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有什么景點 廈門旅游思明區
導讀:廈門思明區有什么景點 廈門旅游思明區 1. 廈門旅游思明區 2. 廈門思明區地圖旅游指南 3. 廈門思明區游玩 4. 廈門明思區景點 5. 廈門思明景區 6. 廈門市旅游區 7. 去過廈門思明區 8. 廈門思明區旅游局 9. 廈門思明景點
1. 廈門旅游思明區
思明區沒有鎮,管轄10個街道
思明區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里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是廈門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總面積76平方千米。2004年末,戶籍人口46.74萬人。
區人民政府駐民族路,全區轄10個街道: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筼筜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
2. 廈門思明區地圖旅游指南
廈門有六個區: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同安區,海滄區,翔安區
其中思明區,湖里區在島內,集美區,同安區,海滄區,翔安區在島外
你可以看寫地圖,了解它們的具體位置
3. 廈門思明區游玩
廈門島內的景點有鼓浪嶼、南普陀、金榜公園、湖里山炮臺、環島路、萬石植物園、海滄大橋、集美學村、陳嘉庚故居等。 鼓浪嶼原是各國的租界,一路走來,可以看到荷蘭、德國、葡萄牙等多國建筑。三一教堂、日光巖和菽莊花園值得一去。 南普陀寺有兩大看點,一是閩南佛學院,二是天下第一素宴,弘一大師(李叔同)曾在此執教;廈門大學最美的時間是在雨后煙霧籠罩或者夕陽西下。在環島路上一邊騎車,一邊享受日光海風感覺也很好。 金榜公園位于廈門島城區中心,可以用一天時間爬金榜山,在茶舍坐下,看看當地人怎么喝茶、閑聊、過周末。 集美有三個看點,一是鰲園點擊進入鰲園,二是歸來堂,三是陳嘉庚故居。集美的建筑很美從廈門大橋上看過去,大片的紅磚房子有一種穩重、渾厚的氣質。 廈門島別名鷺島或廈港,原名嘉禾嶼,位于中國福建省東南端,與大小金門島毗鄰,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上有廈門市思明區和湖里區兩個行政區。與海滄半島之間的海港自古名曰鷺江(實為深海),是以前進出廈門的貿易船只停泊的港口。廈門島上最高的山峰是云頂巖,海拔339.6米。 廣義上的廈門地區,今已包括海滄、杏林、集美、同安、翔安、大嶝島等島嶼。島的西南部有多條繁華大街,如鷺江道、廈禾路、廈門中山路等;島上東北部有著名的環島路、五緣灣,這里是廈門主要的旅游區之一和高級居住區;廈門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萬噸級船舶不受潮汐影響可自由進出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
4. 廈門明思區景點
廈門有許多爬山好去處,不僅風景別致,而且也是免費向市民開放的。
一、滾蛋谷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觀音山路東側
由于遠古造山運動,滾蛋谷堆積了許多形狀巨大的卵狀礫巖,看著就像是巨大的蛋在谷底滾動,因此得名“滾蛋谷”。滾蛋谷是許多廈門戶外愛好者們熱衷的運動場所。由于谷內卵石巨大,因此需要有經驗的領隊帶領。
注意:由于滾蛋谷內地形復雜,建議如果沒有攀爬經驗的人、老人、小孩、有其他疾病的人不宜進入。
二、仙岳山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湖濱北路143號
仙岳山地勢平緩,適合爬山也適合市民前去散步,山脊處有仙岳山公園,位于公園管理處旁的半山土地廟是個香火極盛的地方,始建于宋。
2.坐4或139路公交,在“和通路口站”下車,然后往前直走,在“和同里”路口拐彎后,一直走,到分岔路口,有一個上坡的路就是通往仙岳山的。
三、五老峰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南普陀寺后
五老峰位于南普陀寺后的 五個山頭,也稱作是南普陀寺的后山。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云繚繞,遠遠望去,就像是五個須發皆白的老人翹首遙望茫茫大海,也是廈門八景點
四、鴻山公園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331號
鴻山公園位于廈門市中心,三面環市,一面背山。據傳在明末清初,這是鄭成功屯兵的山寨。山體并不高,平緩,適合市民散步。原在鴻山與虎頭山之間的山坡有一寺廟,兩山夾峙之間,四面通風,每到雨季,橫風吹雨,雨絲交傳如織,故有“鴻山織雨”奇觀,為廈門八大景之一,但后寺毀復建,兩山之間辟建,奇觀不復再見。
五、東坪山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東坪山路20-22
東坪山有相應的登山步游道,全長5000米,連接東坪山、梧村山、坂尾山、大厝山、龍舌山、無尾塔山,形成回形環狀。沿步游道一路向南走,沿途綠樹成蔭、怪石嶙峋,還可以看到廈門市花三角梅。更值得一提的是,東坪山在文曾路通往半嶺宮的路上,有一處“怪坡”,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汽車熄火自動上坡的感覺,吸引著不少人過來體驗。
