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周邊景點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
導讀:伊通周邊景點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 1.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 2. 伊通一日游必去的景點 3. 伊通有啥旅游的地方 4.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推薦 5. 伊通游玩景點哪里好 6. 伊通附近旅游 7.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排名 8. 伊通周邊地區的旅游景點
1.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
自由大橋
自由大橋建于1987年,距今已有30年歷史,經相關部門檢測,決定對大橋進行翻建,2017年9月19日通車。
據了解,新自由大橋是一座東西走向的鋼架拱橋,橋跨長168米,橫斷面布置為6米人行道、16米輔線車行道、23米主線車行道,共46米。翻建后橋頭兩側分別增加一處下穿人行通道,與伊通河沿岸綠道相連,通道內凈寬6米、凈高3米,通道長49米。
賽得大橋
始建于2000年,位于南湖大路與伊通河交會處的賽得大橋,地理位置優越,具有門戶式橋梁的意義。
繁榮橋
繁榮橋地處伊通河中段治河紀念公園的范圍,全長1377米(含引橋部分),雙向四車道。建成后,將跨過伊通河與北海路相連。盡管繁榮橋現狀的結構形式莊重、敦厚,但在美觀程度上欠佳。
長新橋
長新橋貫穿伊通河中段農耕生態公園和濕地生態公園,周邊景觀定位為生態、宜居、快樂、生活。
結合附近景觀的主題,改造提升時將保留現有的橋梁形態,并提取橋梁下部的結構元素,再結合人行梯道,演變出四座門式橋頭堡建筑,從而在優化周邊通行方式的同時,塑造一處新的城市橋梁景觀節點。
公平橋
公平橋是長春市首座歐式風格的橋梁,米黃色的橋體上,7個拱門、12個羅馬柱、14個白色的獅子獸首讓人仿佛置身于歐洲。橋梁全長221.06米,寬23米;引道全長約741米,寬24米。公平橋橋面寬闊平坦,兩側中間有通往橋下的轉梯,市民通過轉梯通到橋下,就可觀看整座橋梁。橋梁兩側一共12個歐式風格路燈。
南四環跨伊通河橋
南四環路跨伊通河大橋是連接長春南部新城伊通河兩岸最重要的交通樞紐。這座建設在我市首條真正環線路和“母親河”上的橋梁,創下了我市橋梁建設的數個“長春之最”: 大橋全長260米、寬40米、建筑面積1.04萬平方米、主跨158米,是長春最長的跨河橋;采用“三跨飛燕式異型拱橋”結構,是全省單跨最大的拱橋;工程造價2.53億元,堪稱長春最“貴”的橋; 首次在國內應用“大跨度鋼管混凝土”和40米寬鋼箱梁,是長春施工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橋……
從遠處看,紅色的“飛燕”橫跨伊通河,展現出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沿著大橋前行,越靠近橋的中部,視野越開闊,一幢幢樓宇預示著南部新城廣闊的發展前景。從橋下向上望,橋中央高懸的“飛燕”,又仿佛市花君子蘭的葉片。
衛星路輕軌斜拉橋
這是國內第一座跨徑最大的獨塔無背索輕軌斜拉橋,全長297米,主橋結構為獨塔無背索形式,主塔基礎采用圓形沉井鋼筋混凝土基礎,直徑20米,深度17米,主塔全高65米,梁寬11.6米,全橋設置18對扇形分布的斜拉索。大橋主塔形似長春的英文縮寫字頭C。大橋優雅的造型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他們經常來到這里,從不同的角度記錄著這座橋的美麗。
長春大橋
最初的老橋只有不到10米寬,根本承擔不了現在的交通量。1980年,在原來橋面上兩側進行了加寬處理,暫時緩解了一下,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到2004年,政府又重新建設了這座橋。 如今的長春大橋全長143.4米,寬47米,雙向機動車道都是4車道,中間設置了7米分車帶,通行車輛荷載最高可達70噸,設計使用年限70年,設計泄洪能力為每秒853立方米。 作為連接解放大路與吉林大路的橋梁,長春大橋已成為“迎賓路”上的一個景點,向外地客人展示著長春風采。
2. 伊通一日游必去的景點
推薦景點1:伊通滿族博物館
