荒廢“樂園”。(羅定見聞)走進去,里面野草叢生。(羅定見聞)曾經的樓梯已長滿野草。(羅定見聞)一個廢舊的“小矮人”。(羅定見聞)曾經的廣場用來種番薯。(羅定見聞)還是完好的休息坐椅。(羅定見聞)沒人修剪的景觀仙人掌長起來了,但不覺得有美感。(羅定見聞)公園里的路面也倒塌了。(羅定見
-
武夷山10大必玩景點
作者:氫氣球好貨君武夷山:世界雙遺產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的武夷山,是華東最吸引人的山水。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可以分為天游峰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四個片區。印象大紅袍:完美融入山水武夷山印象大紅袍演出劇場是世界最大的茶館,是世界上最長的舞臺,史無前例地將15塊電影銀幕,完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現場效果如夢似幻。九曲溪:彎彎曲曲九段溪流九曲溪位于武夷山風
-
焦裕祿精神重要貢獻者 張欽禮逝世17年追思會在蘭考舉行
5月7日河南蘭考南彰鎮張莊村,原本不太寬的村道兩邊停滿了不同的車,人們拎著紙花等祭品朝著更窄的土路走去。上了年紀的老大爺走兩步就得坐下歇一會兒,一條長長的土甬道上,滿是白發的老人,相偕蹣跚著去往一個地方——蘭考縣第一任縣長、焦裕祿的親密戰友張欽禮墓園。“您這一生值了,比啥都值”“焦書記,張書記治三害的時候,我十幾歲,兩人都是好書記。張書記是我們蘭考土生土長的書記,他去世17年,每年祭日
-
焦裕祿遷葬蘭考一幕:百姓自發披麻戴孝,哭聲震天十幾人跳進墓穴
1964年5月14日,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因晚期肝癌病逝于鄭州。去世前,他提出唯一的請求,“我活著沒有治好沙丘,死后請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丘上,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省委在焦裕祿去世后,決定將其安葬在鄭州革命公墓。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有關部門領導認為,葬在鄭州比葬在蘭考的規格要高,葬于革命公墓屬于褒獎和榮譽;其二,當時天氣已經轉熱,遺體不便久存,而運回蘭考安葬,從勘址、審批到造墓、
-
蘭考鄉村新畫卷(百年輝煌·紀實)
一初夏時節,當我來到張莊村時,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鄉村道、美觀的太陽能路燈,以及一排排富有豫東民居特色的兩三層小樓;進入一戶戶家中,看到的是干凈整潔的小院、綠茵茵的瓜果樹木、漂亮的家具家電……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張莊村,地處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曾是河南省蘭考縣最大的風口。上世紀60年代,焦裕祿在此治理風沙,讓當地群眾結束了逃荒的歷史。這里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4年前退
-
相豫蘭考·走進張莊村 ②
2019年7月21日上午,相豫蘭考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蘭考縣的脫貧示范地張莊村。據了解,張莊村曾是蘭考縣最大的風口,當時這里沙丘遍布,土地貧瘠,收成低下,人們生活困難。張莊是焦書記與張莊人民共同對抗風沙的重要地方,就今天我們所見所聞,張莊村已經大變樣。便利的交通,干凈整潔的街道,便民生活超市,村民圖書館,張莊戲院,基礎設施應有盡有。張莊村注重發展產業,支持村民創業,充分發揮村民的勞動力,使得人有
-
蘭考小分隊,給你的暑假加點料
暑假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閱讀、健身和旅行當初立的flag,你還記得嗎?該不會選擇了空調、wifi和西瓜在“葛優癱”中消磨時間吧其實暑假是拓展自己的絕佳機會許多湖工學子都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參加了學術調研活動、志愿服務、實習等用腳步丈量社會收獲了可貴的實踐經驗不信,你瞧在全國上下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之際“青春湖工”學生組織部分
-
河南省蘭考縣的張良墓地
張良(?—前185年)字子房,戰國末期韓國(今河南潁川)貴族。張良祖上出自姬姓,為韓國相。秦滅韓后,殺其家族三百余人。張良曾傾全部家財尋求刺客刺殺秦始皇報仇,未遂,后響應陳勝吳廣起事反秦,歸附劉邦,成為劉邦身邊重要的謀士。晚年隱沒于深山之中,熱衷道家修煉功夫。公元前185年,張良去世,謚號文成侯。張良的生平因為有司馬遷的《史記·留侯世家》為證,后世并無疑義。
-
開封一座“吃香”的小縣城,被贊“豫東明珠”,不是蘭考、杞縣
背起行囊,做一個旅者,穿梭于各個城市,領略各族人民不同的風采,歷經滄桑,嘗盡人間百味,也是一種人生姿態。說起中原之地河南,近幾年省內城市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強省會的發展模式下,鄭州依靠著資源扶持和區位優勢,經濟實力突出,是當之無愧的河南“一哥”,也是北部第三城的有力爭奪者,洛陽、開封歷史悠久,古城風采濃郁,安陽、許昌產業鏈發達,知名企業眾多,南陽、焦作自然風光秀麗,旅游景區出色,都是非常知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