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漢高祖脫圍大同城東

        在今大同城東七里許的馬鋪山一山頭上,豎立著一通漢白玉石碑,上書:白登之戰遺址,這里就是漢高祖劉邦匈奴兵馬圍困之處,史稱“白登之戰”。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春秋戰國間即逐漸強盛起來。漢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率兵奪取了長城以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脅到剛剛立國不久的西漢王朝的統治。白登之戰就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激烈的軍事較量。

        漢高祖七年(前200)十月,劉邦親統大軍32萬北擊匈奴,先在銅鞮(今山西沁縣)大敗叛臣王信的軍隊,直追至晉陽。韓王信,逃奔匈奴,收拾余部,與匈奴冒頓單于共謀攻打漢國對策。于是,匈奴派左、右賢王率兵萬余及韓王信的將領王黃等人屯住廣武至晉陽一線,冒頓親駐代谷(今山西代縣)指揮。漢軍再次擊敗匈奴,追至婁煩地區(今山西神池五寨一帶)。

        劉邦聽說單于駐扎在代谷,先后派出十多名偵查人員前往打探,狡猾的冒頓采用“誘敵深入”之計,將精兵良馬隱藏起來,以老弱殘兵予以引誘。打探的人員都匯報說匈奴可擊,只有最后派出的婁敬說:“兩國交兵,都要炫耀自己的武力,這次我去偵探,看到的都是老弱殘兵,必然會有埋伏,不可輕易進兵”。劉邦斥責他“胡說八道,沮喪士氣”,遂將婁敬捆起來囚在廣武。

        求勝心切的漢高祖劉邦不顧婁敬的稟報、諫阻,竟然發兵北上。時值天氣十分寒冷,雨雪交加,士卒凍掉指頭者十分之二、三。當劉邦率領騎兵抵達平城時,旱頓單于突以精騎40萬將漢軍團團圍住。一場慘烈的戰斗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漢軍才占據了白登山。在匈奴合圍時,劉邦亦險些被俘。冒頓遂將白登山圍困起來,西面全是白馬,北邊一色烏驪馬,東部一片龍馬,南方皆為赤黃馬,陣勢威嚴,鐵桶般相似。漢高祖劉邦被圍七晝夜,仍無法突破重圍。

        這時,謀士陳平向劉邦進獻了一條妙計,于是劉邦派人送給單于的妻子一封信和一幅美女圖像,并賄以重金。冒頓單于原與王黃、趙利等約定在此共擊漢軍,但久久未見他們到來,心中正在生疑,這時又聽了閼氏的竭力勸說,且聞漢朝援軍即將到達,遂將圍軍撤開一面,漢軍便進入平城城內。隨后,漢軍援軍趕到,匈奴撤軍而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之戰”。劉邦回師后,處死了前后派出的偵探,而重賞了陳平和婁敬,封婁敬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

        “白登之戰”影響重大。它使漢高祖劉邦從驕傲自大中清醒過來,一面命周勃,樊噲率軍20萬駐守代地,義務匈奴。一面采納了婁敬的建議,以公主嫁單于。從此,漢朝以“和親”羈縻政策代替了武力征計政策,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

        “白登之戰”也使白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成了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們探幽抒懷的處所和題材。清人魏象樞的《晚行過白登》就是其中的一首,詩曰:“泛泛征車暮,搖搖北雁過。沙吹邊草急,樓鎖戌云多。好夢歸楊柳,鄉心隱薜蘿。千年遺漢跡,一夜轉悲歌。”

        Hash:142c56c80aafa46e369169404f3a198802aab049

        聲明:此文由 運用十二星座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