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500年歷史!這所揚州唯一尚存的書院來歷不簡單......

        梅花書院

        梅花書院,是揚州古老書院之一,初建于東關街,后遷址廣陵路。明嘉靖中建,初名甘泉書院,又名崇雅書院,清雍正十二年改為梅花書院。

        古語有言:“東南書院之盛,揚州得其三焉。”這里的“三”指的即是揚州非常知名的安定、梅花、廣陵三書院。

        兩淮鹽商利甲天下,資建書院之多、之精,也為古代揚州培養了大批人才。據《明清進士位名錄》統計,僅明清兩代,揚州通過科舉考上進士的就有650人,其中明代245人,清代405人。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目前揚州唯一尚存的書院——梅花書院,著名桐城文學家姚鼐、著名皖派學者洪桐都曾在書院任掌院。朱軍在《揚州書院和藏書家史話》中寫道:梅花書院是揚州古老書院之一,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

        梅花書院的開辦與明代心學家湛若水有直接關系,湛若水曾任南京國子監祭酒、禮部侍郎,后來還擔任過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明嘉靖六年,湛若水在赴京考績時路過揚州,當地的一些學人在揚州廣儲門外的甘泉山下給他建了一處講學之所。

        巧合的是,湛若水號甘泉,這讓他頗為滿意,故起名為甘泉行窩。后被當地的巡鹽御史朱廷立改名為甘泉山書館,后又改名為湛公書院。

        明萬歷二十年,揚州知府開浚城壕,掘出的淤泥在此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土嶺,并在上面植梅數百株,即梅花嶺。又于嶺前建諸生講學之所。巡按御史牛應元來到揚州時將其改為崇雅書院。明崇禎年間,魏忠賢大禁書院,崇雅書院被毀。

        清雍正十二年,在消寂了很長時間后,全國興建書院之風又起,揚州府同知劉重選與大鹽商馬曰琯于崇雅書院舊址——梅花嶺建起了梅花書院。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梅花書院與揚州另一大書院安定書院互用學師,使人才得以交流,影響得以擴大。

        后幾經毀壞和改造。1990年梅花書院的房屋長廊以原貌翻新,如今,梅花書院重新修繕為揚州書院博物館,并由書院碑廊、史料展廳、書院講堂、狀元廳、藏書樓、祭祀廳六部分組成,是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Hash:1f2ebcde521ac3cfb6927da5548cee6e4abb854c

        聲明:此文由 漫游廣陵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