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視頻︱博山大街復活記(上)——尋味大街

        大眾報業集團04:19

        復活劉培國記憶的,是一條三鹵三曬的大魚。復活徐傳國記憶的,是一碗軟糯香甜的糗糕。復活記者記憶的,是一碗熱氣騰騰的油粉……也許,在未來某個時刻,復活2020年10月7日,某個5歲小孩記憶的,則是一只藍莓味的棉花糖。

        這一切記憶,最初都來自在博山最著名的那條“美食街”——博山大街。

        博山大街是一條“美食街”嗎?當然不是,博山四四席上任何一道菜品,你都不會在大街上嘗到或看到。

        博山大街不是一條“美食街”嗎?當然是的,博山四四席所需要的全部食材,這里都能買到,而且最地道。

        城市封面

        博山大街平平無奇,要不是一場眾口交贊的燈光秀,我幾乎已經忘記她的存在。博山大街平平無奇,像博山人的母親,她會在最日常的生活中,給你食物和溫暖,讓你感覺不到她的好;也會在你離開的時候,讓你感到失去護佑的悵然若失。

        10月7日晚上6點,一場演出就開始在大街中段準備了,這是一支樂隊8天長假在這里的第7場演出了。當天晚上,無論老人還是孩子,或者壓力山大的中年人,走到這個地方,都會停下來,抱著胳膊,聽一聽這群年輕人的歌聲。因為音樂,整條大街在夜色中平添了幾分時尚和活力。

        “大街這條街,在咱們博山是非常重要的一條街,可以說是承載了博山商貿文化的一個高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在這里還曾經挖掘出了青釉、花斑瑪瑙釉,這里也是博山陶瓷文化發源地之一。同時在這里也發現了元末明初的大型琉璃窯址,這也是我們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琉璃窯址。這里也是中國琉璃的發源地。千百年以來,這條街就是貫穿博山南北的一條通衢大道,形成了民間的集市貿易,比如大街集,所以這是體現博山人民生指數的商品貿易集散地。”

        長期研究博山地方文化的文化名人劉培國說,博山人無論買不買東西,來到大街集市上溜達一趟,心中的那種情緒、情感,就會得到安撫和慰藉,所以這條街對博山人而言,價值非常重大。

        “清初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秘書院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孫廷銓的故居,就坐落在這條街上,孫廷銓是最早的琉璃科技文獻《琉璃志》的撰寫者。”劉培國表示,大街在博山人的心目中舉足輕重,近期這條街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改造,業態更加豐富,產業鏈進一步拉長,營業時間也拉長了,打造出大街前所未有的夜景、夜市,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讓大街這一文化遺存服務于當今博山的文化旅游產業。

        “博山大街商品供應十分豐富,博山是魯菜發源地,制作博山的四四席,在任何地方都不如大街的食材齊備,無論是調味品還是基本的食材,大街最全面、豐富,質量最高。”劉培國說,大街也是博山人民生最大的依賴。

        大街,可以說是博山這座山城的封面。

        傳統和傳承

        “在國慶節期間,大街的夜景照片火遍了博山人的朋友圈,大街成了網紅打卡地,一下子爆發出了夜晚的活力。雖然這是借助一個節日而爆發,但在它的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淵源。”博山區文化研究院顧問、博山實驗中學原副校長徐傳國告訴記者,博山大街自古大家族很多,像是孫廷銓孫閣老家;像是同盟會全國總代表蔣洗凡,他的故居“蔣家大院”就坐落在大街上,淄博一中的前身洗凡中學,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

        “從地理位置來看,大街和孝婦河有很大的關系。為什么大家族都住在這里?為什么自古以來,大街就是一條文化街和商業街?這是有其淵源的。這些大家族對大街的引領,不僅僅是引領文化,更重要的是引領消費,影響人們的生活。”徐傳國表示,從吃穿到生活方式,大家族會對整條街道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們吃什么,老百姓也會跟著吃什么;他們穿什么,老百姓也會跟著穿什么。大家族文化對大街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大街之所以成為商業街,也跟這些大家族有關。大家族居住的地方,消費量就大,慢慢地,人們就會聚集在這周邊,為其提供購物的方便,所以做買賣的就會越來越多。”徐傳國認為,博山大街夜市的出現,就像過去大家族的影響一樣,對博山大街經濟的多樣化起到了一個引領的作用。

