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樂谷草地音樂公園 在哪?想去看迷笛音樂節。有公共交通到嗎?
導讀:中國樂谷草地音樂公園 在哪?想去看迷笛音樂節。有公共交通到嗎? 迷笛一些知識?
<p>您好,中國樂谷草地音樂公園(北京漁陽國際滑雪場)。位于北京平谷區東高村鎮大旺務村688號,平谷48路可到。</p> <p>您可以點進地圖根據您的出發地查詢具體的公交路線。</p> <p>2013北京迷笛音樂節: <p></p> <p>
</p> <p>希望可以幫到您~</p>
迷笛一些知識?
2004迷笛音樂節簡介
2004迷笛音樂節,將于2004年10月1日至4日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40000平米的露天廣場上隆重舉行。將有45支不同風格的優秀樂隊分4天為觀眾奉獻出精彩的現代音樂。如前4屆音樂節一樣,觀眾可**進入音樂節場地(只需購買公園門票,每次10元)。
在十月溫暖的陽光與清澈的星空下,音樂、樹林、草地、湖水,伴著激情、赤誠、浪漫、與友愛,真實的情感將伴隨著音樂自由地燃燒和釋放。
時間:2004年10月1日-4日 每日14:00-22:00
地點:北京市石景山區北京國際雕塑公園(西長安街玉泉路地鐵站)
主辦: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協辦:北京貝納廣告公司
2003年的迷笛音樂節持續了3天3夜,每天觀眾達上萬人次。來自全國的45支樂隊參加了這一中國最大的露天搖滾盛事。她向所有現場的人們伸出了神秘而熱情的臂膀……
音樂節創辦四年以來,搖滾樂作為青年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終于可以有自己的棲身之所和認同空間。她預示著中國的搖滾樂不再祈盼所謂主流文化的認同和施舍,而逐步具有了任何一種文化產業所應具有的發展原素:創作、傳播、受眾、交流、反饋及爭鳴。
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 --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們
寫在2003迷笛音樂節紀念冊中的這句列儂歌詞,無疑具有宣教般的先知激情和溫柔的花童幻想,這種純真熾烈的情愫曾無數次通過搖滾樂綻放得那般燦爛和絢麗。今天,中國的迷笛音樂節,已然再次點亮了青年們的靈魂,不要為他們擔心吧!因為他們已經得知了幸福的秘密,找到了拯救之路,并在麻木的商品社會中重新獲得了夢想的權力。他們將在這夢想中永遠真誠下去,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一、音樂節背景與介紹
1、形象定位:在中國首都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真正意義上的大型露天現代音樂節。
2、發展歷史:
現代音樂涵蓋了從上世紀初發展而來的布魯斯、爵士、搖滾、流行、拉丁、鄉村、FUNK、FUSION、搖滾、重金屬、說唱金屬、硬核、另類、電子、哥特、民謠等多種音樂類型以及由她們衍生出來的紛繁多樣的各種風格的音樂。從現代音樂的誕生到發展至今,她們汲取了大量優秀的歐洲古典音樂及世界上各民族傳統音樂的營養,作為一種新的音樂體系,她早已是獨立且成熟的了。
要說到現代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于1993年,她一開始就確立了鮮明的辦學宗旨:傳播藝術的、人文的現代音樂理論,教育推廣精湛的現代音樂演繹技法。
舉辦迷笛音樂節最初的動機只是希望在校園內進行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匯報表演,并邀請校外現代音樂界朋友來校歡聚,并向他們展示一下迷笛多年來的教學成果,讓更多有才華的學生走向舞臺。但隨著迷笛音樂節藝術質量的逐年提高以及舉辦規模的迅速擴大,今天的迷笛音樂節已經成為現代音樂領域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每年除了幾十支國內外的優秀樂隊在音樂節上傾情演出,更有幾萬狂熱的觀眾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國內外百余家知名媒體都在關注她的動態,競相報道與之相關的消息。音樂風格之豐富, 場面之大,情景之壯觀,國內尚無任何一場音樂盛會可與之相媲美。
