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游輪號 南極航線郵輪
導讀:南極游輪號 南極航線郵輪 1. 南極航線郵輪 2. 郵輪 南極 3. 游南極的最大郵輪是哪一艘 4. 南極航線郵輪多少錢 5. 南極 游輪 6. 極地郵輪航線 7. 南極航線郵輪圖片 8. 南極輪船航線 9. 南極航線郵輪旅游 10. 南極洲郵輪航線
1. 南極航線郵輪
中國極地考察船,中國在南北極考察使用的物資運輸、人員運送和海洋考察的特種交通和運輸工具
自1984年11月20日,中國首次組隊從上海港乘船赴南極考察起,已先后有5艘考察船共計25航次赴南北極考察并圓滿完成歷次的考察任務。
這5艘考察船是:“向陽紅10”號船,15?0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隸屬國家海洋局。1984~1985年,擔負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任務,赴西南極的喬治王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并開展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赴南極1個航次)。
“J121”號船,15?000噸級遠洋補給船,隸屬海軍北海艦隊青島基地。1984~1985年,擔負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任務,赴西南極的喬治王島建立中國南極長城站(赴南極1個航次)。
“海洋4”號船,5?0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隸屬原地質礦產部。1990~1991年參加中國第7次南極考察隊,赴西南極的布蘭斯菲爾德海區開展海洋地球物理科學調查工作(赴南極1個航次)。
“極地”號船,15?000噸級極區綜合科學考察抗冰船,隸屬國家海洋局。原系芬蘭勞馬船廠1971年建造,屬冰區1A級抗冰船,中國于1985年買進,經改裝后成為極區科學考察船,1986年開始擔負中國第3次南極考察任務,先后赴南極考察6個航次(其中3個航次為環球航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考察)。1994年退役。
“雪龍”號船,22?000噸級極區綜合科學考察破冰船,屬極區B1級破冰船,隸屬國家海洋局。1993年從烏克蘭赫爾松船廠購進,以1.5節航速可在100厘米厚的海冰加20厘米厚雪的冰區作業航行。1994年開始擔負中國第11次南極考察任務,至2008年已先后赴南、北極考察16個航次(其中南極13個航次,北極3個航次)。“雪龍”號船投入極區考察已為中國的極地科學考察事業作出卓越貢獻。
2. 郵輪 南極
根據1961年6月通過的《國際南極條約》,規定南極只用于和平目的,所以南極現在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理論上直接入境南極是不需要簽證的。
但是,中國沒有直飛南極的航班,必須通過飛抵第三國家搭乘南極郵輪或者飛機的方式抵達南極。
一般來說,南極旅游最常見的方式是從阿根廷最南端烏斯懷亞出發,穿越雷克海峽一路南行。所以前往南極之旅,你需要提前辦理美國簽證和阿根廷電子簽證。
此處劃重點,經中青旅資深簽證專家了解到:因為行程需要乘坐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轉機美國,最后落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故需要提前辦理美國簽證。另外,有了美簽以后,你可以避免繁瑣手續的阿根廷紙簽,僅需護照原件,直接申請阿根廷電子簽,入境阿根廷。
特此聲明:如果辦理美國簽證和阿根廷簽,一定要找正規辦理中心,以免耽誤行程。
3. 游南極的最大郵輪是哪一艘
1、神秘的不明飛行物 有人在使用谷歌地圖查看南極洲的時候,在那里發現了疑似隱藏在雪中的車輛,谷歌地圖上的圖片顯示了一個似乎是不明物體墜機地點的地方,而且還有四個不明物體看守著,它們看起來很像陸軍坦克。
2、人類的尸體 南極洲是我們星球上最冷、風最大的地方。因為總有人在嘗試進入南極探險。
3、外星氨基酸 研究人員發現隕石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要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構成材料,我們需要氨基酸才能夠生存。
4、神秘冰船 在南極洲發現了一艘看起來似乎是由冰制成或被雪覆蓋的船只,長度超過122米。有人使用谷歌地圖發現了它,它是在距南極海岸約161公里的地方被發現的。一些看到它的人聲稱,它與游輪存在驚? ?的相似。
5、埋在雪下的金字塔 發現了一處疑似被雪覆蓋的金字塔。這個奇怪的物體似乎是由某種黑色黑曜石制成的,它的尖端和兩側幾乎都暴露在了雪中,另外兩側則被雪覆蓋。它整體形態看起來與埃及金字塔很是相似,可大自然要想模仿這種四個相同的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4. 南極航線郵輪多少錢
個人游和跟團都可以,建議跟團,因為南極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人跡罕至,所以有人在身邊多多少少會好很多,我朋友的朋友前年和眾信去的南極,16天玩兒了,我看他游記寫的大概花了10w出頭,還是不便宜的。另外,手續主要看你是怎么走,進入南極不需要文件,但是如果飛阿根廷、智利去坐游輪就需要這些國家的簽證。
5. 南極 游輪
1,看郵輪的星級,郵輪有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不等的。
