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緣景點 閩臺緣博物館游玩攻略
導讀:閩臺緣景點 閩臺緣博物館游玩攻略 1. 閩臺緣博物館游玩攻略 2. 閩臺緣博物館介紹 3. 閩臺緣博物館官方網站 4. 參觀閩臺緣博物館 5. 閩臺緣博物館詳細介紹 6. 閩臺緣博物館有哪些活動 7. 閩臺緣博物館好玩嗎 8. 閩臺緣博物館活動照片 9. 閩臺緣博物館的活動 10. 閩臺緣博物館門票照片 11. 閩臺緣博物館參觀圖片
1. 閩臺緣博物館游玩攻略
閩臺緣博物館建立于2006年5月,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湖北側,總投資1.8億元,占地154.2畝,面積為23332平方米。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主體建筑分四層,高度為43米。其入口處的“九龍柱”,高19米、寬2米,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2008年10月1日,江澤民同志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題寫館名。
博物館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團中央授予的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時也是研究大陸與臺灣關系史特別是閩臺關系史的重要學術機構。
2. 閩臺緣博物館介紹
去年去是不用門票,后來有在裝修,不知道現在開放沒有
3. 閩臺緣博物館官方網站
清源山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故別名北山;又因層巒疊嶂中間經常出現彩霞縈繞,亦稱齊云山。總面積62平方千米,主旅游景區距泉州市大城市區3千米。清源山是閩中戴云山支脈,峰巒起伏,巖層遍及昂然成趣,好幾處勝景天成,為572米,山峰連綿20千米,形象巖層,千奇知名當然旅游景區,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
2.安平橋(五里橋) AAAA全國各地核心文物古跡
安平橋(五里橋)
別名五里橋,在晉江安海與南安水頭交界處港灣上。宋紹興八年(1138年)興建,十三年后完工。它是國內現有最多的港口大石橋,全橋長2255米,寬3-3.8米,橋樁361座,橋上面有水心亭、樓亭、中亭、雨亭、宮亭等五座。橋東邊有白塔,高22米,五層六角多孔磚塔,外擦抹白……
3.泉州開元寺 AAAA全國各地核心文物古跡
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為黃守恭獻地所建,遵奉黃守恭以及子孫后代為檀樾主。該寺興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年686年),唐高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年733年),更名開元寺。該寺名僧人才輩出,寺內有名聞中的物品二塔等園林景觀。現階段它是國內核心文物古跡、福建“十佳”景區,也是“泉州十八景”之……
4.泉州博物館 AAAA
泉州博物館
泉州博物館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園北端,是一座具備閩南建筑設計風格的綜合型歷史博物館,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設的“全球文化多樣性展覽中心”所在城市,占地總面積80多畝,總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泉州博物館是愛國教育產業基地和人民終生教育場地。泉州博物館創立于1985年1月,……
5.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AAAA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于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側,占地面積154.2畝,行為主體總建筑面積23332平米。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體現中國內地與臺灣省歷史時間關聯的國家級別專題講座歷史博物館。博物館集個人收藏、展現、科學研究、溝通交流和業務等作用為一體,也是科學研究內地與中國臺灣關系史尤其是閩臺關系史的
4. 參觀閩臺緣博物館
一、福建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位于福州市的西湖公園。它始建于1933年,初名福建省立科學館,1953年成立福建省博物館,2002年新館建成開放,更名為福建博物院。2008年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的一員。
二、古田會議紀念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位于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在古田會議會址之上建成。它于1974年10月正式開放,是一座紀念和宣傳古田會議的專題性歷史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現有開元寺館和東湖新館兩個場館? ?1959年在開元寺東側建館,1991年在東湖街又建成新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四、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于泉州市,居于清源山和西湖公園之間,2006年5月正式開館。它是一座反應中國大陸與臺灣歷史關系的專題類博物館。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五、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位于龍巖市新羅區,1989年正式開放。201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5. 閩臺緣博物館詳細介紹
泉州閩臺緣博物館對外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但一般下午四點半不可入館。
6. 閩臺緣博物館有哪些活動
將于2020年9月29日起恢復正常開放
周二-周日開放 時間:09:00-16:30
7. 閩臺緣博物館好玩嗎
閩臺緣博物館 坐 37路 到 (朝天門 / 汽車西站) 換乘 601路 到達泉州汽車站 閩臺緣博物館 坐 37路 到 (行政執法局 / 豐澤客運站 / 坪山路南段 / 東門 / 第一醫院) 換乘 2路 到達泉州汽車站 閩臺緣博物館 坐 37路 到 (建南花園 / 郵電公寓 / 西湖公園) 換乘 21路 到達泉州汽車站
8. 閩臺緣博物館活動照片
要做核酸。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非必要不要出門,出行一定要做好防護!
