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在“五胡亂華”時期是中國與人類歷史
引言在中國的歷史界,總會有一些道學大家或者好好先生,動不動就叫嚷著泱泱中華、天朝上國,要的是胸襟坦蕩、大氣容人,切不可與人斤斤計較、睚眥必抱,以免貽笑大方,切莫不可小肚雞腸,以免遭四夷恥笑。從古至今,漢族人口大部分時間都是占據主導,無論如何也是天然的強勢,尤其是在今天。我們歷來胸懷寬大,讓他們一點也無妨。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可悲,魯迅曾言“費厄潑賴”,而這些人絕對可以對號入座。一些虛偽的民族主義者,總愛以中華大國自居,一廂情愿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豈不知中華的強大才是根本,其他的都是謊言。每當我中華疲弱、衰落之時,周圍的國家就會變為餓狼,一群餓狼,恨不得把我中華生吞活剝,吃個精光。
五胡亂華,中國人的千年惡夢公元316年,司馬氏篡奪曹魏建立西晉王朝,但卻因為一個貪權的女人,一個傻女人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內部諸侯連年征戰,造成民不聊生,國家實力損失慘重。在這虛弱不堪之際,北方民族大舉進犯,最終西晉被匈奴人滅國。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眼看中原動亂,也趁機入侵中原,大肆屠虐漢民,視漢人如食,據史書載“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在入塞胡族中,有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等部落,其中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而這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卻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其中就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
公元304年,慕容鮮卑進軍中原,隨后大舉掠奪,不光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在回師的途中,大肆奸淫,同時還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食用,宰殺烹食不亦樂乎。待走到河北易水時,數萬名少女,也僅僅剩下了八千多人。最終不知是何種原因,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河面成為了“浮尸之河”。
而羯族就更是殘暴,據史書載,羯族軍隊行軍作戰從不攜帶軍糧,而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將之稱為“雙腳羊”,掠奪來的少女,夜間供士兵奸淫,白天則宰殺烹食。在羯族建立的羯趙政權統治下,曾經建立了雄秦盛漢的大漢民族,幾乎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在戰爭后期,中原漢人也僅僅剩下了400萬人左右,和晉朝初期的人口相比,減少了五分之四左右。
也許有人聽說過“易子相食”,但那是饑荒的時代才會出現的人間慘劇,然而在五胡亂華期間,人口就是糧食,是被蓄養家畜,幾萬人也許在幾個月內就被吃的一無所有,不是屠殺,而是吃掉,這段往事,在今天聽來就如同《指環王》里所描述的魔獸世界。但在那時卻真實的發生了。五胡亂華:漢族的人間地獄,胡族的獸欲天堂。
而講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在五胡亂華時,幾乎少為人知的英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冉閔。
在五胡亂華,胡族大肆屠殺漢人的紛亂年代,老百姓為了活命,遷徙的流民潮席卷整個中國大地。而冉閔的父親冉瞻出身于當時名震天下的乞活義軍。是西晉末年至東普時期,活躍在黃河南北部區域的武裝集團之一,是為了生存,而組建的一只抗胡武裝。
但是冉瞻在一次作戰時為羯趙俘虜,因傷勢嚴重,不久就去世了。而冉閔也被俘虜了,羯趙國主石勒敬重勇冠三軍的冉譫,就將他認作干孫子,改名叫石閔。
面對強大的敵人,冉閔只有將仇恨深埋心底,強忍內心的悲痛討其歡心。待冉閔成年后,在羯趙與鮮卑的戰斗中屢立戰功,因其驍勇善戰,逐漸成為羯趙帝國的高級? ??領。
公元349年,羯趙皇帝石虎死后,他的十余個兒子,為爭奪政權,相互攻伐。趁其內部動亂,公元350年,石閔宣布復姓冉閔,殺死羯趙皇帝石鑒,同時殺死石虎的38個孫子,將石家滿門盡滅,一舉滅掉了殘暴的羯趙帝國。隨后即皇帝位,年號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隨后他下令鄴都城門大開,凡”六夷” (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政令發布之后,一夜之間,方圓幾百里的漢人,扶老攜幼涌入鄴城;而一直以鄴城為老窩的羯胡及六夷外族,則推車挑擔,匆忙北逃。
