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旅游景點有哪些介紹(清流鎮景點)
導讀:清流旅游景點有哪些介紹(清流鎮景點) 清流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三明清流縣最好玩的旅游景點有哪些 清流縣旅游攻略 福建省三明市都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點 清流縣有哪些旅游景點
清流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清流縣成功入選“全國生態旅游縣”、“十佳全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生態旅游縣”,總投資3億元的北斗山、溫泉、冷泉旅游項目實現簽約并動工,大豐山森林公園、靈臺山客家風情園、賴坊古民居開發保護工程進展順利,四星級賓館、電力賓館前期有序推進,縣賓館小樓建設進入掃尾階段,毛澤東舊居修繕完工,“一湖一洞二泉三山四景”的溫泉生態旅游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名勝古跡有余朋東坑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和沙蕪狐貍洞福建古文化遺址,為省內主要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建于清代的海會塔和明代的吏部尚書樓。
三明清流縣最好玩的旅游景點有哪些 清流縣旅游攻略
清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九龍溪上游,北緯25°48\'~26°21\',東經116°38\'~117。清流是福建最早的人類文明發祥地。自隋唐始,北方各地移民陸續遷入與土著居民融合,形成客家人聚居地。全縣轄5鎮10鄉。
清流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9℃,年平均無霜期256天,年平均降雨量1771.3毫米。相對濕度多年平均百分率為79%。風向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多東北風,夏季多偏南風,風力不大。大風均以7、8月機率為最多。大部分高山分布在縣境的南北東面,構成三面高山聳立,中西地形略低的地勢。最高峰為大豐山棋盤峰1705.7米,最低處為沙蕪鄉250米。河流屬閩江沙溪水系,由西南向中部地帶匯聚。
清流,古稱黃連峒,原為長汀、寧化兩縣轄地。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劃寧化6團里、長汀2團里置縣,以“溪流洄環清澈”故名。屬汀州府。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撤銷縣建置。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恢復清流縣,后屬汀州路、汀州府。民國初,屬汀漳道。后屬第七、九、六行政督察區。1950年2月22日解放,先后屬永安、龍巖、三明專員公署,1959年2月,清流、寧化合并, 稱清寧縣。1961年6月恢復清流縣建置,現屬三明市。
福建省三明市都有哪些有名的旅游景點
泰寧金湖(中國丹霞故事的起點,青年期的丹霞地貌演繹著世界地質公園的傳奇),永安桃源洞,三元格氏栲國家森林公園,梅列瑞云山,將樂玉華洞(中國四大名洞之一),永安鱗隱石林,將樂龍棲山,梅列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泰寧尚書第,沙縣淘金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尤溪桂峰村,尤溪龍門場千年古銀杏群,尤溪聯合梯田,尤溪閩湖國家水利風景區,清流閩人源,建寧金撓雙瀑。
清流縣有哪些旅游景點
清流縣,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的一個縣。清流縣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南側,九龍溪上游。以下是我整理的清流縣有哪些旅游景點,歡迎閱讀。
清流縣有哪些旅游景點?