六、磨心山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前埔六里21號
磨心山,又名磨鑫山,位于前埔和萬石風景區之間,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登高遠望、觀賞日出的絕佳地點
七、狐尾山公園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東渡路
由大小9個山峰組成,綠樹成蔭,風景秀麗,路平緩,有許多市民前來散步,還可以看到廈門的夜景。
八、云頂山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最北部(同安區汀溪鎮內)
云頂山是同安區也是廈門市的最高峰,峰頂常有云霧,故名云頂山。此山南北走向,南緩北陡峭。清明節前后10天,云頂山山頭的杜鵑花便會盛開。
5. 廈門思明景區
廈門的黃厝海灘、廈大白城、椰風寨、鼓浪嶼等等都有沙灘的。具體如下:
1、黃厝海灘位于東南岸,長4.2km,走向為NE-SW,東距小金門4.6km,南距大擔、小擔4km。緊鄰廈門幾大旅游景點,連接灘口的就是絲帶般美麗的環島路,每年都在這里舉辦舉世矚目的國際馬拉松賽事,臨近椰風寨、鼓浪嶼、國際會展中心、觀音山、五緣灣、胡里山炮臺、廈大、南普陀寺、萬石植物園等重要景點,是一個比較安靜的海灘。
2、廈大白城位于環島南路,出了廈門大學東部的白城校門,走過天橋就到了。白城沙灘很長,環境優美,交通方便,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當地市民和各地旅客都喜歡在此漫步游玩。
3、椰風寨坐落于廈門環島路沿岸海邊,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全園共分為六大功能區:海濱游樂場、新帝樂園、4D動感影院、海邊浴場、水上運動區、美食廣場,是廈門首個集戶外游樂、餐飲休閑、水上運動、沙灘拓展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旅游中心。
4、鼓浪嶼(Kulangsu),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個小島,是著名的風景區。原鼓浪嶼區后被撤銷行政區并入思明管轄,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擴展資料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6. ? ?門市旅游區
主要問題:旅游資源有待深度挖掘 旅游產業仍未做大做強 1.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在《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經濟發展的決定》中就已明確將旅游業作為我市的支柱產業,但目前全市旅游業增加值僅約占全市GDP的8%。近年來,市政府對發展旅游業的扶持力度明顯落后于金融業、信息產業等其他行業,與兄弟省市相比我市旅游業發展速度較慢。 2.旅游資源開發深度力度不夠,缺乏特色旅游項目。目前,廈門市正處于由單一的觀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務會展、休閑度假旅游城市轉變,在旅游資源深度挖掘和旅游產品組合包裝方面,缺乏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品牌,與高端游客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離。 3.娛樂、消費等旅游相關配套產業發展不足,缺乏面向高端游客的重量級商圈。目前廈門的娛樂消費業略顯單一化,主要為傳統的酒吧、夜總會、溫泉等項目,缺乏面向高端白領的高檔購物場所和特色休閑娛樂項目。廈門的商圈盡管很多,但都存在商品低檔化、同質化的問題,缺乏真正能夠吸引高端游客、體現廈門特色的重量級商圈。 4.文化旅游提升不夠,一臺戲亟待開發。廈門雖然擁有愛樂樂團、小白鷺民間舞團、南音、歌仔戲等人文景觀,又有鄭成功、林爾嘉、林語堂等名人文化資源,但沒有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產品開發中,缺乏像麗江“納西古樂”、西安“唐宮樂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劉三姐”等能體現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 5.鼓浪嶼人文底蘊下降,文化內涵逐漸淡化。近年來隨著城市社區功能的退化和高素質人口的流失,鼓浪嶼人文底蘊日趨消失,文化、藝術氣息逐漸淡化。多年來,鼓浪嶼一直處在大量游客來去匆匆的半日游狀態。 6.鄉村游起步晚,挖掘潛力巨大。與梅州、漳平等周邊城市相比,廈門目前開發的鄉村休閑游總體上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一些鄉村旅游項目還是停留在簡單的“農家樂”休閑游階段。 7.旅游資源管理機制不合理。