始建于1987年6月的博物館,已有近5000件館藏文 物,是目前國內縣級滿族民俗文物收藏最多,質量最好,檔次較高的民俗文化展示勝地。
推薦景點2:磨盤湖國家濕地公園
磨盤湖周圍群山環繞,兩岸山巒疊翠,林木茂盛,登上高處,只見遠山近水蜿蜒曲折,江水湛藍與天一色。
3. 伊通有啥旅游的地方
一,龍湖風景區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二龍湖風景區位于吉林省公主嶺市,遼源市和伊通縣的二市一縣交界處,象一顆明珠鑲嵌在東遼河上。
二,響鈴公園原名東山公園,又稱問心廉政文化園;位于吉林省公主嶺市區東部。占地面積37萬㎡,始建于1958年;因傳說的響鈴公主而得名。
3,二十家子旅游度假區是公主嶺市唯一有真山真水的地方,四季美景各有所長。景區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區地形,為其增加了更多色彩,讓游客置身于山水相融的景色中。
4.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推薦
很好玩的。伊通火山群是指七星山。即:大孤山、小孤山、東尖山、西尖山、馬鞍山、莫里青山、靠山西尖山。七座山呈七星北斗狀排列,稱七星落地。大孤山是七星山之首,是旅游風景區,有石林,青云寺、等景點。西尖山有魔鬼之塔之說。該火山群成為省自然保護區。
5. 伊通游玩景點哪里好
吉林省伊通縣芍藥花海景區不收門票,歡迎您的到來。
6. 伊通附近旅游
伊通滿族自治縣是全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滿族歷史和傳統文化,古稱一禿、伊敦、伊屯,均系滿語音譯,源于伊通河名。
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東遼河上游,東經124°49′-125°46′,北緯43°3′-43°38′。垍頭條萊
東與雙陽縣接壤,南界東遼、東豐二縣,西南與梨樹縣相連,西、西北與公主嶺為鄰,北與長市郊區毗連。
全境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66公里,總面積2523.1平方公里,地處長白山脈向松遼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
南、東南部為吉林哈達嶺山脈,西北部為連綿起伏的大黑山脈,中西部為開闊的地塹平原,平原上散布著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狀如北斗,得名“七星山”,素有“七星寶地”、“七星落地”之稱。頭條萊垍
境內有大小河流128條,分屬遼河和松花江兩大水系,東遼河、飲馬河、輝發河3個流域,年均降水量627.3毫米,年平均日照2536小時,無霜期138天。垍頭條萊
伊通滿族自治縣自然風光優美秀麗,民俗風情絢麗多姿、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旅游資源豐富獨特、神奇秀麗、美韻天成,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特色鮮明、天趣橫生,旅游景點星羅棋布、處處充滿了山之神韻、水之靈秀。
有成因機制獨特的伊通火山群、眾多的文物古跡、豐... 伊通滿族自治縣是全省唯一的滿族自治縣,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滿族歷史和傳統文化,古稱一禿、伊敦、伊屯,均系滿語音譯,源于伊通河名。頭條萊垍
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東遼河上游,東經124°49′-125°46′,北緯43°3′-43°38′。
東與雙陽縣接壤,南界東遼、東豐二縣,西南與梨樹縣相連,西、西北與公主嶺為鄰,北與長市郊區毗連。垍頭條萊
全境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66公里,總面積2523.1平方公里,地處長白山脈向松遼平原過渡的丘陵地帶。
南、東南部為吉林哈達嶺山脈,西北部為連綿起伏的大黑山脈,中西部為開闊的地塹平原,平原上散布著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狀如北斗,得名“七星山”,素有“七星寶地”、“七星落地”之稱。
境內有大小河流128條,分屬遼河和松花 江兩大水系,東遼河、飲馬河、輝發河3個流域,年均降水量627.3毫米,年平均日照2536小時,無霜期138天。
