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年來數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未來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嗎?_百 ...
導讀:如何看待近年來數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未來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嗎?_百 ... 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區別?
“云閱讀”“云視聽”“云賞樂”“云展覽”“云旅游”“云演出”……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在內容建設、展示方式、傳播途徑、交互手段等方面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豐富了人們的文化體驗。數字文化日益融入人民群眾生活并成為一種需要,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新場景隨之不斷增加,根據中國版權協會今年5月公布的數據,2021年中國數字文化產業規模已達7841.6億元,同比增長14.7%。疫情影響下,大眾對于線下文化娛樂服務的需求轉為線上化,逆向推動了文化產業的數字變革,從《“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到《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一系列宏觀戰略的頒布更是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了數字文化經濟的發展。可以看出,未來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持續向好。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數字文化產業的最新資訊的話,我向你推薦一個展會吧,第十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展會設置了專門的數字文化館展區,匯集了業內大咖和最新消息,就在2022年11月18日-21日的西安國際會展中心,感興趣可以去現場看看!
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區別?
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的區別是:
智慧農業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或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具體表現。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后發優勢、經濟發展后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環境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圖像等)和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專家在線指導,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智慧農業”是云計算、傳感網、3S等多種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綜合、全面的應用,實現更完備的信息化基礎支撐、更透徹的農業信息感知、更集中的數據資源、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控制、更貼心的公眾服務。“智慧農業”與現代生物技術、種植技術等高新技術融合于一體,對建設世界水平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農業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技術、通訊和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地理學、農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土壤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狀況、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的環境進行定期信息獲取,生成動態空間信息系統,對農業生產中的現象、過程進行模擬,以達到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作物產品和質量的目的。
Hash:b582764365d716e35d1b55a9de207eab6e56513f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