        實際上,徐傳國所說的大街文化的傳統,在如今博山大街的提升改造中得到了空前的關注和尊重,體現出現代文明對傳統的一種傳承和發展。

        “我們在征求了周邊商戶和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對大街進行了一次全面改造和提升,以國慶中秋雙節為契機,為當地群眾引進了全國知名的特色小吃,例如酸辣粉臭豆腐蒙古烤肉北京爆肚等等群眾非常喜愛的美食。”博山區城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魏猛告訴記者,按照博山區委區政府發展文旅產業的部署要求,城東街道把大街作為一個全域旅游的輻射區和增長點來打造。

        另外,大街上還增設了旋轉木馬、小型過山車等小朋友喜歡的游樂設施,還開設了“北極光”專場、時空隧道等大型燈光秀,吸引大家夜晚來到大街觀光消費。

        “節日期間,每天大街的人流量在20000人次左右,遠大于平時。以前下午5點以后,大街就沒大有人氣了,但是這兩天晚上10點多,還有人來大街游玩打卡。”魏猛說,這是一個非常 大的改變,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大街煥發了夜間經濟的新活力,成為來博山旅游新的打卡點,周邊百姓和商戶反響很好。下一步,城東街道將借著大街改造提升的契機,通過業態升級,傳承好老街特色,把大街打造成一條兼具博山文化旅游特色和夜經濟的示范街。

        復活記憶

        魏猛所說的老街特色到底是什么呢?

        10月7日早上6點許,記者從張店出發,來到博山大街,從清晨的一碗博山油粉,體會這條老街的特色。一名同行的記者在喝完油粉之后,站在大街街心,突然冒出一句:每一個博山人的早晨,都是被一碗香甜的油粉叫醒的。

        對,這是復活記憶的一種方式,要是沒有節日期間的這一場燈光秀,好多人的記憶不會被復活,也就不會一大早奢侈地跑來喝一碗油粉。博山大街就不會成為現在話題最多的一條街道。

        這里,有燒餅、油粉,有煎包餛飩……有人間煙火氣息,有世俗生活痕跡……

        早上7點許,記者在大街找到了賣早點的曹汝霞,她在大街上經營煎包、餛飩,每天早上5點就開始營業,要到下午1點之后才打烊。在租下眼前這個店鋪前,她的早餐店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完全靠口口相傳,靠味道和質量來吸引顧客。辦理營業執照時,曹汝霞被告知要有個店名,她就隨口說:都是老百姓來吃飯,就叫百姓早餐吧。

        在百姓早餐北邊不到一百米的地方,老蔣正在慶祝自己的蔣家油條連續經營16周年。實際上,老蔣炸油條的時間要追溯到1997年,那時他剛剛從工廠下崗,做起了炸油條的生意。老蔣從炸油條中再次找到自己的事業,并且注冊了蔣家油條的品牌。

        再往北走,是焦家燒餅,老板王博正在擇韭菜。此時,時間已經指向早上9點鐘,過了最忙的時間,所有早餐店的老板開始為中午的那撥顧客忙碌。王博最初是在張店經營早餐,為了照顧孩子上學,回到博山。“還是對咱們博山感情深。”

        今年70歲的大街社區居民錢汝惠老太太,從結婚就開始在大街的胡同里居住,至今已有50多年。從最初的茅草房、平房,到后來的樓房;從早先的菜市場、便民市場,到如今的旅游文化商業步行街,大街在她眼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寬快了,環境也更整齊了,(賣的)東西也多了。”

        在這種表面變化的背后,卻是博山大街從服務百姓生活到承載城市記憶的積累、沉淀。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成建強 李波 通訊員 劉棟 報道)

        Hash:711486b6454bc34e0feb99c5bd9407e102d61c3c

        聲明:此文由 大眾日報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