迷笛音樂節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演出樂隊一律義務演出,觀眾一律免票,自由出入(以后的發展方向為通過對音樂節進行產業化運作,使所有參演樂隊得到合理收益并將每屆音樂節的利潤貢獻給公益事業),每天的演出從下午持續到夜深,每日觀眾達上萬人次,觀看演出的是絕對的年輕群體:原創音樂人、自由藝術家、朋克青年、網絡游俠、SOHO一族、背包客、布波族、各地高校大學生、追求個性生活的時尚青年、現代新經濟社會的精英分子、有閑階層以及為數眾多的媒體記者、關注中國青年亞文化的外國人,這些特質讓所有樂迷都很自然地把迷笛音樂節看作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2002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及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向全世界廣播了第三屆迷笛音樂節熱烈的現場,外界都是以積極的態度評價這樣的活動在中國的出現。
3、曾參加過迷笛音樂節的樂隊:
子曰、Ray Blue爵士三重奏、舌頭、二手玫瑰、瘦人、鐵風箏、果味VC、木馬、Joy Side、軍械所、頂樓馬戲團、杭天與樂隊、Blister (挪威)、JUNKYARD、Brahman (日本)、Disover、木推瓜、廢墟、美好藥店、夸西莫多、HAPPY ROCK、新褲子、幸福大街、戈多、夏佳爵士三重奏、凡言與冥、混血、野孩子、洋娃娃7號、虎子和病醫生、張淺潛、戈多、旺財、山人、孫大威、沙子、黃梁公主、星期三的旅行、CMCB、痛苦的信仰、美好藥店、聲音與玩具、混合膠囊、FM3、透視-X、梵瑞與3、老張的鄉村、TOOKOO、AK47、病蛹、耳光、反光鏡、梵瑞與水、海市蜃樓、零壹、扭曲的機器、腦濁、女兒紅、潛水艇、秋天的蟲子、聲音碎片、施教日、死逗樂、髓、水中、什么、謝天笑與冷血動物、夜叉、洋娃娃7號、液氧罐頭、戰斧、窒息、Panda Twin。
4、音樂節的發展:
2000年5月1日-2日,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30支樂隊參加,每日觀眾近千人,**啤酒;
2000年7月,西單迷笛音樂周在西單文化廣場舉行,以廣場形式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大型開放式搖滾音樂活動,給北京的原創音樂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演出每晚現場觀眾超過10000人;
2001年5月1日-3日,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了第二屆迷笛音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支樂隊參加了這次夏日狂歡,每天觀眾達到3000人,**啤酒;
2002年5月1日-3日,第三屆迷笛音樂節在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校園隆重舉行,參加此次音樂節的50余支優秀樂隊精選自全國各地,每日觀眾達到6000-8000人次,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露天搖滾音樂節。
2003年10月1日-3日,因非典推遲舉辦的第四屆迷笛音樂節終于在明媚的金秋中舉行,43支中外樂隊全部義務演出,每天迷笛校園里的熱情觀眾達上萬人。
2004年5月1日-3日的第五屆迷笛音樂節因安全因素于4月28日上午被緊急暫停。
5、媒體報道集錦:
對今后來說,迷笛音樂節的一個特別好的功用是在中國開創了露天搖滾音樂節的先例,讓政府知道搖滾音樂節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個與百姓不管是間接還是直接的溝通渠道。
-《南方周末》
真正的青年文化從迷笛開始,一種被稱為文化浪漫主義的精神正在不顧一切地,從一個唯物、仇恨、冷漠和即將被資本接管的世界里萌芽。
-《中國青年報》
數十支樂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熱血青年參加了這一中國樂隊文化領域最盛大的演出,迷笛音樂節已成為全國搖滾青年心中華山論劍級別的盛事。
-《北京晚報》
數萬名音樂青年參加了本屆盛會,他們高呼著? ?年音樂節搖滾支持動物保護的主題并無數次在全場卷起POGO的熱浪。
- 新浪網
搖滾與公益,搖滾與社會責任感,搖滾與行動,是時候了!告別冷漠與自我隔絕,釋放你壓抑的精神力量,迎接熱血時代的到來!