伊通滿族自治縣自然風光優美秀麗,民俗風情絢麗多姿、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旅游資源豐富獨特、神奇秀麗、美韻天成,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特色鮮明、天趣橫生,旅游景點星羅棋布、處處充滿了山之神韻、水之靈秀。頭條萊垍
有成因機制獨特的伊通火山群、眾多的文物古跡、豐富的支票物資源、源遠流長的小溪河流,以及滿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風情民俗,這里擁有迷人的風景,多樣的文化,良好的治安,發達的交通,是科普考察、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勝地,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垍頭條萊
1、依克唐阿 依克唐阿 (?-1901) 依克唐阿,字堯山,滿族,姓扎拉里氏(漢語譯姓張),滿族鑲黃旗人。頭條萊垍
遠祖居住在蒙古察哈爾,清雍正六年(1728年)移住今吉林伊通縣境。
2、巴奇蘭 巴奇蘭(?——1636)納喇氏,世居伊巴丹。垍頭條萊
隸滿洲鑲紅旗。頭條萊垍
太祖兵初起,巴奇蘭率眾來歸。條萊垍頭
屢從征伐,沙嶺之役,率五牛錄兵當前鋒,敗敵。頭條萊垍
天命十一年,從攻寧遠,克覺華島,授游擊。
太宗即位,各旗設調遣大臣二,巴奇蘭佐正黃旗。垍頭條萊
3、費揚古 費揚古,棟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三等伯鄂碩子。
狀貌魁異。頭條萊垍
年十四,襲爵。
康熙十三年,從安親王岳樂率兵徇江西討吳三桂。頭條萊垍
三桂將黃乃忠糾眾萬馀自長沙犯袁州,費揚古與副都統沃赫、總兵趙應奎擊敗之,收復萬載。
康熙十五年,打敗吳將夏國相于萍鄉,進圍長沙,累戰皆捷。
康熙十八年,在武岡打敗吳將吳國貴。
晉升侍衛內大臣,列議政大臣。頭條萊垍
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勾結沙俄制造分裂,授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師討之,命費揚古往科爾沁帶兵,參贊軍事。
秋,擊敗噶爾丹于烏闌布通。
康熙三十二年,費揚古受封安北將軍,駐防歸化城[呼和浩特]。
康熙三十三年,授費揚古右衛將軍。垍頭條萊
康熙三十四年,授右衛將軍,仍兼攝歸化城將軍事。垍頭條萊
費揚古上書,建議遠征噶爾丹,康熙準奏。
授費揚古撫遠大將軍。條萊垍頭
4、鄂碩 鄂碩所在的棟鄂氏(即董鄂氏)家族是滿洲的世族[吉林伊通的伊巴丹],三代武職。
其祖倫布,在太祖時曾率400人前來歸附,太祖授其長子錫罕(即鄂碩之父)為騎都尉世職,后來,錫罕在隨貝勒阿敏遠征朝鮮時戰死疆場,鄂碩繼承了父業,為三等輕車都尉世職,繼續跟隨太宗南征北戰。垍頭條萊
鄂碩曾跟隨著豫王多鐸征明,跟隨著睿王多爾袞討伐察哈爾的林丹汗,后多次人關征明。
清兵入關之后,鄂碩馬不停蹄南下征戰,轉戰于陜西、江南等地,戰功顯赫,世職晉二等男爵。頭條萊垍
到順治六年,鄂碩被擢為鑲白旗滿洲副都統職,追隨鄭王濟爾哈朗,前往兩廣討伐永歷政權。頭條萊垍
自天聰八年鄂碩第一次參戰到順治六年征湖廣和兩廣,鄂碩戎馬生涯15年,從關外殺到關內,從塞北殺到江南嶺南,為大清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將。頭條萊垍
鄂碩的兒子就是費揚古,清代有名的撫遠大將軍;其女兒是皇貴妃。
5、齊耀珊 吉林伊通人,字照巖。條萊垍頭
清光緒進士。條萊垍頭
曾任湖北宜昌知府,湖北荊宜道、漢黃德道,提學使等職。條萊垍頭
1913年任 北洋政府鹽務籌備處處長。
次年充袁世凱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
1917年為浙江省省長。
1920年調山東省省長。
1921年后歷任內務總長、農商總長,并一度兼署教育總長等職。
6、齊耀琳吉林伊通人,進士出身,與其弟齊耀珊皆入李鴻章幕府.之后追隨袁世凱.歷任多職.袁氏復起入閣之后,以河南不可無人,推薦其為河南巡撫,扼控南北要道.民國后,曾任河南,吉林,江蘇按查使,省長,參政院參政、內務總長等多職.參與洪憲帝制.其弟耀珊,武昌起義時亦在城中,僥幸走脫.民國后也曾出任浙江,山東省長.一門雙貴.名重一時. 7、穆木天 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人,中國現代詩人、翻譯家。