靈臺山內的天鵝洞群風景區是福建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現已開發可供游覽的是以洞內垂直景觀發育之風采、鐘乳石造型之美、分布之密為福建溶洞之冠的天鵝洞。天鵝洞總深5華里,系水平廊道式與豎井分層式相結合的奇異溶洞。
洞分上中下3層,前后7個大廳及49個大景,小廳小景不可勝數。層層相接,各廳相連。洞內鐘乳累累,石筍林立,峰巒重疊,湖潭倒影。天鵝洞有從四十米高處一瀉而下氣勢磅礴的石瀑,亦有精巧玲瓏如精雕細塑而成的石珊瑚,有石松參天的陡峭山峰,有玉樹倒影平靜的天鵝湖……。令人置身其中,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宛如登上九天仙境。現天鵝洞有公路直達洞前。
清流縣集聚了“奇山、溶洞、湖水、溫泉、峽谷、寺廟和紅色旅游”等特色,特別是有全省水溫最高、出-最密集的含氡溫泉8處,是全省唯一的省級溫泉地質公園;有集湖、洞、峽和古文化為一體的九龍湖省級風景名勝區;有成功入選“海西最具潛力十大鄉村休閑游”,并列入省旅游“十一五”十大重點項目的李家鄉萬畝生態園冷泉避暑休閑度假村。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一湖”(九龍湖)、“一洞”(九龍洞)、“二泉”(溫泉、冷泉)。
冷泉,晶瑩甘芳,和山區的.溫泉一樣,遍及整個-,好似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深山-之中。藥水泉有5個出水口,水溫常年保持在8℃左右。盛夏時節來到這里,喝上幾口泉水,感受又麻又辣,所以有“天然汽水”的美稱。藥水泉內含鍶、鋰等元素,這種礦泉水目前在世界上比較受歡迎。
三明市清流縣概述
清流縣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側,九龍溪上游,東臨永安市,南接連城縣,西北與寧化縣毗鄰,東北與明溪縣接壤。清流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9℃,年平均降雨量1738毫米。北緯2548″到26°21″,東經116°38′到117°10′,平均海拔350米。全縣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和1個開發區、111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總人口15萬。
清流縣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 ??,九龍溪上游,東臨永安,南接連城,西北與寧化毗鄰,東北與明溪接壤。全縣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118個村(居),總人口15.2萬。
清流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清流古稱黃蓮,宋元符元年(1098年)置縣,因縣城清溪環繞,碧水縈回,故名清流。1988年,中國科學院考古學家在沙蕪狐貍洞發現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化石,使福建人類活動歷史由六七千年推進到一萬年以上,被譽為“閩人之源”。民族英雄文天祥曾途經清流寫下了“山高不礙乾坤眼,地小能容宰相身”的稱贊詩句。唐朝開國元勛丞相蕭瑀、明朝吏部尚書裴應章、我國著名的軍事防化專家黃新民、中國大提琴奠基者王連三等歷史精英祖籍都是清流。清流是客家祖地之一,客家先祖黃連鎮將巫羅俊在這里墾荒辟土,東漢黃香、唐代重臣魏征、唐代名將羅成等的后裔在沙蕪、嵩口、里田等鄉鎮繁衍生息。清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全國22個中央蘇區縣之一,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留下**、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1930年**途經清流時,寫下了著名的《如夢令元旦》詩詞。
