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寧東旅游景點「寧夏寧東旅游景點大全」
導讀:寧夏寧東旅游景點「寧夏寧東旅游景點大全」 寧夏寧東基地屬于哪個市??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寧夏發生的巨大變化 銀川新市區和寧東在什么地方 寧夏寧東鎮怎么樣 寧夏寧東基地化工新材料園區都有哪些公司 寧東屬于哪個城市
寧夏寧東基地屬于哪個市??
寧東位于靈武市東部,被稱為寧夏第一鎮,原名磁窯堡鎮。307國道、銀青高速公路、磁馬公路、大古鐵路橫穿而過,成為寧夏與東部地區溝通的重要經濟通道。
寧東鎮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已探明煤炭儲量273億噸,是全國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寧東鎮作為“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主戰場,是寧夏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窗口。自2003年寧東基地掀起開發建設熱潮以來,馬蓮臺電廠、靈武電廠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截止2004年6月底,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1300萬元,營業收入9865萬元,工業產值7581萬元,利潤767萬元,企業增加值2303萬元。
擴展資料:
靈武,古稱靈州。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銀川市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靈武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早在三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在靈武這片神奇的土地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遠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靈武于西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
靈武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聞名遐邇的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距今1.6億年前的靈武恐龍化石遺址是中國發現面積較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周邊環境未遭破壞的恐龍化石,是蜥腳類恐龍中個體最大的屬種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靈武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寧東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寧夏發生的巨大變化
寧夏大壩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為滿足西北電網電力負荷增長的需求,提高寧夏電網穩定水平和供電可靠性,該電廠三期擴建工程新裝2臺60萬千瓦國產亞臨界空冷燃煤發電機組,將節約水資源47%。今年9月第一臺機組將投入使用。
銀川繞城高速路撐起大銀川公路骨架
經過近3年的建設,銀川繞城高速公路西北環將于下月初竣工,全線15座互通立交在為群眾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難免讓初次上路的車主“眼暈”。為了使繞城高速切實發揮作用,昨日,寧夏公路管理局銀川分局相關負責人帶著記者先行上路,為行人指引方向。
據介紹,全線貫通后的繞城高速將撐起大銀川的交通骨架。以往行人去機場或寧南地區時,必須通過銀古高速銀川站上京藏高速,致使此方向交通壓力越來越大。繞城高速貫通后,西夏區、金鳳區的出行人不用經過興慶區即可直接駛入繞城高速便捷出城。從高速公路進入銀川,入口也增加為4個,分別為銀古高速銀川站(以后稱銀川東站)、白鴿互通立交處的銀川南站、新賀蘭立交處的銀川北站和賀蘭山路收費站。
從土坯房到小高層看銀川住宅變遷
家住西夏區同安苑16號樓1單元101室的王全銀,今年72歲,精神矍鑠,退休前在農墾系統工作。現在住的房子是2006年買的,三室二廳,總面積112平方米,客廳將近30平方米。“不怕你笑話,剛搬來那會兒,我連著三天睡不著覺,那叫一個興奮,真沒想到,老了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我從心里感謝黨和政府實行的房改好政策。”
說起銀川人50年住房的變化,王大爺認為是翻天覆地的巨變。1978年以前,是“居者憂其屋”,到了1998年,初步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現在,則向著“居者優其屋”邁進。
■60、70年代:幾乎家家三代同堂
王大爺出生在上世紀30年代,地地道道的寧夏人。說起寧夏回族自治區剛成立時銀川人的住房狀況,王大爺連連搖頭,感慨萬分:“那時候,銀川幾乎沒有樓房,人們住的全是土坯房。記得1962年底銀川飯店和郵電大樓建成,老銀川才有了樓房。”而截至1962年底,銀川市人均住房面積只有3.78平米。
在60年代,王大爺一家祖孫三代6口,住在總共不到20平方米的兩間土坯房里。那個年代提倡的是先生產,后生活;高積累,低消費,住房建設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長的速度。王大爺說:“那時候,家里也沒什么家具,只要人有個地方睡覺就可以了。我周圍家家都是三代同堂。”直到70年代,王大爺的兩個弟弟先后成家,家里的房子才稍微寬敞了一點。可家里的四個孩子都長大了,為了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王大爺只好在僅有的小伙房里又砌了一個兩人睡的炕,王大爺老兩口在伙房睡,老母親和四個孩子在兩間土坯房里睡。說起曾經住過的土坯房,王大爺自嘲地說:“那時候人們常用‘上看一片黃,下看是土墻,雨天泥水流,晴天塵土揚’來形容我們住的房子。”
據了解,截至1979年底,銀川市人均住房面積只比解放初提高了0.7平方米,達到4.2平方米? ??