冉閔意識到胡族終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終究是混亂的根源,于是便頒布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殺胡令》“凡內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斬,漢人斬一胡人首級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東門”。并且宣布“驅逐令”,揚言六胡如果不退出中原,就將他們就將其統統殺絕,順帶著清理了鄴城附近的胡人。
面對冉閔的所作所為,各胡達成聯盟,期望顛覆掉冉閔政權,面對胡族聯軍的瘋狂反撲,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兇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兇奴首三萬;
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余萬;四戰先敗后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余萬;六戰于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各地漢人紛紛響應,開啟了對入塞中原的數百萬胡族大屠殺行動,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收復了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甘肅、寧夏。面對中原漢軍武力的威脅,氐,羌,匈奴,鮮卑等退出中土,返回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
五胡亂華,北方的漢人被屠殺的只留下四五百萬,而最主要的兇手,就是兇奴人和源于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而在隨后的戰爭中,有組織的殲滅了近六十萬人。羯族與兇奴,在面對血腥的民族報復時,幾乎被殺絕。
在面對這種種族仇殺的大戰中,五胡其中的四胡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統治今天外蒙內蒙和中國北部的鮮卑,卻進入極盛時期。
公元352年,冉閔將軍糧分發給城中百姓,獨自率領1萬人馬去征糧。但消息走漏,被鮮卑的十四萬大軍圍困在常山。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連殺三百余人后,最終被俘,而跟隨他的一萬多名士兵,幾乎戰斗至最后一人……戰斗之慘烈,我們可想而知,這是種族的戰爭,不是文明政權的顛覆,沒有別的選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冉閔被俘后,被斬于遏陘山。據史書記載,冉閔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夏天至冬天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而在冉閔被殺后,冉魏國受到了致命打擊,在隨后城池被破,部分人選擇與城同生死,部分軍隊組織幾十萬漢人往東晉方向撤退,在中途受到鮮卑大軍追擊、屠殺,死亡殆盡。由于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寫書立傳。后來統治北方幾百年的鮮卑族的北魏史學家污蔑、詆毀、辱罵漢族人的民族英雄,而后代又缺乏資料,只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
在現在的歷史文獻中,五胡亂華文獻不多,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統稱為兩晉及十六國,而冉閔建立冉魏政權,被定義為了謀反篡位,而正統是東晉。
“五胡亂華”那段血腥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中,也許記載的不夠詳細,但是我們從近代的西方的“美洲大陸”開發,也可以看出其慘烈。美國近日? ?白人警察跪殺黑人的事情被炒的沸沸揚揚,被稱為種族歧視。而在美洲大陸這種事情,是真實發生過,所以才會那么敏感,那便是印第安人,考慮種族歧視的時候,有人還會想起他們嗎?
“五胡亂華”是一場種族大戰,沒有人性,沒有對錯,是最原始的獸性的爆發。是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代,中華民族在剎那之間,從三國的喧鬧中,步入了迷霧重重的兩晉時期,雖然也是一個正統的王朝,但是卻如黑夜一般,讓人看不清楚。而晉朝留給世人的印象大多屠殺、動亂、黑暗、士族、奢侈……
結束語我們應該慶幸的是中華民族還在,并沒有像美洲大陸那般。歷史需要我們正視,而不是選擇性遺忘,歷史的往事也許就是明天的故事,更不是種族歧視,中國是一個包容的民族,但是強大才是根本。那些悲痛的過往需要我們銘記,那些民族英雄也需要我們銘記。
時代是不知道黑暗的。
能感知到你所謂的黑暗的,是人本身。
而不同的人的感知,又是不一樣的。
比如滿洲國,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黑暗的,
但是對與汪精衛及其簇擁者來說,就是一個樂土。
人是有自私性的,有利于自己的時代就是黃金時代,
相反,不利于自己的時代就是黑暗時代。
任何一個時代,例如當下,
對你來說,是黑暗還是黃金,只有自己內心是最清楚不過的。
歷史只記錄勝利者。
Hash:8c09766515dfe61c3994e28699fe4a7ee304a3cc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