2,看郵輪的線路,有亞洲,歐洲,美洲,地中海內海,南極和環太平洋線路不同的。
3,看郵輪出行的時間,有淡旺季的區別。
4,看郵輪大小,以及郵輪內部設施的豪華程度,5,看郵輪餐飲的主廚級別,有些郵輪聘請的是國際知名的大廚。一般來說,常規的四星級郵輪正常的價格大約是每天1000--2000人民幣/每人不等
6. 極地郵輪航線
當下,以南北極旅游為代表的極地旅游面臨兩種境況:一是日漸走熱市場擴容,二是南北極生態環境愈加糟糕,亟須加強保護。極地游市場發展與生態保護需更好的權衡取舍。
有數據預測,在2022年到2023年的南極季,中國前往南極旅行的人數將趕超美國,成為前往南極旅行的第一大客源國。這一趨勢的實現,建立在脆弱的極地生態環境得以較好保護的前提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法律、規則及制度,集合政府、企業與旅行者等多方力量,落地為全球范圍內實質有效的行動,成為極地旅游發展亟待破解的命題。
游客人數不斷增加
在極地旅游中,南極游和北極游最具代表性,但其范圍遠不止于此,極地、海洋、沙漠和山川等極致稀缺資源下的高端定制旅游,也包含冰雪、露營、登山、越野、探險、深潛、狩獵和速降等高端戶外特種旅游。
中國游客是極地旅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近幾年多處于不斷擴充狀態。以南極為例,2008年去南極的中國游客不足100人次,2017年已升至5300人次,同比增加超過34%,占全球南極游客總人數的16%,繼續維持南極游第二大客源國地位。按國際南極旅游組織協會(IAATO)的數據,預計在2022年至2023年的南極季,前往南極的中國游客數量將超過美國,成為南極游的第一大客源國。
一個趨勢是,南北極游客由曾經集中于60、70后,漸“下沉”至80后,甚至90后,曾經游客多來自一線城市,現在已在向二三線城市蔓延。參考攜程的數據可發現,極地旅游產品報名人數較多的城市,除了北上廣深,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和長沙也是最愛極地旅游的部分城市。消費升級是促推極地旅游市場擴容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推動后者進一步迭代升級。
中國旅游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認為,中國客群更為細分個性的產品訴求,促使極地旅游產品逐漸走向迭代升級,而更廣泛群體對獲取高端的極地旅游資源體驗,以及對深度旅游體驗的追求,將促推極地旅游市場發展繼續上揚。
執惠創始人兼CEO劉照慧也認為,現在的消費結構出現了新用戶、新消費、新體驗和新場景需求,必然催生新產業結構變化。新中產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的選擇也會更加苛刻和挑剔,更加考驗產業端的產品能力和服務能力。
事實上,面對不斷擴大的極地市場 ,旅行社之外,一些OTA“玩家”也在切入極地旅游市場,它們之間的競爭主要聚焦在產品和服務。極地旅游游客對價格基本不敏感,但對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卻有著很高要求。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特色化決定著極地旅游企業的市場話語權。這也為更多極地IP、更豐富的細分主題性極地產品的打造,提供了參考。
劉照慧建議,企業在做極地產品時,需要和產業鏈互動起來,在理念上要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包括對新的主力群體、新的消費方式、新的消費場景和新的產業結構及服務的思考,“未來的旅游產業會更加注重體驗、更加注重創新產品和稀缺的文化資源,這就需要我們有全新的產業開發理念。”
拉美途總經理隋逸的看法是“慢工出細活”,她以南極游為例表示,這一旅游市場將是“打持久戰,不斷精進”。南極不是一個大市場,去南極的游客每年都會小幅度增加,所以南極旅游不會迅速洗牌,會長時間地做下去,“慢慢做、有得做,做極致”。
極地生態面臨考驗
極地游客群量保持上漲態勢,極地的生態環境負荷也隨之加重。今年一個引發諸多關注的現象是北極出現32度高溫,北極熊等極地生物的生存系統遭受巨大破壞。有數據顯示,過去40年里,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近半。包括我國在內,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多個國家在今年夏天出現極端高溫天氣,一個因素是南北極作為全球氣候的調節功能正逐步弱化。人類活動尤其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其中人類更多涉足乃至干預極地生態環境,是影響因素之一。
去南極的游客多在南極半島附近登陸,而南極半島是整個南極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方,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冰蓋融化最顯著的地方。為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此前國際上已制定了一些預防和控制舉措。2009年,28個《南極條約》協商國一致同意,對前往南極的郵輪大小以及游客數量進行強制性限制,以減少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的影響。這些限制規定包括禁止載有500名以上游客的郵輪在南極靠岸、南極每個地點每次只能有一艘郵輪靠岸且每次上岸的游客不能超過100人等。