■80年代:想住房必須經過“等、靠、要”
進入80年代,一些單位開始自籌資金建房,但那時期居民解決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個字上。等政府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王大爺也是這樣,期盼著單位分房能盡快輪上自己,而在他所在的國營農墾系統,不知有多少人在排隊等房。當時分房的情景,王大爺至今記憶猶新:“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送禮、遞條子的……房管科就成了最熱鬧的地方。”
王大爺一家就在那兩間土坯房里住了二十多年。他說,當時他特別羨慕城里住樓房的人。雖然沒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但冬天畢竟樓房比土坯房暖和一些。直到1985年,單位新蓋了磚瓦房,王大爺才算住進了新房,房屋面積比原來大了15個平米。
說起樓房,王大爺說起了銀川80年代最大規模的小區。“1984年時,聽同事們說在唐徠渠附近新建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小區,那里有商業網點,花壇、綠地、亭閣等點綴其間,還建有中小學校、幼兒園、影劇院、郵政、儲蓄、煤氣供應和集中供暖等生活服務設施,聽得讓人特別羨慕。”
據統計,截至1988年底,銀川市城鎮人均住房面積6.9平米,在全國首府城市和大中城市中居中上水平。當年,先后建設了唐槐、湖濱、和平新村、北環、友愛、民樂、新城東環和新市區緯四路等11個居民住宅小區,近1萬戶居民喬遷新樓。
■90年代:住房政策出現了分水嶺
90年代新的住房時代開始了,住房政策出現了分水嶺。一方面“福利房”仍占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原先分配的“福利房”以及各式各樣的自建公房折價轉賣給了使用者。也就是在1993年,王大爺將單位分給他的兩間磚瓦房按其工齡,扣除房屋折舊,花了上萬元買了下來。
轉眼到了1998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下發后,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開。住房實物分配被取消,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許多人的住房軌跡就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王大爺的四個孩子所住的房子都是在九十年代購買的。大兒子王洪平說:“當時,我花了四萬多元買了60多平米的房子,周圍的朋友都覺得我買的房子太貴了,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還是買對了。”
■現在:買方要看居住環境好不好
2006年王大爺住的兩間半磚瓦房要拆遷,房地產公司通過置換的形式給王大爺免去60平米,剩余的面積由王大爺自己付款,王大爺拿出了多年的積蓄買下了這套112平米的新樓房,他的四個子女又湊了4萬多元將房子進行了精裝修,實現了他多年住樓房的夢想。王大爺說:“當我拿到房產證時,特別激動。我總以為自己無緣住樓房了,沒想到老了,還住進了屬于自己的新樓房。要是再年輕幾十歲,我一定要套小高層住住,那里的環境一定比現在的小區更好。”
進入新世紀,在銀川市委、政府的領導下,住房建設的步伐加快了。有一組數據見證:200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2.4平方米;2002年16.2平方米;2004年22.9平方米;2006年25.3平方米。今年,銀川市政府還提出要新建經濟適用房40.58萬平方米,這樣可以實現更多人“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教育部正式致函自治區人民政府,認定寧夏“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 ??)通過了國家檢查驗收,標志著寧夏“兩基”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看寧東再造“經濟寧夏”
夜航的班機上俯瞰寧夏平原,黃河兩岸有兩處燈火最為耀眼——西側是流光溢彩的銀川市區,東側則是被譽為寧夏“一號工程”的寧東能源重化工基地。
在東側這片面積3500平方公里的煤海上,一場規模空前的開發熱潮喚醒了千年闃寂的荒漠。它的開發建設將使寧夏這個少數民族地區同發達地區發展差距日益拉大的被動局面出現轉機,并進一步提升寧夏在全國能源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跳起來摘桃子”的選擇
深處西北內陸的寧夏,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600多萬人口,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僅相當于沿海發達省份中小城市的水平。
據測算,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全國翻兩番,寧夏則要翻三番。寧夏的決策者們深知,如果沒有工業化,就不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不可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沒有大項目和骨干項目的帶動,實現既定目標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通過分析與判斷,自治區黨委、政府鎖定了煤炭這個傳統產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特點進一步決定了煤炭在我國能源戰略中的主體地位。而寧東煤田是全國罕見的整裝煤田,探明儲量273億噸,相當于東北三省全部探明儲量的總和,遠景預測資源量高達1394億噸,且煤質優良,開采條件優越。“寧夏煤炭必須立足于就地轉化,高起點成套開發。”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提出,寧夏要站在國家能源安全和寧夏發展全局的高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推進優勢資源的開發轉換,突出建設寧東基地,再造一個寧夏工業經濟總量。
走出“富饒的貧困”
2003年,寧東開發的號角吹響。
