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紅色旅游景點有哪些?
濟南市長清區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大峰山景區內。大峰山不僅是一塊文化古跡寶地,也是長清人民革命的搖籃。大峰山革命根據地是長清縣抗日革命根據地、中共泰西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濟南市重要的革命遺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長清革命武裝力量在大峰山建立了長清縣抗日根據地,創建了大峰山抗日獨立營,在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民族、民主革命斗爭,直至長清縣全境解放。
“奎虛書藏”樓,位于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路257號,又稱“山字樓”,北臨大明湖,東臨遐園,為原山東省立圖書館藏書樓,建于1935-1936年,為現代建筑風格。1929年后,藏書量亦多至原藏書樓不能容納。因而于1934年籌建新藏書樓,命名為“奎虛書藏”,其意為“奎星主齊,虛星主魯,以二星之分野,括齊魯之疆域”。1945年12月27日侵華日軍山東戰區簽降儀式曾在這里舉行,這里見證了山東人民整整八年的抗戰歷史。
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機關紀念地
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機關舊址位于五龍潭公園內東南側,占地31.7平方米。舊址原為四合小院,大門朝東,開于東流水街105號。中共濟南地方組織創建后,選擇這座小樓作為黨的秘密機關所在地,王盡美、鄧恩銘等人都曾在此處工作過。
蔡公時紀念館位于濟南經四路370號,紀念館以“五三慘案”和蔡公時烈士事跡為主,通過實物展示、圖片文字資料、雕塑、復原陳列等方式,再現了蔡公時追求革命、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光輝一生。
濟南解放紀念閣(解放閣)位于濟南黑北路與黑西路交界處,南鄰黑虎泉、北臨青龍橋、東臨黑虎泉北河流、西鄰泉城廣場。1948年9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命令,經過八晝夜激戰,于9月24日一舉解放了濟南。
濟南戰役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在解放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為紀念這一偉大勝利,1965年濟南市人民政府在舊城墻上建成10米高的石徹臺基。1985年又決定在臺基石上建起了解放閣閣高24.1米,總高34.1米,占地1637.2平方米,建筑面積617.2平方米濟南解放紀念閣。1986年9月24日巍峨壯觀的解放閣落成。濟南解放紀念閣不僅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還已成為濟南標志性的建筑之一,1988年被評為泉城十大景觀之一。
1949年11月,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塔奠基。1950年2月,開始修建烈士公墓。195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山東省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的陪同下,來到四里山向黃祖炎烈士致哀,悼念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烈士陵園之一。
萊蕪戰役紀念館位于萊蕪區,是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聞名中外的萊蕪戰役,于1997年在原萊蕪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并于2007年萊蕪戰役勝利60周年之際進行升級改造。紀念館總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展陳面積6600平方米,是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及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館區由紀念廣場、革命烈士紀念塔、展覽館、全景畫館和室外兵器展場五部分組成,館名由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紀念館的中軸線上矗立著陳毅元帥青銅塑像和革命烈士紀念塔。
英雄山,解放閣 ,西門橋,萊蕪戰役紀念館
Hash:7f17e35c39173f8482ef5cd030fa1763780b9d09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