清流資源豐富多樣。生態資源方面,全縣耕地15.27萬畝,林業用地234萬畝,森林覆蓋率84%,木材蓄積量1200多萬立方米,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重點林業縣和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也是我國南方桂花重要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羅漢松生產基地。礦產資源方面,已探明礦產有無煙煤、螢石、鎢、錳、鉛、鋅、石灰石等20多種,特別是煤、螢石、鉛鋅、石灰石、鎢等礦產儲量居全省前列。旅游資源方面,集聚了“奇山、溶洞、湖水、溫泉、峽谷、寺廟和紅色旅游”等特色,特別是有全省水溫最高、出露點最密集的含氡溫泉8處,是全省唯一的省級溫泉地質公園;有集湖、洞、峽和古文化為一體的九龍湖省級風景名勝區;有成功入選“海西最具潛力十大鄉村休閑游”,并列入省旅游“十一五”十大重點項目的李家鄉萬畝生態園冷泉避暑休閑度假村。目前,全縣已初步形成“一湖”(九龍湖)、“一洞”(九龍洞)、“二泉”(溫泉、冷泉)、“三山”(大豐山、靈臺山、北斗山)、“四景”(**舊居、景秀園林、玄武巖、賴坊古民居)的溫泉生態旅游格局。2007年清流榮膺“中國十大生態旅游大縣”、“中國十佳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大縣”和“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百大? ??的地”稱號。
隨著“做大城區、做強產業、做優環境”三個重點工作的穩步推進及以高速公路、省道和縣道為主骨架,向周邊城市輻射高等級交通網的形成,清流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清流將為廣大海內外客商提供高效低耗、交通便捷、生活便利、服務優質的投資環境和創業平臺。清流處處充滿商機,清流這方熱土永遠是創業者的樂土[1]。
三明市清流縣歷史
唐乾封二年(667)建黃連鎮(今清流龍津鎮),開元十三年(725)升為縣。天寶元年(742)改名寧化縣,屬建州。宋元符元年(1O98)置清流縣,紹定元年(1228)撤縣,元至元八年(1271)復置。歷屬汀州、汀州府、汀漳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央蘇區縣。1949年10月24日“清流縣人民自動解放委員會”宣布起義,1950年2月22日解放軍進駐縣城。歷屬永安專區、龍巖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1959年2月至1961年6月曾與寧化縣合并為清寧縣。
1995年,清流縣轄龍津鎮、嵩口鎮、嵩溪鎮、林畬鄉、溫郊鄉、沙蕪鄉、東華鄉、賴坊鄉、鄧家鄉、靈地鄉、李家鄉、長校鄉、里田鄉、田源鄉、余朋鄉,5個居委會、108個村委會。
2000年,清流縣轄5個鎮、10個鄉:龍津鎮、嵩口鎮、嵩溪鎮、靈地鎮、長校鎮、東華鄉、林畬鄉、溫郊鄉、余朋鄉、沙蕪鄉、賴坊鄉、鄧家鄉、李家鄉、里田鄉、田源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3566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龍津鎮21822嵩溪鎮15590嵩口鎮15427靈地鎮6142長校鎮11278東華鄉9279溫郊鄉4078林畬鄉9522田源鄉6019沙蕪鄉3841賴坊鄉7835余朋鄉5635鄧家鄉4990李家鄉8785里田鄉5417
2004年,清流縣轄5個鎮、10個鄉:龍津鎮、嵩口鎮、嵩溪鎮、靈地鎮、長校鎮、東華鄉、林畬鄉、溫郊鄉、余朋鄉、沙蕪鄉、賴坊鄉、鄧家鄉、李家鄉、里田鄉、田源鄉。
2005年,清流縣轄5個鎮、10個鄉:龍津鎮、嵩溪鎮、嵩口鎮、靈地鎮、長校鎮、東華鄉、溫郊鄉、林畬鄉、田源鄉、沙蕪鄉、賴坊鄉、余朋鄉、鄧家鄉、李家鄉、里田鄉。
2006年9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清流縣撤銷東華鄉并入龍津鎮的批復》(閩政文[2006]441號):同意清流縣撤銷東華鄉,現有東華鄉并入龍津鎮。合并后的龍津鎮轄城東、城南、蔬菜、大路口、嚴坊、橫溪、南岐、橋下、供坊、俞坊、暖水、基頭、下戈、拔里14個村委會和漁滄、長興、鳳翔、翠園4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現東華鄉人民政府駐地長興南街17號。全縣轄5個鎮、9個鄉:龍津鎮、嵩溪鎮、嵩口鎮、靈地鎮、長校鎮、溫郊鄉、林畬鄉、田源鄉、沙蕪鄉、賴坊鄉、余朋鄉、鄧家鄉、李家鄉、里田鄉。
2007年12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清流縣鄧家鄉并入靈地鎮的批復》(閩政文[2007]438號):同意清流縣撤銷鄧家鄉,現有鄧家鄉并入靈地鎮。合并后的靈地鎮轄靈地、靈和、青甲、楊源、姚坊、大坪、步云、鄧家、田中、馬寨、尤坊甲、吉龍、坑甲、古洋14個村委會,鎮人民政府駐現靈地鎮人民政府駐地(群英街52號)。(三明市政府批文:12月28日明政文[2007]177號《關于清流縣靈地鎮與鄧家鄉合并的批復》)
Hash:dfd3c224198bbb596489759989e365a10758999d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