廈門的旅游資源分散在各個區域、隸屬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中,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而知名度較高的一些景區又分別隸屬于旅游局、園林局、鼓浪嶼風景區管委會、同安區政府、路橋集團等。 對策建議:在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涉臺旅游上下工夫 一、統籌規劃促進發展,健全完善保障機制 調研報告建議廈門要按照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來重新規劃,重點放在世界級旅游產品的創新和旅游項目的創建上。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旅游業為廈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盡快出臺有關水、電、稅、費、金融服務等優惠政策,扶持旅游企業發展壯大,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使旅游投入與經濟增長速度相適應。整合行政管理資源,構建旅游大格局。當前可先將市旅游局和鼓浪嶼區管委會二合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市委、市政府將市屬的相關旅游企業整合,成立廈門旅游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構建廈門旅游電子信息平臺,提升廈門旅游產品推介力度。主要景點定期免費向公眾開放,增強居民對旅游項目的認同感和參與度。 二、挖掘資源優勢,推進特色旅游 1.充分挖掘海上旅游文化資源。利用廈門得天獨厚的海洋、沙灘資源,積極倡導和舉辦廈門—香港帆船拉力賽、環島海上馬拉松獨木舟挑戰賽、中國俱樂部杯帆船賽、橫渡臺灣海峽等大型活動,帶動各類游艇消費產業聚集;規劃和引導海島生存、休閑漁業、海釣、沖浪、獨木舟、空中滑翔、 帆傘運動、沙灘排球、游艇娛樂賽事、冒險旅游和體育文化旅游等成為追求個性和時尚的青少年感興趣的旅游方式,讓更多的人參加海上活動,把親水運動當成休閑度假旅游中的重要部分。 2.完善園博苑的娛樂消費配套項目,打造水上嘉年華。建議有關部門規劃建設高檔的超級休閑購物中心,吸引國外知名大品牌入駐,吸引周邊高端游客來此消費。完善主題公園的建設,增加園博苑的娛樂功能,將園博苑培育成為海西新的旅游熱點。 3.借助五緣灣資源優勢打造旅游精品。建議借鑒澳洲情人港的成功經驗和模式,把五緣灣策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港;大力開發廈門大型音樂廳和水上運動中心項目;開發兩岸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進行與臺灣文化的對接等。 4.挖掘溫泉旅游資源,打造海峽西岸溫泉游知名品牌。溫泉是廈門休閑度假旅游的最大資源之一,建議要及時制定溫泉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溫泉產業地方行業標準,增加溫泉旅游文化內涵,突出溫泉文化特色,提高溫泉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使溫泉旅游成為廈門的一個品牌。 三、挖掘閩南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一臺戲 1.突出文化特色,打造鼓浪嶼金牌旅游項目。一是打好“音樂牌”,突出鼓浪嶼音樂文化(包括鋼琴、管風琴)、崖刻文化、領事館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效應,形成鼓浪嶼的旅游特色。二是加強歷史名人故居游項目的推介和開發,使之逐漸成為鼓浪嶼的名牌景點。 2.挖掘閩南文化資源,打造“印象廈門”一臺戲。一是可以將“鄭成功文化”作為廈門文化旅游的第一品牌來進行推廣營銷。建議舉辦一臺具有閩臺特色的文藝演出,不斷更新,并常年演出,邀請知名導演和演員參與創作演出,內容可表現鄭成功抗清復臺的壯舉、表現鼓浪嶼東西方交織的歷史文化、表現海峽兩岸的淵源和交流等,形成類似“印象漓江”等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將南音、高甲戲、布袋木偶和閩南歌等這些閩南印象元素整合起來,精心策劃,依托各個區,每年舉辦一次閩南文化節,成為“一區一品”的主角。 3.建設一批閩南文化街項目。建設一批具有閩南特色的文化街,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如鼓浪嶼感情文化街、中山路步行街、烏石埔油畫街、環筼筜湖咖啡酒吧特色商業一條街、翔安閩南民俗街、同安竹壩華僑農場休閑農業南洋風情街等。 4.豐富和完善一批特色夜間游項目。建議學習法國“紅磨坊”的表演和經營方式,打造富有現代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同時借鑒臺灣的夜市旅游經驗,規劃建設一批夜市旅游項目,形成以“聽南音、品小吃、逛夜市、賞樂舞”為主要內容的閩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5.加快鄉村休閑旅游度假村建設。要盡快促進我市集美、海滄、同安、翔安等每區都建設一個4A級的休閑度假旅游景點,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觀農家景”的活動方式,示范先行,以點帶面。 