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資源特色是什么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
導讀:北京旅游資源特色是什么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 1.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 2. 北京的旅游業特點 3. 北京旅游景觀的特點 4.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及開發對策 5. 北京旅游三大特點
1.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
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后寢,三朝五門。
1、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叫紫禁城,是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
2、故宮中的小知識: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中和殿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殿之前休息,并且接受執事官員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在清朝是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公主下嫁時,也在這個殿里宴請附馬,科舉考試最高一級的殿試,開始實在太和殿舉行,后來也移到了保和殿。
3、故宮的建筑特色:建筑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非常豐富,包括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許多因素,正是它們共同構成了建筑藝術的造型美。故宮的建筑藝術主要是群體組合的藝術,群體間的聯系、過渡、轉換,構成了豐富的鋪陳展開的空間序列。
2. 北京的旅游業特點
生態旅游受追捧
今年的中國旅游日以“綠色發展 美好生活”為主題,全國多地將當地的綠色資源、生態資源等串聯起來,引導人們走到戶外,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生活。
中國旅游日設立至今已有11年,旅游內容日益豐富,旅游方式更加多元。其中,綠色生態旅游具備貼近自然、融合性強等優勢,已成為國內游的重要內容。
擁有得天獨厚生態旅游資源的青海省,有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寒濕地、草原、灌叢和森林等生態系統,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物種、基因、遺傳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這里的風光讓人們驚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如何既保護好寶貴的生態資源,又促進旅游業發展?只能走綠色發展之路。“青海在全國乃至全球生態地位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決定了青海文化旅游發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圍繞區位特點和資源特色做文章,走生態保護優先的綠色崛起之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常紅安說。
如今,綠色發展帶來的旅游紅利不斷顯現。青海把生態教育、環境保護與各類生態旅游資源相結合,推出了生態研學、高原康養、濕地觀鳥、自駕越野、森林養生等多種生態旅游產品,形成了大美青海觀光之旅、生態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等100條生態旅游產品線路,促進了生態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年“五一”假期,青海“生態游”受到游客追捧,“走進可可西里·尋覓藏羚羊生態旅游線”“黃河廊道生態自駕車旅游線”“大美青海高原生態文化旅游線”等一批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帶領游客走進青海。
“村游”鄉村新生活
因為一次網購玫瑰花茶的經歷,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馬雯結識了在云南騰沖經營民宿的張女士。張女士通過網絡銷售的玫瑰花茶有著不俗的包裝:淺黃色的外包裝上印著手繪的玫瑰和一句贈語。正是這個包裝,讓馬雯對張女士的民宿以及騰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今年春天,馬雯休了幾天年假,專程前往騰沖,在那里住了一周。
“原先在我的印象中,騰沖的旅游資源主要是溫泉,沒想到,如今那里的鄉村旅游發展得這么好!”回到北京之后,馬雯忍不住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徒步高黎貢、穿行龍川江、打卡藝術村……在當地人的推薦下,馬雯的騰沖鄉村游安排得滿滿當當。“這里既有最原始和樸素的風光,也有緊跟潮流、適合年輕人喜好的新旅游內容。”
如今,鄉村旅游內 涵不斷豐富、更新,不僅有“土味”,也有時尚和品位,“村游”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重要內容,也是展示鄉村新生活的重要窗口。
4月中旬,農業農村部舉辦2021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動,發布了55條春季精品線路和176個精品景點,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發展。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休閑農業快速發展。2020年,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休閑農業仍實現營業收入6000億元。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休閑農業也將迎來大發展,鄉村旅游的前景更為廣闊。
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綠色生態游、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給國內游市場注入了強勁的活力,讓國內游業態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新樣貌,也給旅游業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出境游發展迅猛,成為旅游業界的重點關注領域,產品豐富、更新迭代快;相比之下,當時的國內游市場上產品豐富度不足、創新不夠,對游客吸引力逐漸降低。“花同樣多的錢,體驗差,還不如出境旅游。”曾經,這樣的抱怨在網絡上并不少見。進入“十四五”時期,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旅游主管部門、旅游業界和游客的共同目標。當前,出境游發展基本停滯,如何充實并提升國內游產品,滿足人們旺盛的旅游需求,提升人們的旅游生活品質,中國旅游業界正在積極進行多種探索。
今年“五一”假期,中國旅游消費市場表現搶眼,自駕游、高鐵游、露營旅游,日益便捷的交通條件,讓中國游客的旅游有了更多選擇;博物館旅游、紅色場館游、鄉村旅游,旅游內涵不斷豐富,文化味越來越濃厚;鄉村客棧、特色民宿、星級酒店等硬件設施日益完備,越來越多的旅游產品正向高品質國際水準看齊。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創新發展紅色旅游,讓廣大游客有更多獲得感、對旅游發展有更高的滿意度,將成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內容。
3. 北京旅游景觀的特點
文化古跡類景區是人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以及教育當代人的良好場所。如:北京故宮、長城、天壇、頤和園、云岡石窟沈陽故宮、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跡、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平遙古城、麗江古城、龍門洞窟、南陽武侯祠、五臺山、殷墟、大足石刻、沈陽故宮蘇州園林、福建土樓、鳳凰古城等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
風景名勝類
風景名勝類旅游景區是指具有獨特的風光、景物以及古跡,同時也包括有獨特的人文習俗的景區。風景名勝是人們休閑、學習、放松心情的好去處。如:北岳恒山、桐柏山、云臺山、雞公山、青城山、峨嵋山、嶗山、棋盤山、荔波樟江風景名勝景區、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自然風光類
自然風光類景區是以當地獨特、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主,當地旅游部門精心開發而成的景區。適合于休閑、養生等。比如著名的自然風光景區有:桂林、九寨、漓江、大同土林、張家界等。
旅游景區
紅色旅游類
紅色旅游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游線路和經典景區,如萬源戰史陳列館、魚泉山風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并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4. 北京旅游資源的特點及開發對策
2021年底馬上就到了。由于疫情原因,進入北京是有一定限制的。屬于 中高風險地區的人不讓進京,低風險地區的人進京要提供24小時內的核酸監測報告,必須是陰性結果,同時要看本人的行程碼,必須是綠色的,并且測體溫沒有發熱等癥狀,才可以進京旅游。
5. 北京旅游三大特點
京劇特點: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于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于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于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并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
Hash:ad21fa8c73000c14d698e37474013c1b62f5a56a
聲明:此文由 鏈世界-開陽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