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不僅有劍還有很多你不知道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將浙江省龍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龍泉市成為全國第13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繼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金華、嘉興、湖州、溫州市之后,浙江的第10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浙江省龍泉市
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國函〔2017〕97號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申報龍泉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將龍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龍泉市歷史悠久,古城傳統格局和風貌保存較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二、你省及龍泉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復精神,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要求,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系,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編制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并將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劃定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制定并嚴格實施相關保護措施。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指導下,編制好重要保護地段的詳細規劃。在規劃和建設中,要重視保護城市格局,注重城區環境整治和歷史建筑修繕,不得進行任何與名城環境和風貌不相協調的建設活動。
三、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要加強對龍泉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規劃、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
2017年7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瞅瞅——
詩畫江南最高峰
煙雨甌江第一城
是對龍泉自然景觀的入神描述
龍泉地處浙西南,市域面積3059平方公里,人口29萬,自古就有“處州十縣好龍泉”之美譽。其靈秀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民俗風情,形成了龍泉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
龍泉先后獲得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陶瓷文化歷史名城、中國生態旅游最具魅力城市、中國黑木耳之鄉、中華靈芝第一鄉、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中國龍泉寶劍之鄉、中國龍泉青瓷之都……
龍泉擁有浙江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鳳陽山自然保護區。它是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保持了原始森林風貌,谷幽泉清、茂林蔽日、奇草遍地,有“野生動物的樂園、珍稀植物的天堂”和“華東古老植物搖籃”之美譽。
龍泉不僅是甌江源頭,還是閩江、錢塘江的上源之一,從龍泉乘坐帆船或木排,可直達杭州、福州和溫州,故又有“三江源頭”“水流三州”之謂。
龍泉歷史底蘊深厚。境內歷代的窯址、劍池、廟宇、廊橋、文物和古民居數量繁多,成為龍泉翔實而珍貴的歷史印證。龍泉現有各級文保單位4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3處,省級文保單位9處,是著名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另有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2年開始,龍泉啟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申報。2015年4月古城西街被確定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這條歷盡滄桑的古街,手工作坊和傳統老店比比皆是,鐵鋪、劍鋪、彈棉鋪、制秤鋪、灶壺鋪、草藥店、理發店、古玩店等,仍都鮮活地存在著,與龍泉人的生活緊密相連,也吸引著外地人駐足流連。
這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傳統手工藝歷史的劍瓷之都,龍泉寶劍得益于龍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唐郭震有詩云:“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龍泉青瓷則更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美譽。神州之大,四海之廣,能自古便獲美譽且經久不衰的,恐少之又少,這該是龍泉與生修來之莫大福澤了。
此外,龍泉的飲食文化極為豐富。由于地處山區,龍泉的飲食習慣以咸、辛、辣、燙等山區特色口味為主,口味傾向濃重,尤喜暖鍋熱食,山區野生食材豐富,一些外地人眼中的山珍野味,在龍泉人家餐桌上就是最平常不過的尋常食物。
龍泉人骨子里有一種放逸閑情,他們會忙里偷閑,相聚于茶樓食肆,拾綴恬淡的方言,聽聽清雅的樂曲,吃過烏米飯,喝過披云山泉泡的金觀音茶后,或賞七星清潭,飲一掬泉,登絕壁云梯,或沐氧弄瀑戲水或自駕船游河,得滿懷意趣,沐浴于山光,忘情于山水,得半日之悠閑,品一園意趣,將繁縟俗務暫置腦后。
白云千載風雨悠悠,風云流轉時過境遷。今日的龍泉,已桑田碧海,非同舊日了。城里各式的建筑掩映在綠萌中,或新穎或古樸,并不千篇一律地堆砌,而是錯落有致,無一不折射出時代的印記。
來源:中國旅游報
1、
2、
3、
4、
5、
Hash:ccddf799d32855f12fbe145a878e3e8c639676b7
聲明:此文由 體育旅游風在憩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