- 高地音樂網
參加迷笛音樂節的樂隊一律義務演出,觀眾一律免票,自由出入,每日達上萬人次。毫無疑問她是中國搖滾史上最重要的音樂節。
-《現象影響雜志》
5月初,在舉國上下的中產小資們傾巢出門消費的假日里,搖滾青年們不約而同地來到同一個地方-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從南到北,距離似乎并未成為問題,那些執著善良的年輕人們總有實現他們自己目標的方法。所以他們愿意讓自己的夏日在喧鬧的人群和激動的音樂中開始,是的,他們渴望這樣…
2002年5月1日開始的為期三天的北京迷笛音樂剛剛落下帷幕,52支樂隊的參加讓人驚呼:'這才是中國的伍德斯托克!'迷笛音樂節自2000年至今年已經辦第三屆……
-《南方周末》
北京市迷笛音樂學校及數家媒體聯合策辦的現代音樂節,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每年成倍遞增的投入、演職人員、觀眾、熱情與汗水已使它的影響不斷擴大,今年的音樂節地點在香山腳下的迷笛現代音樂學校,三天的火爆演出,聚集了全國各地精選的40支樂隊,觀眾是來自全國的搖滾愛好者……平淡的生活需要釋放和升華,搖滾樂因為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強大的娛樂功能,讓這些認識不認識的年輕人聚到了一起,一起歡呼,一起揮拳,一起流汗,一起落淚,一起跳舞……
-《精品購物指南》
在北京的初夏,五十多支搖滾樂隊齊聚香山腳下,締造中國搖滾樂精典時刻……令人欣慰的是快樂是這次現場的主宰,更讓人快樂的是,雖然現場沒有太多的警察,但瘋狂的情緒沒有千萬任何暴力事件,哪怕在舞蹈中撞得鼻血直流的人們,彼此也都是一笑而過。如果把這次音樂狂歡執意要和美國的伍德斯托克相提并論,快樂的境界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新聞周刊》
特約著名樂評人顏峻寫道:這一年第三屆迷笛音樂節成了中國青年亞文化的開端,幾千來自北京和外地的年輕人,說著同樣的俚語,帶著默契的眼神,在香山附近迷笛音樂學校的草地上迎接了51支樂隊的表演……
-《精品購物指南》2002年12月31日-這暗流已如此熱鬧 北京搖滾年終報告
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五月,中國各地的優秀搖滾樂隊便聚到北京,參加一年一度的迷笛音樂節,今年有總共52支樂隊參加了3天的演出,每天大約有6000多觀眾來到現場,欣賞Hip Pop、Hard Core 這些當今世界風行的音樂……年輕的音樂家表現出他們直面社會的勇氣,而這種勇氣將幫助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2004迷笛音樂節簡介
2004迷笛音樂節,將于2004年10月1日至4日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40000平米的露天廣場上隆重舉行。將有45支不同風格的優秀樂隊分4天為觀眾奉獻出精彩的現代音樂。如前4屆音樂節一樣,觀眾可**進入音樂節場地(只需購買公園門票,每次10元)。
在十月溫暖的陽光與清澈的星空下,音樂、樹林、草地、湖水,伴著激情、赤誠、浪漫、與友愛,真實的情感將伴隨著音樂自由地燃燒和釋放。
時間:2004年10月1日-4日 每日14:00-22:00
地點:北京市石景山區北京國際雕塑公園(西長安街玉泉路地鐵站)
主辦: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協辦:北京貝納廣告公司
2003年的迷笛音樂節持續了3天3夜,每天觀眾達上萬人次。來自全國的45支樂隊參加了這一中國最? ?的露天搖滾盛事。她向所有現場的人們伸出了神秘而熱情的臂膀……
音樂節創辦四年以來,搖滾樂作為青年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終于可以有自己的棲身之所和認同空間。她預示著中國的搖滾樂不再祈盼所謂主流文化的認同和施舍,而逐步具有了任何一種文化產業所應具有的發展原素:創作、傳播、受眾、交流、反饋及爭鳴。