9. 閩臺緣博物館的活動
福建不用門票的景點,有鼓浪嶼、鼓山、泉州大開元寺、佛子山、福鼎九鯉溪瀑、梅花山、南普陀寺……。下面列舉15個比較有名的免費景點。
1、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世界遺產5A景區
鼓浪嶼風景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鼓浪嶼中西式建筑繁多,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島上氣候宜人,無車馬喧,處處鳥語花香,歷來有著“不游鼓浪嶼,枉費廈門行”的說法。下面從鼓浪嶼景點、自助游線路、景點分布圖、周邊景區、周邊自駕游、旅游注意事項等為你介紹鼓浪嶼旅游攻略。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金豐南大街大板城
2、鼓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風景名勝區4A景區
鼓山風景名勝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東部,閩江北岸,離市區7.5公里。據傳山上有巨石如鼓,每當風雨大作,便簸蕩有聲,故名,絕頂屴崱峰,海拔870.3米。鼓山峰巖秀拔,峽谷幽雅,古樹名木郁郁蔥蔥。鼓山在眾多的峰巒巖洞中,以屴崱峰、白云峰、喝水巖、白云洞、達摩洞等尤勝。鼓山還有溪洞峽谷,如鱔溪、磨溪、鼓 山溪等,有的溪水奔瀉,有的細水長流,鱔溪瀑布更是壯觀;典型的峽谷如喝水巖、靈源洞被稱為“谷中之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
3、泉州開元寺 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4A景區
泉州開元寺,國家4A級景區,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位于泉州市鯉城區西街,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開元寺規模宏大,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全寺南北長200米,東西寬300米,寺內布局嚴謹,建筑宏偉,僅房舍就有500余間,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戒壇等。泉州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76號
4、佛子山風景名勝區 國家風景名勝區
佛子山風景區具有獨特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其突兀而奇特的地質景觀堪稱華東一絕,由佛子巖、稠嶺、梅子坑、黃嶺、七星峽谷等五個景區組成,有佛子巖、筆架山、雙獅峰、梳妝巖、夫妻巖、彌勒巖、觀音巖、天柱巖、懸柱巖等惟妙惟肖的象形景觀。景 區周圍豐富的原生植物群落及生物資源,成為典型的以山水形勝地貌、天象、風物、勝跡、珍稀植物為主要特征的山岳峽谷主導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外屯鄉稠嶺村302省道
5、福鼎九鯉溪瀑 3A景區
九鯉溪瀑景區,位于太姥山岳景區西南側,面積25平方公里。九鯉溪下游,霞浦縣境內的楊家溪,相傳因北宋名將楊文廣平定南蠻十八洞而得名,自古是出入閩省的必經之地。南宋狀元王十朋任泉州知府曾宿此地飯溪驛站,并賦詩贊云:“門擁千峰翠,溪無一點塵,松風清入耳,山月白隨人”。由龍亭南兜乘竹筏,順水漂流而下,直至渡頭村,途經7曲16灘,全程11.5公里,需2個小時。沿溪可領略兩岸唐僧西拜、仙女下凡、達摩面壁、雄獅下山、金龜戲鱉等72處鬼斧神工、惟妙惟肖的山石景致。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6、梅花山自然保護區 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于1985年4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福建西南部,是武夷山脈南段與博平嶺之間的玳瑁山的主體部分,為上杭、連城、龍巖三縣(市)交界地帶,俗稱“梅花十八洞”。保護區是閩西玳瑁山的主體部分,地貌以中山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西部高,東部底,平均海拔900米,千米以上山峰達70多座,最高石門山海拔1811米。
地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
7、廈門南普陀寺 重點寺院
廈門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始建于唐朝末年,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南普陀寺于1925年創辦閩南佛學院,稱盛一時,馳名中外。南普陀寺規模宏大,氣勢莊嚴,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8、福建南靖土樓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南靖土樓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南靖縣西南部,經營面積2233.83公頃,公園最低海拔506米,最高海拔1010.6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7.11%。公園分為三個景區,分別為云水謠景區,面積1133公頃;塔下景區,面積847.1公頃;樹海景區,面積253.73公頃。公園內有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標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樓群等,具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南靖土樓景區日前獲得國家林業局批準,設立南靖土樓國家森林公園,成為當地“福建土樓”的又一張新名片。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
9、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武夷天池國家森林公園由武夷天池景區、大岐山景區、龔家灣景區和臥牛山景區等四個景區組成,規劃總面積達2525.27hm2,其中陸域面積2159.27hm2,水域面積366.00hm2。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2.0%,蘊含維管束植物資源207科570屬1196種。而其中武夷天池屬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方圓15公里,有大小山峰近百處,著名的的諸母崗山峰就在這里,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建陽等地。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
