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襄十隨神”文化旅游走廊上的美麗鄉村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

        當荊楚大地的鄉村文化遇上田野風光,鄉村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也在逐步拓寬區域協同發展賽道。本期將帶大家走進襄陽市、十堰市、隨州市、神農架林區,聆聽“襄十隨神”田野上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襄陽:典范力量引領鄉村文化旅游全域發展

        以荊山生態和漢江風光帶為特色,襄陽市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經過多年的墾殖努力,涌現出一大批鄉村文化旅游發展的典型區域和優秀案例,在全市起到卓有成效的引領示范作用。

        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鑄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有力推動,激活了襄陽市鄉村振興的文化基因。2020年,襄陽市對全市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功能格局,拓寬文化服務陣地,相繼完成10余個鄉鎮(街道)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建、改擴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105個鄉鎮(辦事處)全部建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綜合文化站),具備“三室一廳”(圖書室、共享工程活動室、培訓室、多功能活動廳)的功能。全市100%的村(社區)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

        近年來,全市文旅系統圍繞“加快建設美麗襄陽,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的戰略部署,強力推進文旅融合。南漳縣被確定為“湖北荊楚名縣”,谷城縣南河鎮、棗陽白水寺景區、保康堯治河度假區分別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4A級景區和省級旅游度假區,谷城堰河村、老河口李家染坊村、保康格欄坪村、襄城姚庵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一批批靚麗的鄉村文旅品牌,助力襄陽市的文旅產業能級和市場影響力邁向更高臺階。

        十堰:鄉土文化點亮文旅發展“新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鄉村文化資源賦予鄉村旅游更深厚的底蘊。2021年4月27日,十堰市“靈秀湖北·四季村晚”啟動儀式丹江口市六里坪鎮蒿口村舉辦,活動現場不僅有民間歌舞、傳統戲劇表演,同時還穿插進? ?了非遺項目展示和鄉村美景、鄉村好物推介。4月份以來,十堰市共開展鄉村村晚、文化惠民進景區等活動600余場,如火如荼的村晚活動加上媒體的直播引流,使竹山梅花谷鄖陽區龍韻村等不少鄉村景點成為了網紅打卡地,通過網絡平臺向外輸送鄉村“名片”。

        竹溪縣桃花島夯土小鎮里,名為“干打壘”的建筑文化遺產為小鎮積極創建全國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提供了有利契機。通過挖掘地域特色風物背后的歷史人文內涵,小鎮采用適度夸張、集中凸現的文化創意,構建起文化、產業、旅游、社區功能疊加的風情社區,讓生產、生活、生態融為一體,讓觀光、休閑、購物有機統一。

        房縣黃酒歷史悠久,其釀造技藝被評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是十堰市另一張極具特色的文旅名片。為了促進非遺保護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房縣投資三億元重建廬陵王古棧道中國黃酒博物館等設施,還原黃酒村漢唐時期的歷史風貌,將黃酒民俗文化村打造成融詩經文化、黃酒文化美食文化民俗體驗為一體生態旅游度假區,累計已接待游客40萬余人次。土城黃酒民俗文化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后備箱示范點、十堰市旅游名鎮。

        隨州:文旅融合釋放鄉村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隨州市大力實施“全域旅游富民”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在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旅帶農、興文富民的振興之路。

        基于“景區帶村”的建設思路,隨州市堅持旅游景區發展與農民轉移就業相結合,開發農業觀光游、生態體驗游等旅游新產品,在豐富旅游業態的同時,當地貧困群眾亦可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獲得雙重收入,促成企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雙贏。目前全市旅游已帶動1200余家農家樂、50余家精品民宿、1萬余人就業。

        據當地相關負責人介紹,隨州市將持續秉持文旅融合發展理念,以“文旅+”“+文旅”為路徑,將鄉村社區、田園風光、民風民俗、特色種植業等社會和產業資源,甚至荒山、荒坡、荒灘等閑置資源,進行整合開發,將鄉村資源盤活;繼續加大包括資金引進、技術投入、人才建設、項目規劃等政策傾斜,使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能夠真正惠及鄉村地區,促進農村變美、農業變強、農民變富,促進鄉村地區走向全面振興。

        神農架:整合產業要素 豐富鄉村旅游

        依托“十百千”工程(10個示范村、100個示 范村落、1000個示范戶),神農架林區全方位整合鄉村資源和產業要素,筑造“鄉鄉興旅游,村村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2018年“十百千”工程啟動至今,已經落實項目的鄉鎮、村落共計23個。

        深入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探索農旅融合,發展壯大旅游產業,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神農架林區持續深耕“六種四養”原生態產品,包含中藥材云霧茶、有機小土豆小雜糧山野菜、干鮮果和百花蜜、跑跑豬、森林雞、冷水魚,鼓勵區內企業自主研發康養旅游產品,推動資源優勢變成品牌優勢。

        品牌創建方面,神農架林區統籌八個鄉鎮,于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積極推薦紅坪鎮溫水村和松柏鎮八角廟村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以第一批成功申報的宋洛鄉盤龍村為樣板,整合資源,全力打造;木魚鎮、大九湖鎮、紅坪鎮榮獲“湖北旅游名鎮”,金甲坪村、太和山村、溫水村被評為“湖北旅游名村”;紅花朵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Hash:6208f1e21719c87828ae8f826e55ceafa40de022

        聲明:此文由 瀟湘晨報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