四、抓住機遇,做大做強涉臺旅游 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臺游廈門中轉項目的開發力度。旅游經廈門中轉“小三通”赴臺灣本島旅游,團費可以節約500元至1000元人民幣。廈門要利用價格優勢,加大對這條航線的宣傳推介力度,通過吸引臺灣和大陸的游客中轉廈門,開拓廈門旅游客源。要力爭降低廈金航線的船票價格。 2.爭取對臺游相關扶持政策。積極爭取中央給予廈門辦理對臺游的扶持政策。爭取早日開通廈門-澎湖包機;爭取開放大陸居民部分省市經廈門口岸赴金門、澎湖自由行政策;爭取參照邊境游做法,對參加在廈門舉辦的全國性展覽或會議的外省代? ??,允許在廈門就地辦理赴金馬澎地區的相關證件等。 3.爭取實行更加開放的特區旅游政策。廈門作為海峽經濟區惟一的特區城市,應該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爭取比其他城市更加開放的旅游政策。爭取更加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特殊政策、優惠的旅游購物政策,爭取開放海洋旅游的相關政策、開放旅游相關產業的政策等。 五、培育高端旅游業,加強區域性旅游聯動 1.大力開發游艇旅游。投資35億元的廈門香山游艇碼頭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全新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建議加大宣傳力度;開辟海上游艇旅游線路,并開展一些游艇游樂和比賽項目;與海上文化相結合,與海上自然保護區相結合。 2.發展會展旅游,培育高端旅游市場。有關部門要推動會展與旅游有機結合,在管理體制、市場營銷、客源預測、配套服務、場館后續利用上,實現利益互補、互動發展。 3.大力發展高爾夫球運動,帶動廈門高端休閑旅游產業發展。使高爾夫球運動成為促進入境旅游市場增長主要動力。建議在海滄、同安、翔安偏遠的荒山規劃建設高爾夫球場;鼓勵民營和臺港資企業為投資主體;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支持和積極爭取國家級和國際性的高爾夫球賽事落戶廈門。 4.推動區域性旅游中心建設,構建我市“大旅游圈”。建議進一步實施贛州—廈門紅色旅游線路為核心的旅游合作計劃等。以廈門為平臺,通過聯合泉州、漳州、龍巖等市,與武夷山共建區域旅游合作組織,構建覆蓋廈門、漳州、泉州三地的2小時旅游圈。
7. 去過廈門思明區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面,與廈門思明區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距離廈門約七八千米,長1800米,寬1000米,面積為1.17平方千米。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8. 廈門思明區旅游局
思明區是在島內。
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廈門市南部(含鼓浪嶼全島),三面臨海,與小金門諸島和漳州大陸隔海相望,面積84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107.4萬人。下轄鼓浪嶼、鷺江、中華、廈港、開元、筼筜、梧村、嘉蓮、蓮前、濱海10個街道辦事處,設有98個社區居委會。思明區人文薈萃,廈門市歷史名人鄭成功、陳嘉庚,都在思明留下深深的足跡,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成為最燙金的“三張名片”。
9. 廈門思明景點
廈門大學位于廈門思明區,校園依山傍海,風光秀麗,已成為公認的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廈門大學的濱海風光,秀色可餐,各種古老又極富特色的建筑散落校園中;校園綠化極好,高大的木棉、攀援的藤狀綠植、艷麗的三角梅和古老的榕樹,將廈大裝扮的如同一座植物園;南門外美妙的白城沙灘,是廈大最得天獨厚的條件,想想看,哪所校園走出校門幾十米,就有海灘呢;廈大北門是著名的南普陀寺,每天晨鐘暮鼓,又是另一番景象。
廈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建了這所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
廈大的四季都很美,木棉花在每年4月盛開,標志著春天的到來;鳳凰花初夏綻放,色彩艷麗逼人;花期最長的紫色三角梅四季長開不衰。很多宿舍面朝大海,每天都可以聆聽濤聲不斷。游覽廈大,首要目標是芙蓉湖,芙蓉湖也是廈大的中心。芙蓉湖湖水感覺,四周綠化很好,有置身園林的感覺。芙蓉湖對面的嘉庚樓群,建筑很 有特色。
廈大的地勢高低起伏,需要“爬上爬下”,卻也是這樣的情趣,造就了廈大的與眾不同。廈大很多銷售特色紀念品的小店,可以在這里購買廈門大學地圖、或者買幾張廈大明信片給友人寄出。總之,廈大的美好不言而喻,更多小景點靜待每個人親臨發現。
Hash:fc5f38b34045346cd040e51646a0355ee8cfae01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