神華寧煤集團董事長王儉介紹,在今后12年內,寧東將建成8個大型現代化礦井,建成億噸煤炭基地;煤制油、煤基烯烴、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等煤化工產成品生產能力達到1350萬噸,建設亞洲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建成總裝機容量2630萬千瓦的電力基地。
建設上述三大基地總投資將高達3000億元。屆時,寧東每年增加值可達800億元至1000億元,相當于2007年寧夏經濟總量的1.5倍。此外,還可新增財政收入180億元,新增就業超過80萬人。同時,寧夏將與全國同步跨入小康。
神華寧煤集團總經理嚴永勝向記者詮釋新的“煤炭經濟論”:每噸原煤平均售價約為140元,但從加工增值角度看,發電可增值2倍,煤制甲醇可增值4倍,甲醇進一步深加工為烯烴等化工產品則可增值8到12倍。按照煤化工產業鏈,由煤到甲醇,再到二甲醚、尿素等產品,利潤層層翻番。而且寧夏煤炭可以擺脫運輸瓶頸的制約,不再為外運發愁了。
煤化工園區是寧東基地的主體園區,按照規劃,這里只允許發展大型、特大型煤氣化、煤液化項目以及配套和深加工產業,其他工業項目一律不準進入。“寧夏煤炭在全國的地位雖然不突出,但煤炭的深加工地位將是全國最突出的。”王儉充滿自信。
根據自治區最新修訂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與建設綱要》,到2020年,基地煤炭產量將達到1.3億噸,新增產量主要用于煤化工。“國家調 整煤炭布局,限制東部并適當加大中西部的資源開發力度,這是我們難得的機遇。”嚴永勝說。
再造“經濟寧夏”
記者近日深入到寧東基地各工地采訪,這里到處充滿了建設激情。寧東辦副主任李建功說,基地建設速度在逐年加快,2007年實際完成投資142億元,超出50年來寧夏煤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今年投資將超過200億元。
速度、規模與效益,奏響了寧東發展的主旋律。
單井產量千萬噸級的羊場灣煤礦是目前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礦之一,從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僅僅用了25個月,如果按常規建設則需8年以上的時間。
總投資約170億元、2005年底開工的全球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項目——煤基烯烴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當中,明年將投產。
一年建起一個百萬噸的煤焦化項目;一年建成一個庫容1000萬立方米的水庫;70天建成一個生態廣場……
寧東速度和高起點的科學規劃,也使神華集團、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南非沙索爾、德國西門子、英荷殼牌等國內外工業巨頭接踵而來。同時,它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各國家級產業發展規劃中。
不久的將來,一個產業緊密關聯、生產集約度高、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穩定可靠、優質高效的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的建成,將為寧夏的社會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株型緊湊、穗層整齊、籽粒飽滿、秸稈堅韌……6月24日,寧夏農林科學院舉辦的小麥新品種推介會上,吳忠市良繁場420畝生產示范田里,春小麥新品種寧春47號向人們展示著高產廣適的優勢。寧春47號小麥新品種是自治區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小麥新品種,今年2月正式通過品種審定。主研人魏亦勤介紹,該品種的突出特點是高產穩產、綜合抗性好、適應性廣泛。在參加2006年、2007區域試驗中,比對照增產2.4%,產量居第一位。同時,該品種對水肥反應不敏感,耐青干,抗倒伏能力較強,得到農民朋友的認可
人口與經濟協調發展。2007年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為9.76‰,比1958年下降了14.58個千分點,1982年到2007年,全區少生近130萬人。與此同時,反映經濟總量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4%,比1957年增長83.5倍。在全國一些地方人口性別比出現不協調的情況下,我區則一直維持在國際上公認的男子為103到107的正常比例上,2007年為104.5∶100。
民族團結,和睦相處。以回民為主體的46個少數民族歷來與漢族團結協作,使我區社會一直穩定,成為民族團結的典范。實行寬松的生育政策,少數民族人口增長持續高速、數量翻番、比重擴大。2007年,回族人口總量達到218.2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比重35.76%,分別比1958年增加了2.5倍和3.22個百分點;其他少數民族總數46040人,比重0.75%,也都比1958年增加了22倍和0.64個百分點。
人與自然進一步和諧。2008年5月,寧夏平原與成都平原、蘇北平原等十個地區被評為富饒、生態良好、居民安居樂業的“十大新天府”。2007年,首府銀川市一舉贏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三項桂冠。石嘴山市榮獲 “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城市”。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全國有名的貧困山區,自2000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189萬畝,水土流失面積由過去占全區的92%下降到53%,年減少泥沙流量500萬噸,沙化面積由上世紀70年代的165萬公頃減少到2007年的118.3萬公頃,30年來治理的40多萬公頃沙化土地,相當于再造一個寧夏平原,成為全國率先實行沙退人進的地區。變沙為寶、點沙成金,在全國5A級旅游景區中,兩個以沙漠旅游為主的景點就在我區。中國環境監測結果報告顯示,在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省、市、自治區中,我區改善程度名列全國第二。
區力增強