不過,游客的不斷增加已是不可逆的事實。野聲地球教育創始人、資深極地專家姚松喬透露,冰島在2002年大概只有24萬游客,2016年為180萬,芬蘭的游客十年間從170萬增至320萬。北極地區的亞洲游客增速超過了任何其他地區。南極2017年到2018年的游客總量達到51707名,基本達到歷史最高點。她認為,氣候變化帶來了南極游安全和體驗的挑戰,以后登陸地點可能發生改變。有的野生動物越來越不斷往北遷移,也會越來越難看到。極地旅游一方面要減少自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安全管理和可持續的環保運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中華環保聯合會顧問馮曉星表示,守護極地環境和發展極地旅游并非悖論,從產業層面來講,無論是旅游目的地還是旅游內容產品的維度,極地旅游的發展潛力絕非只有經濟因素,更多的是極地可開發的資源承載力、持續力和穩定性,所以極地旅游迎來快速發展也意味著極地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保護極地生態如何作為
極地環境是極地旅游的載體,如若保護不力,極地旅游的擴容發展也可能成為泡影。姚松喬認為,南北極面臨著非常大的環境挑戰,要有教育屬性和明確的管理措施,決策者和利益相關方都應該更加關注脆弱的極地生態保護。政府、企業、旅行者都應當將環境保護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今年2月初,國家海洋局頒布《南極活動環境 保護管理規定》要求,申請開展南極活動的,應編制中英文環境評估文件報國家海洋局,并對南極活動組織者及活動者航空器使用、緊急情況應急措施等做相關規定,建立南極考察活動不良記錄名單,建立南極活動信息共享機制及南極活動環境保護管理協調機制。
2月末,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印發《訪問中國南極考察站管理規定》,要求原則上應在中國法定節假日開展訪問考察站活動,符合條件的訪問人數每批次不超過100人,在站活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該規定旨在保護南極環境和生態,規范訪問中國南極考察站活動。
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也發布了《關于加強赴南極等生態脆弱地區旅游活動管理的通知》,要求在組織赴南極等生態脆弱地區開展旅游活動30日前,組團社須將相關活動的人數、時間、周期、路線、行程、區域和內容等信息如實、準確地向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備案。另要求盡可能將旅游活動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損害降到最低,游客要簽訂環保承諾書,從而減少對南極生態環境的破壞。
姚松喬認為,每個極地的旅游從業者都應該變成一個環保主義者,極地旅游的一個重任是既讓大家欣賞這些地方,了解當地環境面臨的挑戰,同時要把來的游客變成環保的大使。
業內也有更多的努力行動。在近期舉辦的第二屆極地旅游論壇上,中國極地旅游論壇組委會發布了《南極旅游環保指南》,在系統介紹南極之外,為南極游游客提供出行及游玩的環保指南,提升游客環保認知并助推付諸行動。正如姚松喬所言,很多旅行者在旅行前對南北極了解不多,其環保行為的發生需要一個長久的、習慣性的改變,也需要更多的信息讓其知道在極地旅游時、回來以后該怎么做以及如何把極地之旅作為個人環保意識的開端。
7. 南極航線郵輪圖片
暈船也稱為暈動癥,可采取以下措施以緩解或避免暈船:
1、坐船時選擇輪船中部,因為其震動較小;
2、保持身體處于半臥位或半坐臥位,即坐直身體,使大腦內保持平衡狀態,這種狀態下大腦發出的平衡信號極有幫助;
3、提前服用防止暈船的藥物,如苯海拉明或暈動片等;
4、坐船前保證充分休息,過度疲勞、感冒或身體不適會增加暈船的幾率。
8. 南極輪船航線
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瓦尼克羅群島、托雷斯海峽、珊瑚王國、印度洋(錫蘭島、阿曼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希臘群島(桑多林島)」、維哥灣、亞特蘭蒂斯、馬尾藻海、南極大陸、合恩角、亞馬遜河口、墨西哥灣、英吉利海峽,最后到達邁爾海峽。
9. 南極航線郵輪旅游
一般來說,常規的四星級郵輪正常的價格大約是每天1000--2000人民幣/每人不等
40天的費用大概是6萬左右每人
看郵輪的星級,郵輪有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不等的。
2,看郵輪的線路,有亞洲,歐洲,美洲,地中海內海,南極和環太平洋線路不同的。
3,看郵輪出行的時間,有淡旺季的區別。
4,看郵輪大小,以及郵輪內部設施的豪華程度,5,看郵輪餐飲的主廚級別,有些郵輪聘請的是國際知名的大廚。
10. 南極洲郵輪航線
價格方面不太定論,如果是出境郵輪,一般有去日韓,東南亞,臺灣,歐洲,美洲,還有南極和北極,還有環球旅游。
一般港澳郵輪旅游稍微便宜一些,幾百元左右;
一般日韓郵輪旅游稍微中檔,2000~6000元左右;
一般臺灣郵輪旅游稍微貴一些,3000~8000元左右;
一般歐洲郵輪旅游高檔一些,1~2萬元左右;
另外像環球郵輪旅游就稍微貴一些。 p>
Hash:157f7c1ee9c9acb8c32356b8683241caba5fbdd6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