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不懂就問,我國進口4艘航母為何只改了一艘?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通俗點說就像玩游戲的很多玩家喜歡看直播和視頻學習技術一樣,我國進口前三艘航母的目的也在于此,但又不僅僅是這樣,畢竟建造航母是一個大工程,涉及到的學問比較多,而現階段世界上擁有獨立建造航母的國家也就那么幾個,建造航母的難度可見一斑。下面深入淺出一下。

        我國買的4艘航母都有誰我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歷史比較悠久,是英國海軍二戰時期的產物,隨著二戰的結束,戰爭給英國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為此,英國已經沒有能力在負擔為戰爭而存在的眾多航母了。所以這些大家伙就被英國兜售給了“英聯邦”國家,其中有一艘被澳大利亞買去了,那就是“墨爾本號”。這艘航母也是我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

        “墨爾本號”

        1982年,“墨爾本號”到了退役的時候,澳大利亞當局將它拆的只剩一個空殼,于1984年賣給了中國。有朋友估計要問了,買一個空殼過來做什么?要知道我國在航母建造技術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建造航母和建造一般的船可不一樣,巨大的船體導致航母的結構極為復雜,先研究航母的結構沒有任何問題,這個時候買一艘啥都有的航母明顯不符合中國的利益,貴出不少不說,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也沒能力研究航母上其他的精密的配件。因此,買一個殼子最為合適。對于“墨爾本號”航母具體的參數就不說了,畢竟只是一個空殼。

        中國深知飯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印度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這里就不展開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歷史,印度就是想要一步到位,結果這艘航母到現在還沒服役。

        中國購買的第二艘航母是“基輔號”,這艘航母是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方面沒能力負擔龐大海軍的開支,于1993年將它退役了,之后就賣給了中國。

        “基輔號”

        這艘航母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購買的第一艘航母,其滿載為4.2萬噸,全長273.1米、全寬49.2米 ,最高速度為32節,續航距離是13000海里。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搭載32架艦載機,各種技術在當時也算得上比較先進,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已經將航母結構摸得差不多了,具備了進一步研究航母其他技術的基礎,所以就買了“基輔號”。

        第三艘還是俄羅斯的航母“明斯克號”,買這艘航母的原因是當時中國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技術,“基輔號”買回來后發現還是很難參透其中很多的技術,于是就又買了一艘差不多的“明斯克號”來進行對比學習。

        “明斯克號”

        但這艘航母并不是直接從俄羅斯手上購買的,還是因為俄羅斯沒能力養活這艘航母,于是賣給了韓國大宇集團,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國人也養不起它了,最后就被中國買了。

        “明斯克號”航母排水量為4.3萬噸,采用4臺汽輪機,航速32節,續航力達13500海里,全艦成員超過2000人。這艘航母比較特殊,一半像航母,一半又像巡洋艦,可以搭載垂直起降戰機、反潛直升機,也裝備有巡航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等獨立作戰的武器系統。

        最后就是我們現在“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航母了,還是俄羅斯的,“瓦良格號”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是姐妹艦。購買這艘航母的歷程比較波折,先是俄羅斯用它來償還債務,給了烏克蘭,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澳門一家“旅游公司”提出要購買“瓦良格號”,提到澳門大家就應該懂了,就不展開了。

        “遼寧號”前身“瓦良格”號

        但當時由于國際環境,這艘航母同樣是被拆得幾乎只剩一個空殼,才被允許賣給中國, 后來又因為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土耳其展開了長達一年半的談判,最終中國在花了10億美元保證金后才得以通過,通過后不久就遇到了大風暴,被拆得差不多的“瓦良格號”幾乎抵御不了,在希臘埃維拉島淺灘擱淺了,之后又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沿非洲西岸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于2002年3月4日,“瓦良格號”才真正落戶中國大連港。

        “瓦良格號”航母全艦長302米、寬70米,吃水深度10米,排水量67000噸,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最大航速29節。

        “瓦良格”號回國的路線

        中國為什么只改了“瓦良格號”這一艘航母?先說為什么改“瓦良格號”,毋庸置疑,“瓦良格號”是中國購買的各方面性能都是最為先進的一艘航母,選擇“瓦良格號”無疑是最佳的。而當時中國經過“墨爾本號”、“基輔號”以及“明斯克號”的研究,基本已經吃透了建造航母的技術,已經具備了改造一艘航母的技術,所以就選擇了“瓦良格號”,哪怕它只是一個空殼,中國也有信心讓他馳騁在中國的領海中。

        那為什么又只改造這一艘,多改幾艘不香嗎?還真不香。首先是“墨爾本號”航母太老舊,不值得,其次“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也被我們自己拆得差不多了,還記得我們自己小時候拆過的東西嗎?不就是為了研究里面的東西。所以改裝成本也極為的高昂,和重新建造一艘要的錢都差不多,造新的和改造一艘老的,是人都知道該怎么選吧,所以中國在“遼寧號”服役后并沒有再對其他買來的航母進行改裝而是自主建造了中國實際意義上的第一艘航母“山東號”。

        如今霸氣的“遼寧號”航母

        中國航母的優勢前面說過,如今有能力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也就聯合國五常,別說印度,印度還真沒那個能力,所有航母的關鍵配件印度都需要進口不說,還連將這些配件組裝起來的能力都沒有。

        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在全世界航母的排行中都能排進前五,前兩名自不必說,美國的福特級和尼米茲級,這點自知之明麻花還是有的,美國在航母的技術上除了電磁彈射中國要領先一點之外,其他的還真沒辦法和這兩個級別的航母相抗衡,由于蒸汽彈射系統的不完善,“遼寧艦”和“山東艦”都還是采用滑躍式起飛,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可以看到電磁彈射系統出現在我們自己的航母上,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遠。其次就是動力系統,美國這兩個級別的航母都是核動力航母,但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都還是常規動力,雖然我們也擁有核動力技術,但要運用到航母上還需要時間,當然以我們現在的進步速度,相信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看見我們自己的核動力航母了。

        “山東號”航母

        至于像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性能上都不如我們的航母,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作為“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的姐妹艦,和“遼寧艦”孰強孰弱還真不好說,畢竟沒打過,所以麻花認為中國的兩艘航母應該排在第三到第五之間。其他國家的航母那就真不用說了。

        “戴高樂號”

        最后再說下這四艘航母目前的情況,首先是“瓦良格號”,它變成了現在的“遼寧號”,“基輔號”和“明斯克號”都被改造成了航母主題公園繼續為我國的GDP做貢獻,“明斯克號”在深圳,“基輔號”在天津,至于“墨爾本號”,麻花也不知道它現在情況怎么樣,估計為中國鋼鐵行業做貢獻了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圳和天津看看,不能親眼見識下我們“遼寧艦”和“山東艦? ?的霸氣,看看“基輔號”和“明斯克號”過過癮也不錯。

        “女王號”

        結語中國從購買第一艘航母到現在用了40年的時間,而從研究到購買“瓦良格號”準備改造用了不到20年時間,從購買“瓦良格號”到改造再到“遼寧號”服役也僅僅用了16年的時間,這也是為什么“遼寧號”航母的舷號是16的原因,而從“遼寧號”服役到“山東號”服役僅僅用了7年時間,接下來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相信很快美國以他強大航母編隊制霸世界海洋的局面就將被中國打破,美國也再不能像現在這樣囂張跋扈了。

        最后,希望這個不是很專業的答案可以幫助大家基礎的了解一下我國航母的現狀,感謝閱讀。

        Hash:b6b0d00748b77711d39f0c4f9cdb886912749522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