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走進東山書院,探訪陳賡故居,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搜狐網湘潭7月15日電(通訊員:姚思雅)

        2021年7月15日早,湘潭大學湖南為什么這么紅”專項實踐團湘潭紅色走廊調研小分隊從湘潭大學出發,兵分兩路前往東山書院和陳賡故居實地參觀學習,感悟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學習先輩的精神,以勉勵自我,奮發圖強。

        東山書院始建于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由新疆巡撫劉錦棠及當地鄉紳捐銀籌建,迄今已屆百年。東山學院開設了算學、自然科學、翻譯及商務等課程,培養專業實用人才,開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這里歷史悠久,毛澤東、譚政、陳賡等英才輩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為東山書院題寫了校名。

        在東山書院,團隊成員參觀了毛澤東、譚政、陳賡等人學習過的教室、寢室、自修室,詳細了解了這里的學習環境,遙想起當年領袖、將軍、詩人、學者的少年壯志和指點江山的豪情。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激發了團隊成員砥礪學業、報效祖國的斗志。在調研參觀中,團隊成員有幸采訪到“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講好思政故事”研修班第三期的東北農業大學的三位老師,他們表示湘潭的紅色文化相較于其他地方具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優勢,應繼續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堅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圖為東山書院前團隊合影)

        陳賡故居始建于清朝,它正中堂屋,分為上下兩廳,中間隔著一個長方形大天井,是古建筑中稱之為“鴛鴦廳”的格局。陳賡大將在這里出生、成長、學習,度過青少年時代,并走上了革命道路。走進陳賡故居,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陳賡故居內部和陳賡生平館。陳賡故居中設有收留屋,里面配置了床鋪、被褥及衣物,專供孤寡老人、殘疾人、孤兒和一些無家可歸的乞討者居住,并提供吃喝。屋雖小,卻體現著陳賡大將家人為人善良的高尚品質與良好風范。在陳賡生平館,團隊成員認真學習了陳賡大將的生平事跡和革命歷程。在陳賡故居外,團隊成員以陳賡大將愛護戰友的生平故事為主要內容,進行了微視頻的拍攝,旨在通過更為生動化的方式傳播陳賡大將的個人事跡,幫助更多群眾了解陳賡大將及陳賡故居,并激勵群眾以人為鏡,升華自我。

        (圖為陳賡故居內部一臥室)

        通過實地調研參觀,團隊成員表示深受教育。從東山書院到陳賡故居,團隊成員追尋先輩們的歷史足跡,學習感悟先輩們理想信念的形成軌跡,領略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未來也會以更加飽滿的精神、堅定的信念,砥礪自我,奮力前行,傳承發揚紅色文化,弘揚偉人精神!

        Hash:82541e3255cee9336bd84d1a93cbb8189ba75f98

        聲明:此文由 紅色走廊調研小分隊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