國際上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國內生產總值,即常說的英文縮寫“GDP”,自治區2007年達到889.2億元,是自治區成立前1957年的84.5倍;比1978年增長13.3倍。地方財政收入2007年達到80億元,比1957年增長215.2倍,是1978年的24.3倍。12個市縣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過億元,2個縣級市進入西部百強。區力增強的另一個標志就是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糧食產量323.50萬噸,分別比1957年和1978年增長4.8倍、1.8倍;其他農副產品產量也都呈數倍、百倍甚至千倍增長;原煤產量達到3730萬噸,是自治區成立前的108.7倍,比改革開放前增長2.7倍;發電量451.16億千瓦時,分別比1957年、1978年增長9022.2倍和26.3倍;全區資本形成總額2007年為 654.31億元,是1978年的72.4倍。城鄉面貌變化顯著: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通寬帶,村村通公路、通廣播電視、通電話,戶戶通電的目標。城市建設大規模展開,建成區面積擴大一倍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44%,位居西部第三。
銀川新市區和寧東在什么地方
新市區就是西夏區在銀川市的西邊,過了火車站在往西就全是新市區了。寧東是指黃河的東邊現在的一個工業區,距銀川市區40公里。
寧夏寧東鎮怎么樣
寧東鎮地處銀川經濟區黃河金岸中段,是寧夏的一號工程,目前屬于國家能源基地在建設,煤炭石油化工等國內大企業紛紛入駐,發展勢頭強勁。
寧夏寧東基地化工新材料園區都有哪些公司
神華寧煤集團、寶豐集團、中電投青銅峽邁科鋁業有限公司、寧夏建材集團、四川化工(控股)集團、山東盛大科技集團、寧夏陽光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寧夏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
1.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位于寧夏中東部,規劃區總面積3484平方公里 ,核心區面積800平方公里,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開發區,先后被確定為國家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及循環經濟示范區,也是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增量配電業務改革等試點地區和國家能源“金三角”重要一極。2019年獲評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6名 ,榮獲全國石化行業綠色園區、全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兩次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打響“現代煤化工、精彩在寧東”產業品牌 ,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0年3月4日,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2..寧東基地化工新材料園區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通用樹脂、有機原料、合成橡膠、工程塑料及特種樹脂等產業,目前已入駐6大類5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0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畝均產值超過500萬元,將成為引領產業縱深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和新優勢。”
3.年來,寧東基地以現代煤化工為龍頭,聚焦新一輪材料變革培育,實施了寶豐能源高端聚烯烴、泰和氨綸和芳綸、百川鋰電新材料、君磁新型稀土磁性材料、沃凱瓏和中星顯示高端電子化學品等一批新材料產業項目。2019年,新材料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1.69億元,同比增長31.65%;實現工業增加值77.17億元,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91.12%。今年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02.5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3.73億元,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213%。
寧東屬于哪個城市
寧東屬于寧夏靈武市。
寧東被稱為寧夏第一鎮,原名磁窯堡鎮,位于靈武市東部。307國道、銀青高速公路、磁馬公路、大古鐵路橫穿而過,成為寧夏與東部地區溝通的重要經濟通道。
寧東鎮作為“一號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主戰場,是寧夏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窗口。自2003年寧東基地掀起開發建設熱潮以來,馬蓮臺電廠、靈武電廠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還有靈武市佳能煤炭公司等大中小型企業近百家。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優勢
1、資源組合優勢突出。地處中溫帶干旱氣候區,具有干燥、雨量少而集中、日照時間長等特點。煤炭資源探明儲量331億噸,占寧夏的85%; 遠景預測儲量1394億噸。煤質以不粘結煤、煉焦煤和無煙煤為主,屬優質化工原料和動力用煤。
2、產業基礎堅實。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及精細化工產業,推進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和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寧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靈武
Hash:8fe1f69e6ce07b8f262d227944016463b1ccc30e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