I hope someday you will join us. --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們
寫在2003迷笛音樂節紀念冊中的這句列儂歌詞,無疑具有宣教般的先知激情和溫柔的花童幻想,這種純真熾烈的情愫曾無數次通過搖滾樂綻放得那般燦爛和絢麗。今天,中國的迷笛音樂節,已然再次點亮了青年們的靈魂,不要為他們擔心吧!因為他們已經得知了幸福的秘密,找到了拯救之路,并在麻木的商品社會中重新獲得了夢想的權力。他們將在這夢想中永遠真誠下去,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一、音樂節背景與介紹
1、形象定位:在中國首都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真正意義上的大型露天現代音樂節。
2、發展歷史:
現代音樂涵蓋了從上世紀初發展而來的布魯斯、爵士、搖滾、流行、拉丁、鄉村、FUNK、FUSION、搖滾、重金屬、說唱金屬、硬核、另類、電子、哥特、民謠等多種音樂類型以及由她們衍生出來的紛繁多樣的各種風格的音樂。從現代音樂的誕生到發展至今,她們汲取了大量優秀的歐洲古典音樂及世界上各民族傳統音樂的營養,作為一種新的音樂體系,她早已是獨立且成熟的了。
要說到現代音樂在中國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到北京迷笛音樂學校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創辦于1993年,她一開始就確立了鮮明的辦學宗旨:傳播藝術的、人文的現代音樂理論,教育推廣精湛的現代音樂演繹技法。
舉辦迷笛音樂節最初的動機只是希望在校園內進行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匯報表演,并邀請校外現代音樂界朋友來校歡聚,并向他們展示一下迷笛多年來的教學成果,讓更多有才華的學生走向舞臺。但隨著迷笛音樂節藝術質量的逐年提高以及舉辦規模的迅速擴大,今天的迷笛音樂節已經成為現代音樂領域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每年除了幾十支國內外的優秀樂隊在音樂節上傾情演出,更有幾萬狂熱的觀眾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國內外百余家知名媒體都在關注她的動態,競相報道與之相關的消息。音樂風格之豐富,場面之大,情景之壯觀,國內尚無任何一場音樂盛會可與之相媲美。
迷笛音樂節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演出樂隊一律義務演出,觀眾一律免票,自由出入(以后的發展方向為通過對音樂節進行產業化運作,使所有參演樂隊得到合理收益并將每屆音樂節的利潤貢獻給公益事業),每天的演出從下午持續到夜深,每日觀眾達上萬人次,觀看演出的是絕對的年輕群體:原創音樂人、自由藝術家、朋克青年、網絡游俠、SOHO一族、背包客、布波族、各地高校大學生、追求個性生活的時尚青年、現代新經濟社會的精英分子、有閑階層以及為數眾多的媒體記者、關注中國青年亞文化的外國人,這些特質讓所有樂迷都很自然地把迷笛音樂節看作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2002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及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向全世界廣播了第三屆迷笛音樂節熱烈的現場,外界都是以積極的態度評價這樣的活動在中國的出現。
3、曾參加過迷笛音樂節的樂隊:
子曰、Ray Blue爵士三重奏、舌頭、二手玫瑰、瘦人、鐵風箏、果味VC、木馬、Joy Side、軍械所、頂樓馬戲團、杭天與樂隊、Blister (挪威)、JUNKYARD、Brahman (日本)、Disover、木推瓜、廢墟、美好藥店、夸西莫多、 HAPPY ROCK、新褲子、幸福大街、戈多、夏佳爵士三重奏、凡言與冥、混血、野孩子、洋娃娃7號、虎子和病醫生、張淺潛、戈多、旺財、山人、孫大威、沙子、黃梁公主、星期三的旅行、CMCB、痛苦的信仰、美好藥店、聲音與玩具、混合膠囊、FM3、透視-X、梵瑞與3、老張的鄉村、TOOKOO、AK47、病蛹、耳光、反光鏡、梵瑞與水、海市蜃樓、零壹、扭曲的機器、腦濁、女兒紅、潛水艇、秋天的蟲子、聲音碎片、施教日、死逗樂、髓、水中、什么、謝天笑與冷血動物、夜叉、洋娃娃7號、液氧罐頭、戰斧、窒息、Panda Twin。
4、音樂節的發展:
2000年5月1日-2日,第一屆迷笛音樂節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30支樂隊參加,每日觀眾近千人,**啤酒;
2000年7月,西單迷笛音樂周在西單文化廣場舉行,以廣場形式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大型開放式搖滾音樂活動,給北京的原創音樂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演出每晚現場觀眾超過10000人;
2001年5月1日-3日,在迷笛學校大禮堂舉行了第二屆迷笛音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支樂隊參加了這次夏日狂歡,每天觀眾達到3000人,**啤酒;
2002年5月1日-3日,第三屆迷笛音樂節在北京迷笛音樂學校校園隆重舉行,參加此次音樂節的50余支優秀樂隊精選自全國各地,每日觀眾達到6000-8000人次,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露天搖滾音樂節。
2003年10月1日-3日,因非典推遲舉辦的第四屆迷笛音樂節終于在明媚的金秋中舉行,43支中外樂隊全部義務演出,每天迷笛校園里的熱情觀眾達上萬人。
2004年5月1日-3日的第五屆迷笛音樂節因安全因素于4月28日上午被緊急暫停。
5、媒體報道集錦:
對今后來說,迷笛音樂節的一個特別好的功用是在中國開創了露天搖滾音樂節的先例,讓政府知道搖滾音樂節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一個與百姓不管是間接還是直接的溝通渠道。
-《南方周末》
真正的青年文化從迷笛開始,一種被稱為文化浪漫主義的精神正在不顧一切地,從一個唯物、仇恨、冷漠和即將被資本接管的世界里萌芽。
-《中國青年報》
數十支樂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熱血青年參加了這一中國樂隊文化領域最盛大的演出,迷笛音樂節已成為全國搖滾青年心中華山論劍級別的盛事。
-《北京晚報》
數萬名音樂青年參加了本屆盛會,他們高呼著今年音樂節搖滾支持動物保護的主題并無數次在全場卷起POGO的熱浪。
- 新浪網
搖滾與公益,搖滾與社會責任感,搖滾與行動,是時候了!告別冷漠與自我隔絕,釋放你壓抑的精神力量,迎接熱血時代的到來!
- 高地音樂網
參加迷笛音樂節的樂隊一律義務演出,觀眾一律免票,自由出入,每日達上萬人次。毫無疑問她是中國搖滾史上最重要的音樂節。
-《現象影響雜志》
5月初,在舉國上下的中產小資們傾巢出門消費的假日里,搖滾青年們不約而同地來到同一個地方-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從南到北,距離似乎并未成為問題,那些執著善良的年輕人們總有實現他們自己目標的方法。所以他們愿意讓自己的夏日在喧鬧的人群和激動的音樂中開始,是的,他們渴望這樣…
2002年5月1日開始的為期三天的北京迷笛音樂剛剛落下帷幕,52支樂隊的參加讓人驚呼:'這才是中國的伍德斯托克!'迷笛音樂節自2000年至今年已經辦第三屆……
-《南方周末》
北京市迷笛音樂學校及數家媒體聯合策辦的現代音樂節,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每年成倍遞增的投入、演職人員、觀眾、熱情與汗水已使它的影響不斷擴大,今年的音樂節地? ??在香山腳下的迷笛現代音樂學校,三天的火爆演出,聚集了全國各地精選的40支樂隊,觀眾是來自全國的搖滾愛好者……平淡的生活需要釋放和升華,搖滾樂因為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強大的娛樂功能,讓這些認識不認識的年輕人聚到了一起,一起歡呼,一起揮拳,一起流汗,一起落淚,一起跳舞……