象征派詩人的代表人物。
1918年畢業于南開中學。
1926年又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曾赴日本留學,1921年參加創造社,回國曾任中山大學、吉林省立大學教授,1931年在上海參加左聯,負責左聯詩歌組工作,并參與成立中國詩歌會,后歷任桂林師范學院、同濟大學教授,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8、抗日英雄——李紅光 李紅光,原名李弘海,1910年生于朝鮮京畿道龍巖郡丹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頭條萊垍
因不堪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1925年隨父母遷至中國吉林省磐石縣,1926年定居于伊通縣溜沙嘴子屯。
9、抗日英雄——李世超 李世超 籍 貫:吉林伊通,出生年月:1904年,犧牲日期:1936年8月出生于小地主家庭。
10、抗日英雄——姬守先 姬守先(1910~1942)大連國際情報組總負責人。
原名姬興周,曾用名李宏義、張守義等。
山東人。
1910年3月28日生于吉林伊通。頭條萊垍
1942年12月9日被殺害。條萊垍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被吉林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11、武理堪 或譯吳禮勘),滿洲正白旗瓜爾佳氏,生年不詳,約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去世。
他的先世居住在義屯宜爾門(今吉林伊通),本屬海西女真的一部。
他的父親伊蘭柱徙居扈倫四部之一哈達部的費德里(在今遼寧西豐縣境)。條萊垍頭
當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起兵后,武理堪前往投奔,追隨努爾哈赤創業,屢立戰功。條萊垍頭
初定八旗制時,武理堪為正白族第一甲喇所屬第八牛錄額真,累官至噶布什賢噶喇昂邦(前鋒統領)。垍頭條萊
12、陳蘭田 陳蘭田,1929年11月1日生于吉林省伊通縣。
國內外著名的骨科專家,現任吉林市中心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
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等稱號,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3、穆木天 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人,中國現代詩人、翻譯家。條萊垍頭
象征派詩人的代表人物。垍頭條萊
1918年畢業于南開中學。
1926年又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曾赴日本留學,1921年參加創造社,回國曾任中山大學、吉林省立大學教授,1931年在上海參加左聯,負責左聯詩歌組工作,并參與成立中國詩歌會,后歷任桂林師范學院、同濟大學教授,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頭條萊垍
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頭條萊垍
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7. 伊通旅游最佳景點排名
1、葉赫那拉古城2、吉林師范大學3、人民英雄紀念碑4、伊通滿族博物館5、四平戰役紀念館6、四平植物園7、偏臉城遺址8、大孤山9、二龍湖風景 區10、山門風景區
8. 伊通周邊地區的旅游景點
伊通山莊好玩的。環碧山莊位于伊通東北部的新興鄉閆家村,距縣城近70華里,占地50公頃,由長春市退休職工張玉玲女士于1999年6月投資興建。
現已累計投入600多萬元。該農莊以秀麗的田園自然風光為依托,以特有的農家餐飲為特色風格,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完成休閑木屋、洗浴、果園、垂釣、跑馬場等項目,是人們休閑的理想去處。
Hash:7e6d0581ea79db976fdfc17bb9697036aa325247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