10、福州猴嶼洞天生態旅游景區 3A景區
猴嶼洞天巖,是長樂一處登山看風景的名山,由于華僑的出資贊助,取消了門票。常年累月,受海風侵蝕影響,洞天巖上留下了許多惟妙惟肖的形象石,成為洞天巖最吸引的美景。沿著登山道而去,在山頂的月光巖看猴嶼四周景色,可與鼓浪嶼的日光巖相媲美。洞天巖主要看點:屏山寺百年? ??茶花,一巖兩樹及其奇巖怪洞。猴嶼洞天巖,即長樂市著名僑鄉猴嶼的屏山洞天巖,俗稱猴嶼巖,位于閩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區15公里。猴嶼巖洞因巖疊洞勝為閩江一絕。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猴嶼鄉
11、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國家級博物館4A景區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的西湖之畔。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北清東路212號
12、寧德霍童古鎮 3A景區
霍童古鎮位于寧德市蕉城區,歷史上為福州府長溪縣屬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霍林洞天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福州出發自駕約兩個小時,從三環上北繞城高速→沈海高速→寧屏二級公路可達。霍童早在1萬年前就有人類先祖活動,史前文化遺址多處,古建筑群落尚存。霍童古民居大多保留了先民的群居特色,各個宗族以先后順序建立自己的集居地,通常以一家一戶或一戶多家為特征;而在歷史的演變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磚、木質結構及三合土墻三種外觀。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霍童鎮人民政府大樓101室
13、福建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于2005年11月經福建省林業廳批準設立,成為我省第2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公園總面積1182.52公頃,由雙門石景區、小溪口景區、桃梨園景區、報國寺景區等4個景區組成,是集生態保護和旅游休閑、觀光度假、探源訪幽、運動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北部與泰寧交界,千里閩江正源發源于保護區內嚴峰山西南麓。區內金饒山海撥1858米,是三明第一個高峰,地層古老,又是建寧椴、建寧金腰的模式標本采集地。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14、泉州山美湖旅游區
泉州山美湖旅游區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九都鎮山美村山是一個休閑放松的好地方,看著平靜的湖泊全景可以讓人忘卻所有煩惱,也可在湖邊垂釣,享受閑情逸致。景區內茂盛的果林場和壯闊的山美水庫,也是讓人流連忘返之處。是泉州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景區環湖四周果林成帶、林茶滿坡、郁郁蔥蔥、生機盎然,與碧透如境的湖面相互交輝,構成一幅絕妙的美麗圖畫,是假日觀光、游覽、休閑、渡假的絕好去處。
地址:福建省泉州南安市九都鎮山美村
15、曾厝垵
曾厝垵景區,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旗桿內街,是環島路邊的一個小漁村。景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面積約為6.5平方公里,區內風景秀麗,一直都流淌著信仰多元 、多重文化、濱海美食 、僑村風采的文化。曾厝垵名氣并沒有“海上花園”鼓浪嶼大,但是卻保存著一份原始的美好,這里沒有鼓浪嶼的噪雜、沒有市區的繁華、也沒有成群的游客,有的只是文藝清新的街區和店面。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旗桿內街
10. 閩臺緣博物館門票照片
泉州景點不要門票:
開元寺、安平橋 、東西塔 、清凈寺、承天寺 、鄭成功公司、東湖公園、西湖公司、空中棧道、鐘樓、步行街、泉州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泉州森林公園 、領SHOW天地創意樂園 、泉州少林寺(南少林)、府文廟 等
11. 閩臺緣博物館參觀圖片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 ??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面向海內外宣傳中央對臺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與臺灣同胞相互交流、促進合作發展的重要平臺,宣傳福建、宣傳海西的重要窗口。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采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臺兩地傳統建筑“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其中主體建筑有通向觀景天臺的四道半弧形的屋面斜階,象征著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觀景天臺上的和平蓮則將常年播撒吉祥和平的福音。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景觀廣場由館名臥碑、倒影池、音樂噴泉、九龍柱、七彩燈柱等組成,以極富閩臺建筑特色的紅色為基調,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顏色和特制紅磚,紅白相間分隔出醒目的圖案,與主體建筑融為一體。九龍柱和臥碑構成一組寓意深遠的景象,以“九龍吐珠”象征海峽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海峽兩岸關系堅如磐石。景觀廣場中間的倒影池的水由里向外源源不斷地流動,象征著海峽兩岸關系源遠流長。
Hash:7a7946185c21c4b3be86701f07b1ea47471df379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