-《精品購物指南》
在北京的初夏,五十多支搖滾樂隊齊聚香山腳下,締造中國搖滾樂精典時刻……令人欣慰的是快樂是這次現場的主宰,更讓人快樂的是,雖然現場沒有太多的警察,但瘋狂的情緒沒有千萬任何暴力事件,哪怕在舞蹈中撞得鼻血直流的人們,彼此也都是一笑而過。如果把這次音樂狂歡執意要和美國的伍德斯托克相提并論,快樂的境界應該是不相上下的……
-《新聞周刊》
特約著名樂評人顏峻寫道:這一年第三屆迷笛音樂節成了中國青年亞文化的開端,幾千來自北京和外地的年輕人,說著同樣的俚語,帶著默契的眼神,在香山附近迷笛音樂學校的草地上迎接了51支樂隊的表演……
-《精品購物指南》2002年12月31日-這暗流已如此熱鬧 北京搖滾年終報告
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五月,中國各地的優秀搖滾樂隊便聚到北京,參加一年一度的迷笛音樂節,今年有總共52支樂隊參加了3天的演出,每天大約有6000多觀眾來到現場,欣賞Hip Pop、Hard Core 這些當今世界風行的音樂……年輕的音樂家表現出他們直面社會的勇氣,而這種勇氣將幫助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先要說迷笛音樂學校,這是成立于1993年的一家民辦音樂學校,主要教授電聲和爵士的基礎課程,校長是一個熱愛爵士樂的大齡青年。很多學生畢業后不肯離開北京,于是他們促成了一個外地搖滾青年的聚居區,并逐漸組建出很多樂隊,今天不少有名的樂隊都和它有點瓜葛……從2000年開始,學校決定利用簡陋的條件舉辦音樂節,讓他們相會、交流、壯大聲威。
兩天,大約1000人聚集在迷笛學校的禮堂,也就是演出場地,和禮堂外的空地上,喝著免費的啤酒,聊天、大笑、傾聽、蹦跳,44支樂隊輪番上陣,從后歌特到說唱金屬,從朋克到布魯斯,夜叉和舌頭分別壓軸,從下午到深夜,人們被音樂,或者說被歸屬感烘烤著,狂歡了起來。盡管主流媒體視若罔聞,但這的確是搖滾樂新生力量最重要的檢閱和聚會,盡管宣傳效果有限、娛樂條件有限,但一種文化正在成長,它的粗糙和生命力,是習慣所不能理解的。
這些人和這些樂隊,來自社會的邊緣,愛自由自在的生活,選擇與眾不同――我是說,第一種人――他們被另一些人視為小圈子,甚至被詆毀和壓制,但他們有新音樂,和獨立思考的方向。且不說舌頭、痛苦的信仰、木推瓜、廢墟、夜叉、腦濁、杭天、病蛹這些重要的名字,也不說全體黑臉來開場的美好藥店和新銳的幸福大街、昏熱癥,就是一個剛剛組建的暗夜公爵,就已經拿磅礴唯美的后歌特音樂征服了人們的神經。他們沒有被公眾認識,是因為公眾沒有得到唱片公司的灌輸,和娛樂記者的指點――眾所周知,這取決于穩妥的賣相而不是音樂。
歷史上所有的音樂節(festival),都是有相近愛好的青年,在長時間的音樂演出上聚會,做集體的狂歡。無非是圈子,無非是人以群分,但它的開放,在于人人都可以加入,不用花錢,不用扮酷也不用懂音樂,你不用屬于哪一個圈子,你所需要的,僅僅是告別文明的枷鎖,做自然的、本來的人。和近期另一個熱鬧的音樂節“喜力節拍”不同,迷笛音樂節沒有強大的資金和宣傳支持,更沒有強烈? ??通俗的娛樂功能,它不是為了取悅于贊助商和大眾,而是親近了正在成長的創造,和邊緣文化的價值。
所謂狂歡,應該是純凈的――這話聽起來有點烏托邦,但我們今天還可以擁有。就像在迷笛音樂節的終場之際,舌頭樂隊的主唱吳吞所說:“重要的不是搖滾樂,而是你們……”他接著說:“種子就要埋在地下,這樣它才能長成大樹,長成你們需要的火把。”有人含著熱淚,有人瘋狂地開始沖撞,他們的狂歡,就是種子的狂歡,他們簡單的快樂,是沒有距離、無須代價、遠離知識的,如果你覺得那音樂太噪,那也許你是忘記了自己身上也曾經藏著一個轟鳴的精神。
什么是狂歡呢?是酒神?是戀愛?是青春?還是超越常規?而這一切,其實是那么簡單。
吹了笛子可以迷倒人
英文音義(MIDI)音樂格式或數碼音響!!!!
Hash:c221bfb88b0aadf178412594539f1d5debfc9e47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