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向世界介紹靖安:“有一種生活叫靖安”
4月20日
新華網在首頁醒目位置發布題為: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
的文章
聚焦靖安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建設美麗中國的創新舉措
及系統推進“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的各項工作。
向世界推介了我們美麗的靖安,
跟小布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驅行于江西靖安的山水田園、村落鄉鎮,舒心愜意的景致、如詩如畫的意境,靖安“口碑”不由得鉆進腦海。
靖安,一個生態環境十分優美的縣——84.1%的森林覆蓋率,全縣11個鄉鎮都是國家級生態鄉鎮。
為了呵護綠水青山,靖安不僅有在全國效果好得出了名的“河長制”“路長制”,還有給全縣近3000株百年古樹配“保姆”等妙招……靖安“治山理水”,久久為功、深入人心。
在保護中開發、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美”也要“百姓富”。鄉村旅游加速發展、有機農業生機勃勃、康養產業項目接二連三……靖安縣初步構建了全域有機農業、綠色低碳工業、全域生態旅游產業體系。
走訪靖安,記者深切地體味到,這個縣生態文明建設從“治山理水”進入了“顯山露水”階段,生態守護厚積薄發的靖安,開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速度。
春日里,靖安規模最大的白茶茶場仁首周口茶場進入采摘期,600畝連片茶園一片繁忙,采茶女工們有的向茶場交送新采摘的茶葉,有的圍坐在一起分揀茶葉。采茶女工涂源嬌每年到這里采茶20天左右,她告訴記者,這天采摘了6公斤,勞務費200元。
靖安生態有機農業聲名遠播。全縣已有60個農產品獲得綠色有機食品認證,認證面積16.7萬畝,有機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5家,被評為全省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建成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基地25個,高山蔬菜、娃娃魚、淡水三文魚生產養殖基地正不斷培育壯大。
靖安打造全域“大景區”,提出“以大型旅游項目為支撐,以鄉村旅游為背景”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去年共接待游客757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44.2億元,增長均在40%以上,綠水青山正在加速轉化為富民強縣的金山銀山。
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戶外運動天堂”成為靖安縣主打旅游品牌之一。靖安大力開發登山、溯溪、徒步探險、自行車騎行等運動旅游“動”產業,承辦了多次國際性自行車賽事。
以“農宿文化”為主題的鄉村休閑旅游在靖安遍地開花,涌現出了三坪村、古楠村、藍孔雀生態園、象湖灣生態園等一批在省內外知名度較高的鄉村旅游代表,鄉村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00萬人次,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引擎。全縣11個鄉鎮建設有96個民宿旅游示范點,參與農戶1030戶,接待床位12000多個。
打造度假養生養老“靜”產業。3月的高湖鎮永豐村百香谷農旅醫康養產業園已初露崢嶸,這是一個旨在打造休閑農業、生態旅游、國醫傳承、中醫保健、健康養生為一體的農旅醫康養大健康產業園。由北京云游創展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建設小灣禪舍項目,集養生休養度假為一體,4月初對外接待游客。
去年1月,以云技術為引領、大數據為支撐的江西第一朵“生態云”在靖安亮相,生態云通過11個監測系統,獲取靖安的各項生態數據,利用數據推廣,為農產品、旅游景點、養老房產等增加附加值,成為促進生態美與百姓富有機統一的“祥云”。
這個15萬人口的小縣,近3年來榮獲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榮譽品牌20多個:全省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靖安大數據、大智慧、大健康產業蓬勃興起,康養項目、旅游項目紛至沓來……應該說靖安的生態價值迎來了迸發期。”靖安縣縣長嚴旭輝說。
來源:新華社記者李美娟 新華網
編審:辛冬妹、謝芳芳
編輯:聶麗紅
Hash:32542584dcf085b78313d07b26d221e3549d283a
聲明:此文由 宜春發布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